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1-28 22:08 来源:快科技
移动通信领域的年度技术大会“未来信息通信技术国际研讨会”于11月27-28日在京召开,5G自然是最核心、最热门的话题,全球5G产业厂商汇聚一堂,深入探讨了5G应用生态与技术演进。
作为全球移动通信的领头羊,高通也参加了本次大会。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应邀发表主题演讲,分享了高通目前在5G领域做的工作、5G产业的发展状况,以及对5G下一步应用的展望。
孟樸个人从业时间较长,从模拟大哥大手机时代一直至今,经历了通信行业每个“G”的更迭,感慨颇深,比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时候大家还在谈论3G,现在5G马上就要商用了。
他提到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个人感受:3G/4G的时候,运营商与终端厂商沟通时要求做的最多的设备基本都是上网卡,2008年奥运会的时候就非常明显,但如今已经没人要上网卡,因为5G第一轮首发的产品一定是智能手机,4G时代就已经证明这是可以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5G发展过程中,高通一直在大力推动标准制定、产业协作。之前业界普遍认为5G将在2020年商用,所以早在2017年初的世界移动通信大会上,高通就与全球大约20个主流运营商宣布,将共同支持加速5G的标准化进程,推动2019年尽早实现5G部署,最终推动5G提前一年落地,欧洲、北美、澳大利亚、东亚等市场都将在2019年商用5G。
为了迎接5G,高通也一直和全球主流运营商、所有系统设备厂商合作,包括中国的华为、中兴和大唐电信,进行系统互联互通测试,做了大量的工作。
在现场,高通展示了一台与手机大小相仿的5G移动测试平台(MTP),在中国无论是工信部还是各家厂商,都是基于此平台来验证网络的互联互通测试。
终端产品方面,高通正与全球20多家企业基于全球首款5G基带骁龙X50共同开发5G产品,基本都会于2019年在全球不同市场发布。
其中在中国,高通今年1月与联想、vivo、小米、中兴、闻泰等共同宣布了“5G领航计划”,而在2019年5G商用之时,中国厂商会成为主力军。
目前,几乎所有的中国领先手机品牌都宣布了各自的5G手机计划,并陆续披露了各种进展,包括打通5G数据链、实现5G通话、5G上网和发微信等等,中国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拥抱5G手机。
相比之下,国际品牌在5G手机上就慢的多,尤其是苹果预计要到2020年才会进入5G时代,根本原因之一就是基带方案一直不够成熟。
关于第二个话题5G应用,孟樸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移动射频。
对于移动终端设备,射频功能往往会被忽略,而未来移动通信论坛去年开始设立毫米波研究工作组,如今已经取得很多成果,但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一方面,5G射频比以往任何通信技术都更复杂。4G发布时只有16个频段,今天也不过49个,加上载波聚合全球4G应用的射频组合超过1000种,而到了5G时代,各个市场上频段加上各种载波聚合,以及向下兼容4G、3G,排列组合将超过1万种,所以射频的终端需求非常重要。
另一方面,虽然5G在中国初期应用可能是6GHz以下频段,但是孟樸认为,毫米波在5G上的应用宜早不宜迟,要早一点投入使用,2022年冬奥会就是个最好的契机,通过毫米波能实现很好的传输速度,而如果不用毫米波,展示和应用效果会打折扣。
对于射频问题,高通已经推出了毫米波天线模组,可在智能手机内安装最多4个模组,把整个射频前端、天线、功耗、滤波器等全部集成一起。高通还凭借全集成5G新空口射频模组获得“世界互联网领先科技成果”,这是高通连续三年凭借5G技术和产品获此殊荣。
二是如何将5G与其它技术结合,从而更好地部署5G和组网。
孟樸认为,AI人工智能是个核心,5G、AI结合,在5G部署、提高用户体验和增强不同应用场景上,具有很大潜力,不仅能丰富智能手机体验,还可以建立统一的连接架构,为联网设备和服务提供更强的基础能力。
孟樸提出,车联网就是很好的例子,如果车只跟云端相连,不能做到车与车、车与人之间相连,应用可能就会受限,这正是5G、AI可以发力的方向之一。
三是5G在各种垂直市场的应用。
5G时代,电力、汽车、传统制造等诸多垂直行业企业都主动和运营商、高通沟通,探讨如何拥抱5G。以汽车行业为例,不管是汽车里的娱乐系统,还是智能网联汽车,5G都可以大展拳脚
还有工业领域,这在中国的意义尤其重大,因为中国成千上百万的工厂都面临着转型升级。可以用5G操控机器人进行工业制造,爱立信就在其工厂里通过5G实现工业智能制造。
孟樸最后提出,过去30年高通实现了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而今后30年高通将把世界万物都智能地连接起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