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教育

香港拒绝富翁移民旨在抑楼价

时间:2015-03-06 11:40    来源:陆家嘴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梁振英在1月14日的施政报告中宣布,将从次日起暂停“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即内地俗称的“投资移民计划”。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

  在施政报告之前,坊间已有消息传出,香港特区政府有意更改“投资移民计划”,但彼时众人仅预测香港特区政府将大幅提升投资移民要求的资金额,所以当梁振英宣布暂停该计划时,香港各界以惊讶者居多。

  有人欢喜有人愁

  对暂停投资移民计划反应最强烈的是金融界,该行业涵盖大量与投资移民相关的产业,涉及投资移民顾问、律师、移民审计事务所、保险、股票经纪、私人银行、投行等多个领域。

  有投资移民顾问认为,外来移民赴港,除投资外还要解决住房、教育、医疗、保险等诸多问题,为港人创造的商机甚多。投行人士扼腕,暂停计划将直接打击拟在香港发高息债业务的投行及上市公司——过往这类“垃圾债”是最受投资移民欢迎的产品。

  不少金融界人士对香港特区政府突然暂停投资移民计划表示不解。金融服务界议员张华峰在梁振英出席立法会答问大会时直接质问:为何要取消投资移民,放弃吸“财”。

  当然,也有不少像在中环上班的基金分析师凯文一样的香港本地人为该政策叫好,甚至认为香港特区政府应该更激进一些,连内地人才引入计划也一并取消。

  凯文表示,阻止内地有钱人涌入香港是对的,他认为正是内地人驱高了香港房价——凯文去年刚刚新婚,但由于没有买到心仪的房子,仍然要和父母挤在一起。

  凭凯文的经济实力,过去几年完全供得起婚房,他做生意的父母也同意拿出积攒多年的老本儿给儿子付婚房首付,但近几年香港楼价暴涨,完全颠覆了他们这些本地居民对于房价的认识。

  “心里很难接受,几年前才两三百万的房子,现在要七八百万。”他说,就在这种犹豫和心有不甘情绪之下,他眼睁睁地看着房价节节攀升。最终全家还是达成一致意见,暂时不买房。

  凯文认为,香港特区政府不仅要收紧投资移民,更应该完全收紧外来人才引进计划,给本地年轻人多一些工作机会和上升通道。“过去找工作很容易,现在竞争太大了。你看现在中环到处都是操着流利普通话和英文的内地年轻人,很多人又有海外留学[微博]背景,再加上现在几乎所有企业都在想方设法进入内地市场,在语言和文化背景上,我们这些香港本地人怎么竞争得过呢?!”凯文代表了不少香港年轻人的心态。

  然而,稍年长一些的香港人则不尽认同。资深股票经纪人Steve坦承,今天香港年轻人比他年轻时少了很多机会。但放眼全球,不仅仅香港这样,全世界都面临这个问题;很多位置被他这样有经验的老人霸住了,下面的人升不上来。他不认为是过多内地人抢了香港人的饭碗,反而觉得年轻人更应该北上(去内地)寻找更好的机会。

  “如果我像他们那样年轻,我不会在香港发展,而会去上海、北京找工作。”他说,“这是我们当年所没有的机会。”

  对于该政策,一些在香港受高等教育并留下来工作的内地人则慨叹,一向以“全球最自由市场”为傲的香港,怎么变得越来越陌生了?

  十年前来港的米歇尔说,当初香港给她的感觉是高傲的、优越感很强的;而现在抵触、担心的情绪弥漫得无孔不入。“做了多年港漂,这几年好不容易身边多了些来自内地、有类似背景的朋友,偶尔大家也聚在一起吃吃川菜、东北菜……现在这‘大门半闭’,不知道情况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官方解释未获普遍认同

  面对诸如张华峰这样的行业人士的疑问,梁振英的理解是:和12年前推出该计划时相比,时代背景已经出现了变化,而香港社会容量是固定数,不可能无限量吸引外来人口。梁认为,政策要“有取有舍”,并声称,在施政报告中的多个策略,都已包含了吸引内地人才。而面对香港人口老化问题,要吸引更多人才,而非钱财。

  香港特区政府宣布,将会优化“一般就业计划”及“输入内地人才计划”,减少海外及内地人才延续在港工作申请次数,从过往4次申请,降至最多3次(便可申请永久居民)。保安局局长黎栋国表示,一些

  在国际上有贡献的人士(如奥运冠军),可直接申请留港工作8年;按顶尖人才机制,只要是年薪200万元人民币以上的人士,在首次申请后工作2年,再延续申请时可获批留港6年,并且后6年可自由转换工作。

  此外,香港特区政府还提出“移民港二代”计划,容许18岁至40岁的香港海外移民的子女回港就业,这些人可返港求职而无需事前获得工作,而且可携同配偶及18岁以下子女来港。

  香港特区政府的上述解释似乎未获广泛认同。不少评论员则将这次暂停移民计划与内地反腐挂钩,认为香港特区政府是在配合国家反腐,防止资金外逃。另有声音认为,香港特区政府是为了限制人口过快增长,同时解决楼价过高及资源配置不足问题。而研究过梁振英过往政策的人士则认为,香港特区政府此次通过反对内地富人入境,主要是为第二轮政改争取民意支持度。

  对于配合国家反腐、防止资金外逃之说,第一财经特约评论员舒时认为,这个说法有些泛政治色彩,不符合香港的逻辑。

  需要指出的是,“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原本对象是针对非中国内地公民移民香港而设。内地人要利用上述计划,首先要先获得外国身份,才能走这个“通道”成为“投资移民”。从逻辑上说,如果腐败分子已获其他国家身份,大可不必再做回中国香港居民。而且以今日香港与内地的关系,资金停留在香港,并不能完全达到“外逃”目的。因此,认为暂时停止投资移民计划就能阻止资金外逃,可能有低估腐败分子智商之嫌。

