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头条 > 头条下

清仓式减持频现 协议转让成新规后减持新通道

时间:2017-06-19 21:30    来源:全景网  

 大股东三招齐发大幅减持,协议转让充当主通道。减持新规出台不到一个月,A股的大股东们清仓减持时,又有了新花样。

  6月16日,分众传媒(002027.SZ)、口子窖(603589.SH)同日公告称,其持股5%以上的大股东,计划在未来半年内,减持所持的全部公司股份,数量分别达到12.38亿股、4093万股。减持方式则包括大宗交易、协议转让、集中竞价,协议转让充当主要角色,持有的全部股份占比不低于两家公司总股本的5%。

  由于不受转让数量限制,协议转让的减持效率,远高于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在分众传媒、口子窖之前,已有雷科防务(002413.SZ)、星河生物(300143.SZ)等上市公司的大股东进行各种方法组合式减持,并以协议转让充当主渠道。有市场人士认为,协议转让已成减持新规的新漏洞。但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减持是股东的权利,不能完全堵死。只要没有违法违规,不应过多限制。

  三招齐发清仓减持

  遭遇两家大股东的清仓减持式计划,6月19日上午开盘后,分众传媒即大幅下跌,最低报于13.03元/股,下跌1.45元,相较于前一个交易日已经跌停。此后虽然打开跌停板,但截至早盘收盘,跌幅仍达到9.53%,报于13.1元/股,市值蒸发180亿元以上。

  6月16日,分众传媒连发两份公告称,其股东Gio2 Hong Kong Holdings Limited(下称“Gio2(HK)”)、Power Star Holdings (HongKong) Limited(下称“Power Star(HK)”),计划在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减持所持该公司5.91亿股、6.47亿股股份。

  一季报数据显示,上述两家公司分别位列分众传媒第二和第五大股东,持股比例为6.77%、7.41%,占分众传媒总股本的14.18%。此次合计减持数量为12.38亿股,为两家公司持有的全部股份,属于清仓式减持。按6月19日收盘价计算,减持股份市值高达180亿元。

  上述两家公司所持的分众传媒股份,均为2015年4月2日分众传媒进行股权转让所得,Gio2(HK)、Power Star(HK)分别以78.94亿元、39.47亿元的对价,获得其中17.5427%、8.7714%的股权。及至分众传媒借壳前,上述两家公司分别持股占比7.54%、8.77%。

  年报信息显示,截至2015年底,Gio2(HK)、Power Star(HK)分别持有分众传媒3.76亿股、3.23亿股。2016年4月,分众传媒以每10股转增10股进行利润分配,两家公司的持股数量增加至7.52亿股、6.46亿股。

  在减持方式上,大宗交易、协议转让、集中竞价等所有手段全部上阵。公告称,两家公司在减持公告公布之日起十五个交易日内,不通过集中竞价减持。减持期内,任意连续90个自然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分众传媒总股本的1%;通过大宗交易减持数量不超过分众传媒总股本的2%。

  而除了集中竞价、大宗交易,上述两家公司均将协议转让,作为主要的减持方式。公告称,两家公司通过协议减持的股份,均不低于分众传媒总股本的5%,合计约9.34亿股,占此次减持数量的70%以上。

  “全部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时间上会更久,股价也面临波动压力,对减持方有不利影响。”深圳某大宗交易商对第一财经记者称,通过大宗交易减持,股东也希望接盘方能全部接盘,避免多方接盘对股价产生压力,但此次分众传媒两家股东减持数量巨大,需要接盘方拥有强大实力,而且协议转让所受限制相对较少,可以快速减持,对减持股东更为有利。

  目前,分众传媒正处于相对阶段性高位。今年4月以来,A股连续下挫,分众传媒却一路逆势走高,从四月初10.9元左右,一路摸高至6月12日的15.19元,累计涨幅接近40%,目前虽然大幅回落,但仍处于相对高位,目前市值仍然高达1100亿元以上。

  除了股价短期快速上涨的压力,大量的限售股解禁,对分众传媒也压力巨大。根据分众传媒2016年12月26日披露,当年12月29日,该公司将有30.36亿股限售股解禁,占其总股本的34.75%。Power Star(HK)、Gio2(HK)此次拟减持的股份,均与此时解禁。今年4月17日,分众传媒又有5.05亿股限售股解禁,两次解禁合计35.41亿股,占总股本的40%以上。

  Gio2(HK)、Power Star此次减持,无疑将对分众传媒股价形成巨大压力。交易记录显示,今年2月15日,分众传媒就曾出现3.3554亿股大宗交易,成交金额高达41.77亿元,成交均价为12.45元/股,而当日其股价就大跌超过7%。

