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酒店

山河婆娑, 文艺盛开:2017读书清单

时间:2017-01-15 13:43    来源:  

 原标题:2017读书清单 山河婆娑 文艺盛开

2017读书清单

|编前|

每到岁末年初,看到很多好书榜单,遗憾自己有很多书没有读。如果说2016年你错过了很多好书,没来得及看,那么2017年伊始,你有足够充分的时间与新的好书相遇。2017年1月12日至14日,在图书界有风向标称号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北京举行,一大波新书缓缓走来。华西都市报当代书评经过深入了解,为读者选出30种新书。有小说,有非虚构,有社科历史,有回忆录,有诗集,表现出足够的见识度,阅读起来也有趣。愿它们陪伴你开启2017年的全新旅程。

社科类

1、《古代哲学研究》

皮埃尔·阿多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皮埃尔·阿多是法兰西学院荣誉教授、福柯最欣赏的哲学家之一。阿多说,在西方古代,哲学不是理论研究,而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灵性的修炼,它包括这样一些践行:物理学意义上的,如饮食养生;或者是推理方面的,如对话和沉思;或者是直观上的,如静观;但它们全都是着眼于做出这些践行的主题方面所实现的某种改变和转变。这种转变不是累积的结果,而是突然发生的。本书系皮埃尔·阿多的古代哲学研究自选集,展示了阿多所说的“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的研究进路和对古代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

2、《唐风吹拂撒马尔罕》

康马泰著 漓江出版社

斯坦因在20世纪初曾经三次深入亚洲腹地探险,并且带走了敦煌的大批珍贵文物。他据此撰写了《西域考古记》。在书的末尾,他说道:“到了这座繁忙的古城,我的中亚古道长途旅行已经到达适合的终点了。”这座古城就是撒马尔罕。本书是作者康马泰结合主持中亚布哈拉古城考古的挖掘实践及多年研究的心血之作。书中对撒马尔罕大使厅壁画中考证出的最新关于唐高宗、武则天以及佛教内容所做的分析研究,为揭示整个壁画主题以及更多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了珍贵的资料和思路。

3、《现代日本史:从德川时代到21世纪》

安德鲁·戈登著 中信出版集团

过去200年,日本的现代化经验是个令人惊叹的故事。这本历史类书籍采取生活化、全景式的手法,描摹日本人在近代化过程中所经历的阵痛与成就。天皇、武士、军人、神官、学者、农民……各方势力纠缠,一起推动历史的车轮走向近代化,共同走过这200年动荡壮阔的历史,他们如何理解自己身处的社会和政治环境?阅读本书,读者可对日本人民的实践及感情有切身感受,身临其境把握历史的温度。有人盛赞其“超越《菊与刀》。”

4、《终极算法:机器学习和人工智能如何重塑世界》

佩德罗·多明戈斯著 中信出版集团

机器学习已经在逐渐接管现实世界。在书中,多明戈斯带领读者一窥谷歌、亚马逊以及你的智能手机背后的机器学习原理,阐释了机器学习的五大学派思想,解释了它们如何将神经科学、心理学、物理等领域的理论转变为算法并为你服务,并提出了“终极算法”的设想,探讨了终极算法对未来商业、科学、社会以及对每个人的意义。

5、《礼物的流动—一个中国村庄中的互惠原则与社会网络》

阎云翔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生育、婚礼、拜寿、丧礼、定情、求助、付酬,世界上所有的社会都逃不开礼物交换。学者阎云翔从每个家庭都有的“礼单”出发,一路洞察“人情”与“面子”,处于关系网络中的中国社会。作者认为,中国乡土社会中的礼物馈赠行为、关系培养现象和人情面子功夫等,都必须要放置到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和几十年的社会主义历程这一大背景中才能得到更好理解。最后,对彩礼和嫁妆的例证研究,不仅揭示了地方社会与国家政府之间的互动关系,并获得一种对中国文化中社会的总体理解。

6、《私人生活的变革》

阎云翔著上海书店出版社

近几十年来,乡村私人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爱情还是亲情、自由还是服从,个体如何在转型社会中抉择?阎云翔以东北的下岬村为调查对象,阎云翔分别从纵观下岬村这一本土道德世界的变化、农村青年择偶过程的变化和细节、家庭财产分割过程中的习俗沿革、在彩礼上体现出来的变化等方面,带领读者一同了解当代中国乡村的私人情感与道德世界、理解私人生活背后的社会变迁。

