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12-04 20:56 来源:南方财富网
12月4日,第80届全国药品交易会(简称“药交会”)在广州开幕。平安好医生首席产品官(CPO)吴宗逊受邀出席,并在同期举行的全国医药行业创新发展论坛中发表题为“携手药企,以互联网医疗构建医药新零售”的主旨演讲。吴宗逊在演讲中表示:“基于移动互联网和AI科技,平安好医生正与医药企业联手构建全新的‘医药新零售’模式,将患者、医生、药企连接起来,承接处方药外流下的万亿级增量市场,为1.8亿长期慢病重症患者提供一站式医疗健康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国家医疗改革持续驶入“深水区”,相关政策密集发布。无论是国家医保局的“带量采购”,或是卫健委的“互联网医疗”,还是国务院完善的“基本药物制度”等政策的颁布,均给医药行业带来诸多机遇和挑战。
“行业的大方向是持续利好,国内老龄化加剧、医药行业的需求依旧旺盛。”吴宗逊表示,预计到2025年,中国医疗健康潜在市场规模将达到8万亿元,其中,互联网医疗潜在交易额也超过千亿元。
在吴宗逊看来,尽管市场潜力巨大,但目前医疗健康行业仍存在不少痛点难点亟待改善,如优质医疗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医疗服务体验差和社保资金逐渐入不敷出等。而移动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将会有效缓解目前的困境。“移动互联网技术能让优质医疗资源实现跨地域即时共享,这样小县城甚至山区的居民就能获得与一线城市居民同等优质的医疗服务。人工智能则可以大幅度提升医疗效率,有效缓解线下医疗机构压力。”
吴宗逊介绍,通过在“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上的深度投入和应用,平安好医生仅用三年多的时间就成为了全球医疗健康领域最大独角兽,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互联网医疗第一股,构建了千人规模的自有医疗团队、全球领先的AI医疗科技、海量医疗健康用户和医疗健康大数据四大核心优势。
吴宗逊还认为,在目前处方药外流的行业大背景下,平安好医生全球领先的AI医疗科技,不仅仅为患者提供了高品质、便利化的一站式医疗健康服务,同样可以为医药行业合作伙伴赋能。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3.6亿的慢病患者,其中1.8亿人属于长期服药患者,预计在未来5年内,医药处方药外流将带来8千亿到1万亿的潜在市场规模。
“市场放开了,医药企业如何承接万亿级的增量市场机遇,满足不同地区慢病重症患者医疗健康需求,这更考验医药企业的用户管理能力和营销能力。”吴宗逊表示,凭借2.28亿注册用户、超过4860万的月均活跃用户、累计超过3亿次的在线问诊大数据,平安好医生可与医药企业联手构建全新的“医药新零售”模式。
这种全新的“医药新零售”体系将为中国各地慢病患者提供包括便捷复诊、高效续方、专病管理、24小时患者随访等在内的持续性、个性化的医疗健康管理服务。吴宗逊表示,通过这种全新的商业模式,慢病患者可随时随地享受全国最好医疗资源,同时还能降低医疗成本。
同时,平安好医生还将赋能药店等医药零售企业,让它们有效提升承接处方药外流的专业能力,实现更规范、准确、高效的服务。此前,平安好医生新推出了基于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一分钟诊所”,为常见病患者提供远程问诊服务,帮助用户更有效地选药买药,成为药店服务的有效补充。
关于平安好医生(1833.HK)
平安好医生是中国领先的一站式医疗健康生态平台,致力于通过“移动医疗+AI”,为每个家庭提供一位家庭医生,为每个人提供一份电子健康档案,为每个人提供一个健康管理计划。目前,平安好医生已经形成家庭医生服务、消费型医疗、健康商城、健康管理及健康互动等重点业务板块。
截至2018年6月末,平安好医生注册用户数达2.28亿,期末月活跃用户数达4860万,是国内覆盖率第一的移动医疗应用。平安好医生自聘了千人规模的自有医疗团队和4650名外部签约名医(均为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及以上职称),在AI人工智能的赋能下,通过7*24小时全天候在线咨询,为用户提供辅助诊断、康复指导及用药建议;合作线下约3100多家医院(包括逾1200家三甲医院)完成后续分诊转诊、线下首诊及复诊随访服务。
同时,平安好医生覆盖约2000多家包括体检机构、牙科诊所和医美机构在内的健康机构以及10000多家药店,形成线上咨询与线上购药、线上咨询与线下就医的服务闭环。
2015年4月,“平安好医生”APP正式上线。2016年5月,平安好医生完成5亿美元A轮融资;2017年12月,平安好医生获得孙正义旗下软银愿景基金Pre-IPO 4亿美元投资;2018年5月4日,平安好医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股票代码1833.HK,被称为全球互联网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首次公开发行的基石投资者包括贝莱德(Blackrock)、资本集团(Captial Group)、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加拿大退休金计划投资委员会(Canada Pension Plan Investment Board)、马来西亚国家主权基金国库控股(Khazanah Nasional Berhad)、瑞士再保险(Swiss Re)及泰国正大集团(CP Group)。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