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6-15 22:41 来源:世界服装鞋帽网
2003年8月,中国股市面临的窘况不亚于今日。那时候,股市从高位已经持续下跌了近两年时间,完全没有反弹的意思。当时我正在准备博士论文,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与业内人士交流后,大家深有感触。于是,《上海证券报》的领导拍板在头版刊登了我的一篇文章:股市为什么缺乏吸引力。并由此开始了一场为期一个月的讨论。当时,韩志国、李志林等有识之士都曾建言献策,希望监管机构重视股市的平衡性、加强公司治理、保护中小投资者,而最重要的,则是应该增强股市的财富效应,让投资者赚到钱。
14年后,中国股市的根本问题似乎仍没有得到解决。最近两年,股市从暴跌到萎靡,成交量在下降、人气在衰减、火气却在增长。围绕股市发展,一些对市场充满拳拳之心的人提出了各种建议。只不过,同样是爱护市场,同样是希望股市发展,两派观点却如此针锋相对地将矛盾的核心针对着要不要发新股、要不要对交易行为强监管、要不要推进资产重组借壳上市三大问题上。如果梳理一下其中的逻辑,我们还会发现,这所谓的三个问题,其实根本的矛盾只有一点,就是新股要不要继续发下去。
针尖对麦芒的时候,选边站很难。我们不妨把思路从2003年开始理过来。2003年之后,市场发生了什么?一方面,在当时监管机构的重拳下,坐庄炒作行为得到了根本性的血洗,几乎所有庄家都惨败退场,市场重回干净的蓝天;另一方面,市场各方逐渐认识到应该让非流通股流通起来,增加股票估值的可参考性。于是,通过上下齐心的努力,股权分置改革从2005年下半年开始陆续展开。几乎与此同时,茅台等蓝筹股向上突破,吸引了市场目光,一轮为期两年半的牛市由此拉开了序幕。
此时回顾历史,“股权分置改革”其实是增加了股市的供给,对股市的压力本来是非常大的。在那之前的国有股减持试点后,股市曾出现过非常大的下跌。为什么市场各界却能接受股权分置改革,让那些长久不流通的股票出笼呢?因为当时大家的共识是:股票的价格已经很低了,估值很合理,就算放出非流通股,也不会对市场造成很大冲击,更何况,非流通股是通过类似于10送3等模式给了流通股补偿的。
请注意,当时的逻辑前提是:股市的估值很低了,所以不怕更多股票供给的冲击。如果再问:为什么当时的股市估值很低了?其中不可抹杀的一个功劳是:持续4年的严厉打击股市操纵行为,让当时中国第一代股市作手几乎全军覆没。坐庄操纵的人走了,股价跌得很厉害,甚至于远低于其内在价值。跌幅有多惨烈呢?2000年底,全部上市公司市净率中位数是7.1,而2005年7月时的中位数降低到1.4。简单计算就知道,股市的估值从高位下降了整整80%!
现在,很多当时的垃圾股已经不在了。还有一些则通过重组保留下来了。如今我能告诉你的是:在2005年5月底股市最低迷的时候,1300家上市公司中,总市值低于10亿元的有626家,其中总市值不足2亿元的有11家。上市公司涉及到股民的钱财,理应建立一套十分完整的奖惩机制。做的好的,像格力、茅台,长期认真做实业,每年都分红,应该给高的估值,市场的资源应该向他们倾斜才是。对那些蓄意坑害股民利益的上市公司股东和高管呢?就应该让他们倾家荡产永世不得翻身。怎么可以让他们露出淫笑去卖壳赚几十亿再告别股市不带走一片云彩呢?
所以,你说卖壳这件事情,是不是应该彻底禁止?不只是卖壳要禁止,垃圾公司动辄进行所谓资产重组,也应该从严审核,不能让上市公司的资源变成大股东玩弄市场的工具。世界各国的经验,进行资产重组的,成功概率历来不超过30%(极端观点认为成功率只有5%),绝大多数公司的重组只是一场游戏一场梦而已。主业做的不好,意味着管理层出了问题,现在不去惩治管理层,反而让他们换个游戏继续玩,天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其实,我们应该鼓励优质公司收购兼并重组。像腾讯、阿里巴巴、百度这样的优质公司,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去并购一些资产,扩大自身规模。他们做,是优势资源发挥效能的结果,无论哪一方面都应该鼓励和支持。上市公司尤其如此,优质公司的并购、重组,不只是应该简化流程,甚至于可以实行事后核准制,务求其将潜力发挥到极致。反之,那些利润水平不及市场平均水平的公司,应该督促其做好主业、内部挖潜,只有扭转颓势,才能让他们去利用资本市场的资源来并购重组。要知道,2015-2016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总规模是2.5万亿元,远远超过所有新股发行的总规模。这些资源,真的都配置到优势公司里去了吗?没有,大量资源浪费在卖壳重组和资本玩家的手里了,否则,股市何至于跌得如此之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