7、《我们都是食人族》

[法]克劳德·列维—斯特劳斯著,廖惠瑛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这是现代人类学之父列维—斯特劳斯写给普通读者的一本通俗类人类学“小书”。他以异域经验观照本地现实,以人类学家之眼理解当代文化。在书中,列维-斯特劳斯围绕着“食人”行为进行了分析,文明社会中食人被建构成了野蛮与迷信的行为,掩盖了这一行为多样的形态与目的。事实上,食人行为可以是食物性的(发生饥荒或为了品尝人肉),政治性的(为了惩罚罪犯或报复敌人),巫术性的(为了同化死者的美德或为了驱逐死者的灵魂),仪式性的(宗教崇拜、举行亡灵或成年祭典,或为了确保农产丰饶),最后也可以是疗愈性的(诸多古代医学处方)。

8、《重屏:中国绘画中的媒材与再现》

巫鸿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重屏》开篇在绪论中的第一句话是这样的,“本书所关注的问题颇为宏达:什么是(传统中国)绘画”?巫鸿在论及一般回答之后,宣称“本书所建议的是另一种方法,即不把一幅画看作是画出来的画像,而且将其视为图像的载体”。屏风是一种空间构造术,将空间转化成一个人的身份主体象征的场所。以中国古代艺术中的屏风为切入点,首次尝试把中国绘画既视为物质产品也看作图画再现,这种新的研究方式打破了图像、实物和原境之间的界限,把美术史与物质文化研究联系起来。

9、《家国天下:现代中国的个人、国家与世界认同》

许纪霖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

我是谁?我们是谁?家国何在?天下何在?这本书是著名历史学者许纪霖历经十年写就,在思想史内的深耕之作。许纪霖意在思想史中探寻中国近现代国家认同所受到的冲击和转变。他从传统的“天下观念”遭受现代性冲击入手,讨论了儒家、晚清立宪派与革命派、晚清的地方认同和个人认同、五四的“世界主义”、文明与富强之间的竞争、民族主义等等中国近现代思想革命中的尝试。最终,设计出“新天下主义”的认同模式,用来解决国家认同这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10、《朝话》

梁漱溟著 百花文艺出版社

20世纪大儒梁漱溟的一生,用心于两大问题:人生问题与中国问题;为此两大问题而思考而行动。《朝话》出版八十年,盛久不衰人生问题,一代大儒直抒胸臆之所有者以奉答。文章来自梁先生对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历届(自民国二十一年至二十五年)研究部同学,在朝会时讲话的部分笔录所集成,共有66篇透辟短文。内容或谈论人生修养,或讲述治学方法,或议论社会、学术文化等问题,莫不本于梁老个人感悟,出自梁老切身体认,涵盖了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11、《作家与故乡系列》

三联生活书店

经典常读常新。“作家与故乡”系列再现文人笔下的故乡。包括《鲁迅的绍兴》、《胡适的绩溪》、《老舍的北京》、《郁达夫的杭州》、《沈从文的湘西》、《缘缘堂随笔》、《林家铺子》、《城南旧事》、《冯骥才的天津》、《王安忆的上海》10册,精选鲁迅、胡适、老舍、郁达夫、沈从文、丰子恺、茅盾、林海音、冯骥才、王安忆十位作家追忆故乡的文字,再现文人笔下的故乡记忆,收录文章均为经典之作。

文学类

1、《山河袈裟》

李修文著 湖南文艺出版社

李修文有“中国村上春树”美誉。散文随笔集《山河袈裟》受到文学界高度赞美。其中包括李敬泽、谢有顺两大文学批评家的一致好评。《山河袈裟》这个意味深长的书名下,包裹着作者对普通个体命运的关切,同时也传递那份从绝望和苦难中解脱出来的淡定和气势。李修文说,他的文学理想是回到人民,回到美。“人民”与“美”,这是两个崇高而又久违的词,对于当下人来说,它们已经变得陌生,但在李修文的笔下,人民与美却是他膜拜的两座神祇。

2、《王城如海》

徐则臣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供职纯文学“国刊”《人民文学》的徐则臣,写出震动文坛的《耶路撒冷》之后,继续书写进城子弟眼中的“新北京”,写上个世纪70年代生人的精神漂泊史。在他的小说中,没有城市,只有建造在农村基座上的楼房。《王城如海》的核心意象取自苏轼的传世名句“惟有王城最堪隐,万人如海一身藏”,这句诗也被用作于小说的题记。

3、《拉普拉斯的魔女》

东野圭吾著 北京联合出版社

治愈系《解忧杂货店》之后,作为推理大师的东野圭吾又回了悬疑推理的老本行。这本书有点像“空想科学推理小说”,写的是原警官武尾成了女青年元华的保镖,在共同行动的过程中,武尾开始怀疑元华是否具有某种令人不可思议的“力量”。与此同时,在相距遥远的两个温泉胜地,接连发生了因硫化氢中毒引起的死亡事件,赶赴事发地点调查取证的地球化学研究者青江,在两处事发现场都目击了元华谜一般的身影。

