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05-21 18:03 来源:新浪财经
“2014中国金融论坛”于5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图为贝恩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中崛。(图片来源:新浪财经)
新浪财经讯 “2014中国金融论坛”于5月14日-15日在北京召开。图为贝恩投资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中崛。
以下为发言实录:
陈中崛:我们贝恩是30年的公司,大家讲到为什么要混合所有制,大家想一想,现在实际上很多的上市公司已经是所谓的混合所有制,像大的国企上市已经有很多股东,个人或者基金投资等等,已经是个混合所有制,为什么现在还要提这些。上市公司国内的,或者是香港的国企上市,做到的仅仅是一个披露,就是信息更透明了。但是它还是缺少很多真正在管理上的一些新的理念的一些引进,这块跟刚才李总讲的,国企需要改革是非常相关的。我们觉得可能缺少几方面。一方面管理上面的参与,管理决策上的一些参与,缺少机制激励一些方面的改进。现在实际上很多国企上市公司的领导,还是一个体系内的人,它没有从一个非常商业的角度来看这些问题。一方面原因也是机制不到位,造成这些原因。
第三是决策层面,你是对股东董事会负责,还是别的负责,这块并不是特别明显。
接下来要讲混合所有制,这方面都会产生很大的碰撞。我们也是有跟一些国企合作过,要去做海外并购,也跟几家很大的央企有过一些合作,有一个案例,甚至所有的竞标都做完了,准备签字了,第二天签字,前一天晚上党组开会没有通过,最后这个事就放弃了。我们也很尴尬,回去跟并购的目标公司交流,我们前面讲的都不做数,最后没有通过。我觉得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如果不透明的话,实际上我们讲的混合所有制的效益并不是很大,就跟现在上市公司差不多。
我也讲一个案例,我是07年从美国贝恩回到这边,我们当时参加的一个项目,是和华为在一起要收购一个公司,他们下面很大的一块业务是中国业务,绝大部分业务在中国,是一个公司叫华三(音)。他们是个上市公司,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华为一起,最后签了要下市的协议,要把这个公司并购,华为作为小股东,贝恩做大股东。当时遇到一个事情,我们要去美国国家安全审批,中国讲到很多国家安全审批也是从美国开始的。
当时我们签了合同以后,我们非常信心满满的,华为是很小的股东,大部分业务都是在中国华三这块业务,利润超过100%的利润都在华三,华为当时也是华三的股东之一。这方面我们都觉得没问题。没想到08年做审批的时候,遇到美国大选,各方面都出来拿这个说事,也是对中国企业,特别是对华为有一定的偏见,最后造成这个事情就黄了。我们有个机会可以单独做,当时这个事黄了以后,股价就下来了。当时说你们单独做敢不敢做,我们当时觉得没有华为是不是自己搞不定这个事,高科技企业,当时他们的竞争对手是斯科,真正真的要和斯科打,我们自己打得过打不过是个问题,所以最后没有投,这个公司是给惠普[微博]买了,过去这几年业绩非常非常好,而且华三也是做得非常好,在中国已经是打败了,远远超过了斯科。所以高科技企业当时觉得不能想的事情,最后也能想。
美国政府也很不讲道理,我们抱怨中国政府国企决策机构不透明,实际上美国也是很不讲道理,很不透明的国家。我们做PE可能这方面跟VC同行欠缺一点,我们总是安于现状,今年和去年增长差不多就不错了,没有像VC的同事想得更广,更宽阔,这块是我们在中国市场的一个教训。
我们主要是做并购的,国内我觉得现在主要并购的机会还是民营企业为主,我觉得国有企业还是比较敏感的地方,每次涉及到国有企业私有化,大家都在说是不是有国有资产流失这些问题。有些地区可能会有私有化,但是我们作为外资背景,不会做赶在第一批浪潮前面,有一些企业已经私有化了以后,等他们再退出的时候,可能给我们造成一个机会。我们在国内做的并购,大部分还是民营企业。民营企业这两年的趋势是很明显的,就是并购机会越来越多,因为有很多的企业,他上市无门,或者他传承的问题,下一代不愿意再去接管父母的业务等等,就造成一些机会,这是一个很明显的趋势。
第二个很明显的趋势,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非常好的管理人才,特别是以前在国际性企业工作的人,他们反而愿意跳出来做一些。他们愿意和基金合作,就是越来越多的管理人才出来,这也是并购很大的需求,这块是机会。所以我们国内看到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的并购机会,但更多是民营企业。
国外一般是国有企业比较多,但是失败率是比较大的。主要有几个问题,第一个没有想清楚,就是这个并购的目的在哪。很多的国有企业出国去做并购,他并不是从一个战略角度,或者从某个商务角度来考虑这个问题,往往是说我把这个做好了,我政绩做出来,我把规模做大了,目的没有想清楚,这是第一个大的问题。
第二个大的问题,就是资金来源没有想清楚,我们跟他们聊的时候,我们一起合作,你钱哪来,他说我找四大行。他就没有把股本金和贷款的概念想清楚,他需要一些自己的资金,再加上贷款来做这些。他就说我就是95%,99%都是借债,他背着一大堆贷款,做完了以后也有很多的完成。
第三,还是人员和机制上的问题。我们也和一些国企老总考虑这些问题,他们也想做这个事情,但是我们担心过两年你走了我们怎么办?往往我们这时候就说,我们是不是一起合作,并购好以后这个公司我们要有一定的任命权,要有一定的控制权,不能任命CEO可不可以,CFO可不可以,机制上的谈判往往是难度最大的,因为他这个企业也没有想明白最后怎么整合,风险就非常高。这方面我觉得海外并购跟国企合作是一个趋势,但是这里面的难度阻力也是很大的,需要一定的时间提高提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