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31 22:56 来源:手机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3月31日电 (记者暨佩娟)3月31日,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在北京发布了《2016年第二季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报告认为,20016年第一季度,受外需疲弱、去产能、消费放缓等因素影响,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同时,投资回升、工业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降幅收窄等因素将有助于经济企稳。预计第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6.6%左右。第二季度,一批“十三五”规划重大项目将逐步启动,专项建设基金、公私合营模式(PPP)项目加快推进有利于投资增长,预计GDP增速将为6.7%左右,全年将可以实现6.5%—7%的增长目标。
报告建议,当前,应特别注意经济政策、改革措施之间的协调与配合,防止政策之间的不协调甚至“打架”。财政政策要担当稳增长和供给侧改革的主力,货币政策要加大结构性工具运用,引导货币信贷稳步增长,把握好降准时机,引导市场利率稳中有降,防范金融风险跨界传染。同时要因城施策,平衡好房地产去库存与抑制泡沫之间的关系。
关于全球经济金融形势,报告预测,2016年第二季度,全球经济持续疲软的态势难以改观,发达国家将处于温和复苏态势,亚太新兴经济体的经济有望维持6%以上的增长,欧洲新兴市场将转为正增长,拉美地区将继续深陷通胀与衰退并存的困境,中东与非洲地区将有望从大宗商品价格的企稳回升中获益。
报告认为,2016年全球货币政策将处于分化加剧的状态。发达国家整体上维持超级宽松的政策周期,但美联储与欧洲央行、日本央行的政策取向分化将继续扩大。2016年,美联储可能加息2次左右,最可能的时间点是6月与12月。由于经济衰退风险下降,就业状况改善迅速,通货膨胀压力上升,以及全球金融市场逐渐稳定,预计美联储将在今年第二季度提升基准利率25个基点;欧洲央行在3月进一步降息和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后,预期全年将保持该政策取向不变;日本央行将进一步下调负利率水平,以对抗通缩风险和刺激脆弱的经济状况;英国央行全年将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亚太、东欧和非洲等地区都有进一步宽松的政策空间,而拉美地区为了对抗持续高企的通胀水平和遏制资本外流势头,仍将保持紧缩的货币政策。
报告认为,未来影响全球经济金融的四个不确定因素是:美国劳动力市场复苏的真实性及对美联储利率政策的影响;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分化和负利率政策的效果;英国脱欧公投的结果与影响;新兴经济体控制信贷风险与债务危机的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