4、《喜剧作家》

止庵著 中信出版社

资深书评人、张爱玲周作人研究学者止庵,以小说家的身份出现。止庵30岁那年,焚烧了自己年轻时写的几十万字小说手稿。他后来在《挽歌》中写道:“经卷废弃似纷纷白骨,清风翻卷,一篇即是百年,皓首的书生茫然无归,不知在哪里写剩余的诗句。”《喜剧作家》当年被遗落在友人地下室,成了为数不多幸存未毁的书稿,也是止庵迄今出版的首部短篇小说集,讲述选择与迷惘,幻想与失去的1980年代。

5、《张枣的诗》

张枣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望着窗外,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当代著名诗人,身为中国先锋诗歌的代表人之一的张枣,虽然已经远行,但他的诗句,一直还在读者心中时时升起。《张枣的诗》汇集张枣毕生创作诗歌作品的精华,充分展现了张枣诗歌创作的风貌,充分展现了张枣作为新时期涌现出来的诗人,对于诗歌发展的价值所在。此次新版补充了若干新发现的张枣诗作,包括张枣临终前在病榻上写的作品,完整展现了一个成功的奇异的诗人内心的波动、语言的历练,以及作为诗人的发展路径。

6、《小说课》

毕飞宇著 中信出版社

茅盾文学奖作家毕飞宇写小说一流,谈小说也格外精彩。这本书辑录了作家毕飞宇在南京大学等高校课堂上与学生谈小说的讲稿。其中他在大学谈聊斋里的《促织》讲稿。在网上发布以后,有人说:“《促织》收在中国的中学课本里,是一篇广为人知的小说,但看了毕飞宇谈《促织》,觉得我当初是白读了。”如果说《玉米》《推拿》是毕飞宇的一面,那么他在北京大学和南京大学的小说讲稿就是他的另一面,让我们对他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

7、《我的职业是小说家》

村上春树著 南海出版公司

写作三十五年,十三部长篇小说,每年陪跑诺贝尔,总要被拎出来说一道。这一次,村上春树要亲自说说自己的梦想和委屈。小说家看似风光,却是份孤独的职业。村上春树在孤独中编织着美妙动人的故事。背后的初心、艰难,喜悦,也在这本《我的职业是小说家》中,以真挚诚恳又不失幽默地道出。

自传延续了村上一贯轻松、幽默的风格,村上为此书还特地创造出一种“亲密的谈话感”的文体,阅读本书的读者会发现一个真正的,像一个老朋友般的村上春树。

8、《三十年细说从头》

李翰祥著 新星出版社

在华语电影史上,李翰祥是一个传奇。20世纪70年代,李翰祥在香港报纸开连载专栏“三十年细说从头”,内容涵盖其从影的心得杂感、两岸影坛的掌故见闻、老北京民俗文化的五行八作等。写的尽是自己从影三十年以来的见闻,什么八卦典故,轶事趣闻,写的风趣幽默,笔调满是调侃,满纸皆是荒唐。但是细致读来,却又觉书中道尽了这位由家乡而北京,由北京而上海,由上海而香港的东北汉的传奇经历,真应了那句“戏如人生,人生如戏”。为纪念李翰祥诞辰90周年,出版社将李翰祥的文章结集成《三十年细说从头》,完整本在内地首次出版。

9、《给青年诗人的信》

莱内·马利亚·里尔克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03至1908年间,里尔克给渴望成为诗人的青年卡卜斯写了十封信。在这些信里,里尔克谈到了诗歌、人生、孤独、自我等等,集中反映了他对诗歌创作的思考,对诸多人生问题的解答。这些信,在2017年年初全新再版。正如译者冯至在这本书的译序里所说:“他(里尔克)告诉我们,人到世界上来,是艰难而孤单。当一个人,一个写诗的人坐下来,用一种最古老的方式向你展示这样的隐瞒和欺骗并坚决地带你逃开,用清澈的目光注视着你,用宁静的语气和诚恳的态度向你讲述艰难的生活,真实的存在与纯洁的爱时,你便很难不有些感动了。”

10、《杜拉斯谈杜拉斯:悬而未决的激情》

玛格丽特·杜拉斯莉奥波迪娜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本书是意大利女记者莉奥波狄娜对法国著名女作家玛格丽特·杜拉斯的采访录。访谈全面贯穿了杜拉斯的童年生涯、少年成长、巴黎岁月直至后来的创作生涯,并从电影、戏剧、艺术、法国新小说派等角度全面解读杜拉斯的百变容颜,将杜拉斯未能直接表现在作品中的个人心路与情感思考呈现在一问一答之中,堪为杜拉斯晚年回顾一生的访谈式自传。