  协议转让成快速减持新通道

  利用协议转让规避监管限制,进行大幅减持的上市公司股东,分众传媒的上述两家股东并不是唯一案例。此前,口子窖、雷科防务、星河生物的控股股东、重要股东,均打算以协议转让的方式,在半年内减持超过5%的股份。

  就在分众传媒两大股东计划清仓减持的同一天,口子窖持股5%以上的股东也抛出了同样的计划。口子窖6月16日公告显示,高盛旗下的GSCP Bouquet Holdings SRL(下称“GSCP”),计划不早于6月29日起的六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集中竞价、协议转让等方式,减持合计不超过该公司4093万股、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6.82%的股份。

  与分众传媒一样,GSCP也将减持的主要通道,锁定在协议转让上。公告称,GSCP减持的股份中,任意连续90日内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该公司总股本的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2%。而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减持的,单个受让方的受让比例不低于公司总股本的5%。

  集中竞价、大宗交易、协议转让三招齐发的组合式减持,或者大宗交易、协议转让并用,已经成为一些上市公司股东快速减持的通道。

  星河生物5月26日公告称,其控股股东叶运寿,计划于6月5日至12月5日期间,以大宗交易或协议转让的方式减持不超过3274万股,占公司总股本比例11.35%。减持新规出台后,叶运寿于5月31日调整减持方案,将减持数量降至2173万股,占星河生物总股本的7.54%。

  随后,6月7日,叶运寿与徐涛签订协议,将所持1450万股,占该公司5.03%的股份,以23.67元/股的价格,协议转让给徐涛,转让总价格3.43亿元。时隔两天之后,叶运寿再次借助大宗交易减持。6月8日,其通过大宗交易,将占星河生物458万股、占比1.59%的股份减持。减持均价为24.31元/股,套现约1.1亿股。

  根据上述数据测算,短短两天之内,叶运寿就减持了星河生物6.62%的股份,套现超过4.5亿元。两次减持后,叶运寿的持股比例降至23.53%,但流通股比例仅剩12.06%.

  此后,上述减持方式迅速为其他上市公司效仿。雷科防务也于6月8日披露,其持股2.91亿股的控股股东江苏常发实业集团,计划自6月14日至12月13日,以协议转让、大宗交易等方式,减持不超过该公司1亿股、占总股本9.15%的股份。

  2017年一季报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常发集团共持有雷科防务26.6%的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仅有17.45%。对于减持原因,雷科防务称,控股股东是为了向公司支付2015年剥离传统资产的 约6亿元股权转让款。按照雷科防务目前股价计算,减持1亿股将套现10亿元以上。

  协议转让成新漏洞?

  部分上市公司股东清仓减持时,协议转让已成为首选。由于不存在转让数量、比例限制,协议转让的效率远远超出集中竞价、大宗交易。

  5月26日出台的减持新规规定,上市公司大股东在3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交易减持股份的总数,不得超过公司股份总数的1%,大宗交易减持股份数量则不能超过2%,但对协议转让的数量、比例则没有明确规定。

  “协议转让比大宗交易、集中竞价要快得多,但监管没有限制,就不能说这么做有问题。但怎么卖、什么时候卖等,卖之前必须要说清楚。”新富资本研究总监廖云龙对第一财经记者分析,虽然协议转让接盘方也有锁定期,但最终还是要减持,因此仍然会对市场产生一定冲击。

  廖云龙还表示,股东减持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只要没有违法违规,就不应该进行太多限制,而且减持新规的目的是为了延缓减持节奏,并不是完全不准减持,不能因为仍然有人大幅减持,就将减持通道全部堵死。

  不过,有市场观点认为,上市公司股东借助协议转让,短时间大量减持乃至清仓式减持,已经成为减持新规的新漏洞,甚至可能成为一些急于套现的上市公司股东套现的主要通道。

  武汉科技大学董登新教授也认为,只要转让方没有违法犯罪,接盘方遵守锁仓要求,协议转让就不存在问题,而且有些股东确实有资金需求。完全限制减持不仅不切实际,也不符合市场规律。如果完全不能减持,反而是制度的倒退。

  “这种可能性是有,减持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只要没有违反规定,股东就会想方设法找对自己有利的方式减持。”赛亚资本董事长罗伟冬表示,减持是股东的权利,重要股东的减持,没有办法完全堵住,也不应该完全堵住。

  罗伟冬认为,解决股东恶意减持的根本在于A股估值普遍过高。解决的关键,要从打击财务造假、股价操纵入手。“业绩造假、操纵股价的公司,该打击的打击,该退市的退市,绩差公司没人接盘,股东想减持也减持不了。”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股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