  限制移民难抑楼价

  通过限制移民解决楼价过高问题,也缺乏强有力的数据和理论支持。

  首先说香港人口究竟是否已经太多?前任特首曾荫权曾公开表示过对香港人口老化及出生率下降的担忧,并表示要将香港人口扩大至3000万才能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他在任期间,曾推出多项经济措施希望提升香港夫妇的生育欲望。

  不过香港大批中产阶层并不愿生小孩,因此本地人口出生率并不乐观。生活空间过小、学校资源不足,加上双职工的工作压力,都是香港人不愿要小孩的原因。

  笔者在香港生活多年,认识不少夫妇,人很健康脾气也很好,但宁愿养狗也不愿多生小孩——他们解释,很大原因是认为应该给小孩最好的生活和成长空间,但认为自己的财政状况或香港能提供的条件,远远未能令人满意,因此迟迟不愿意生小孩。

  再看楼价问题。内地富人推高香港楼价之说近年来一直颇有市场——一些地产经纪也常常说,是内地买家推高了香港的房价。

  但这里有一个严重的误区。香港中介通常把所有说普通话的买家全部纳入“内地买家”范畴——包括早已定居香港的内地人、台湾人及近年来大量从欧美等国赴港发展的海外华侨。

  那么,香港每年实际楼宇成交额中,有多少来自内地的投资移民呢?

  根据香港《南华日报》披露,截至2014年9月30日,已获得“正式批准”的移民个案投资总额达到2058.975亿港元,其中425.8823亿港元投于房地产,1632.2152亿港元投于指定金融资产。

  另一方面,香港差响物业估价署统计显示,2003~2010年间,香港住宅物业总成交金额为27395.57亿港元。这意味着,在2003~2010年间,所有投资移民的购房金额占住宅交易的比例还不足1.6%。有人可能会说“这些土豪来香港购买的不止1套房子”,即便除了符合投资移民要求购入的房子之外,每户再另外购买2套房子,其占香港住宅交易总额的比重可能也还不到5%。

  更何况,自2010年开始,香港特区政府已将投资物业剔出投资移民所认可的投资范围,但此后楼价依旧高歌猛进。2012年之后出台的“买家印花税”(香港特区政府对所有非永久居民、所有香港和外地注册的公司在购房时又加征15%的“买家印花税”)等辣招,招招都似乎比“土豪”带来的外来资金更有力,但楼市依旧不降,因此投资移民驱升香港楼价之说是缺乏数据支持的。

  笔者认为,香港的楼价攀升,一是供给不足,二是钉住汇率导致的长期低息结果。

  如果对比过往几年香港私人楼宇年均交易数,再对比香港特区政府的私人住宅供应计划,不难发现,香港的私人住宅供应,在未来几年仍不足以应付新购房者的需求。

  另一方面,金融海啸之后,美国不仅加速印钞,而且基本利率长期接近零息,这对采取钉住汇率政策的香港造成明显的冲击。从2008年底迄今,大量香港银行推出“H+”的按揭利率,吸引大批购房者。这些按揭贷款的每年实际利率最低甚至不到1%。对于购房者来说,毫无还贷压力。这也解释了,为何2008年以来,香港楼价劲升,但不少这段时间购房的业主不愿轻易将房子卖掉。因为一旦卖掉,就再也享受不到这么优惠的利率了。

  在港岛区传统蓝畴屋苑太古城一带,一些地产中介表示,近年来楼价大部分处于“干升”状态,业主放盘意愿很低,通常是有一两个盘放出来,很快就被抢走。为了抢到货源,不少代理公司不惜贴钱揽盘,承诺只要业主来放盘,即便没有交易成功,也可获得200港元超市现金券。

  尽管如此,当地的楼盘供应仍然严重不足。

  如今看来,协助香港特区政府打压楼价的最好帮手应该是美联储。过往数十年来,香港按揭利率均值为5.4%左右,而近期新交易的按揭利率均值仅2.15%。只有当美国持续加息,香港按揭利率全面回升至高价购房者的按揭还款能力之上,香港楼价才会面临下跌压力。但是,或许届时香港特区政府又该担忧另一个问题:那些高位入市的中产阶层,会否因为手中的房产暴跌而成为负资产者,从而引发另一轮的香港社会危机?

  香港亟待解决社会深层矛盾

  如果上述分析成立,那么就意味着限制投资移民对于配合内地反腐及抑制楼价作用有限。而且如果考虑到暂停投资移民所冲击的整个金融产业链及大量工作机会,该政策的暂停应该有更深层的理由。

  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个政策的更深层含义是香港特区政府为推动第二轮政改而采取的提升民意之举。事实上,过往香港特区政府推出的一些政策,亦多有类似目的。这包括限制内地孕妇赴港生子、用行政手段限制双非子女居港权、限购奶粉和奶米粉、推行港人港地、提高非本港居民购房印花税……这些政策推出之初,均是为了安抚香港某些群体的怨气,为香港特区政府提升人气。

  上述措施实际上多属治标不治本。例如限奶令和港人港地措施早已名存实亡,买家印花税也并没有阻止楼价上涨势头,像凯文这样的本地年轻人仍无法觅得婚房。

  值得留意的是,香港特区政府用行政法规的方式,把一些原本非主流媒体关注的群体性争议话题,上升至全社会的政策,从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争议,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分析人士认为,尽管中央坚决支持香港特区政府,但香港特区政府也必须尽快化解占中给香港社会带来的深层矛盾,提升民意,才有助于第二轮政改的推进。

  民意从何而来?限制内地富人移民是否是个不错的选择?还需拭目以待。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移民,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