非虚构类

1、《青苔不会消失》

袁凌著 中信出版社

袁凌是当下中国最好的非虚构作家之一,这是他十年作品精选,书中收录了他用心、用脚丈量出来的人和故事,这12个惊心动魄的灵魂故事,为卑微的力量,作无声的见证。袁凌的写作,始终直面底层社会的冰冷与无奈,青苔不会消失。

2、《回望》

金宇澄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金宇澄的《繁花》获得茅奖。销量过50万,目前由知名导演王家卫在筹拍电影当中。2017年,他又出版了非虚构《回望》。在书中,他以自己父母的青春故事为线索,写出中国的近现代史包括上海城市周边县乡的发展,一代青年如何走上革命道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谍报团等等历史往事。

3、《我在故宫修文物》

绿妖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备受喜爱的央视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延伸到纸上了。非虚构作家绿妖深入故宫,用了大量的时间,观摩大师们的日常工作,与他们面对面交流,深入采访;诗人摄影家严明,近距离跟随拍摄。以口述的形式撰写了12位故宫文物修复师的对历史、对人生的回顾和感悟。他们是故宫里的钟表匠、青铜匠、摹画工、木器工、漆器工……他们一代一代薪火相传,是故宫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4、《棚内棚外》

潘争著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译制片的辉煌,很多人还记得。那些传神的配音,参与了很多人的经典记忆。潘争是上译厂著名配音演员刘广宁的儿子,从小跟随母亲在配音棚长大。他采访了12位著名配音艺术家,写出上海电影译制厂的辉煌与悲怆往事。他从一个“译二代”的视角,以自己真实的经历为基础,生动描述了众多观众耳熟能详的配音大家不为人知的个人经历,以“全息”的方式揭开当年“内参片”译制工作的神秘面纱,是全方位地了解上海电影译制厂电影配音工作幕后的故事,还原这段中国电影史上的辉煌篇章的重要读本。

5、《折扇——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

唐朝晖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2011年,李冰冰和全智贤出演了电影《雪花秘扇》,该片改编自美籍华裔畅销作家邝丽莎所著小说《雪花与秘扇》,话题性的故事也让古老而神秘的湖南女书文化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女书,是湖南江永女书专用的汉语方言音节表音文字,是方块汉字的变异。男人不认识,只在妇女之间流传,被学者们称为“世界上唯一的女性专用文字”。这本书正是湖南籍作家唐朝晖用非虚构的方式,以最后一位女书自然传人何艳新老人为视角,走进和叙写女书文化的尝试。

6、《旅行与读书》

詹宏志著我们诞生之际,时空已定,这个人生也就跟着注定。还有什么方式能让我们扩大实体世界与抽象世界的参与。在媒体达人、创意人詹宏志看起来,也许只有“旅行”与“读书”,能让我们拥有超过一个人生。永不止步的前行者詹宏志,总是在阅读,始终在路上。在《旅行与读书》中詹宏志讲述他的旅行多由读书而起,十个推理小说般的精彩故事,犹如一场百科知识的脑内冲浪与日常哲思的马拉松。

7、《大河上下——黄河的命运》

陈启文著,安徽文艺出版社

这是一部致力于深挖黄河的命运和时代境遇的现场调查文本。也是对黄河以及她所承载的中华文明的第一次全景式描述。作者溯源而上,又从黄河源头出发,穿越大河上下,随着一条长河层层递进,试图对一个伟大民族的源头、嬗变、崛起与兴盛及其精神内核进行一次必要的清理,力求准确地呈现中华文明所隐含的深层动机。当生态环境问题已逼迫我们的呼吸之时,作者对河流生态的问题也发出了悲怆的追问。

8、《贾平凹游记》

贾平凹著,北岳文艺出版社

从“赳赳少年”到文坛巨匠,一路走来,贾平凹先生从故乡“读山”,到“西安城”,到敦煌,到丽江,有的只是一两段会悟,也有的是数万言精描。这是游记,又有小说的笔法,《西安这座城》《说棣花》《河南巷小识》等,让我们看到了贾平凹先生作为小说家的文字功力和独到见解。

9、《莫言作品全编·长篇小说系列》

莫言著,浙江文艺出版社

莫言的作品将迷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以及当代社会现实融为一体,他以自由不羁的想象、汪洋恣肆的语言创造出了一个辉煌瑰丽的小说世界。尤其是他笔下的“高密东北乡”,作为一个文学王国,已经在世界文学版图上拥有了自己的疆域。此次新版的“莫言作品全编”,是作者独家授权的“定稿版”。莫言题写书名并手书新版序诗词追忆创作心境。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