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2-27 22:24 来源:中国经济网
2001年12月11日,经过十五年的艰苦努力,中国终于成功“复关”,成为 WTO 的第143个成员国。中国开启了全球化、国际化、市场化和法制化的新征程。经过十五年的“与狼共舞”,国已然成长为全球经济体系中一颗最耀眼的新星。中国不仅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还是全球第一大贸易国、第一大利用外资国和第二大对外投资国。中国入世的十五年,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好的十五年,也是与世界分享繁荣、实现共赢的十五年。而中非贸易也经历了快速的发展,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中非友好合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自2014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济出现一系列深刻而复杂的变化:各主要经济体发展不均衡,新兴经济体增速总体放缓,部分国家金融、经济危机交织出现;发达经济体货币政策分化,欧元、日元等国际货币及部分新兴经济体国家货币竞相贬值;国际石油和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许多非洲国家尤其是大宗商品出口国的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受多重外部因素影响,中非贸易在2015年也出现波动;根据中国海关统计数据,2015年我国对非洲进出口总额为1.1万亿元人民币,比2014年下降18.4%;其中:对非洲出口6742.2亿元,增长3.5%,自非洲进口4370.2亿元,下降38.4%。面对国际经济不利因素的影响,为实现中非贸易长期、平衡和可持续发展,需要对中非贸易的发展历程和结构特征进行系统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下一步工作进行规划。
近20年来中非贸易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特点
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有关统计数据分析,1995年~2014年间中非贸易大致可以分为逐渐提升(1995年~2002年)、快速发展(2003年~2008年)和结构调整(2009年~2014年)三个阶段,各阶段具备不同的发展特点。
中非贸易逐渐提升阶段(1995年~2002年)
在20世纪90年代,多数非洲国家正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的“经济结构调整方案”进行改革,国民经济发展受到较大影响。[1]1995年~2002年,非洲全球进出口总额缓慢上升,其中进口由1195.8亿美元上升至1408.4亿美元,出口由1157.2亿美元上升至1604.9亿美元;在此期间,除了1995年和1998年之外,非洲全球贸易均保持“顺差”,顺差值最高为2000年的362亿美元。
我国在此时期改革开放已初见成效,制造业水平已有很大提升,进出口贸易也逐渐增加。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逐步加大对非经贸工作力度,中非之间商品贸易逐渐增加,进出口额有所提升。1995年~2002年,非洲对中国的进出口均稳步增长。其中:非洲对中国出口由24.6亿美元上升至69.2亿美元,非洲从中国进口由14.2亿美元上升至54.3亿美元。在此期间,非洲对中国仅在2000年实现“顺差”5.5亿美元;其余年份均为“逆差”,逆差额最高为1998年的25.5亿美元。
在此阶段,非洲与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占主导地位,中非贸易对在非洲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影响并不大。其一,从进出口额占比看,1995年~2002年,非洲从发达经济体进口额占其全球进口总额中的平均比例为64.07%,出口额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平均比例为69.75%;从中国进口额占其全球进口总额的平均比例仅为3.30%,向出口额占其全球出口总额的平均比例仅为2.12%。其二,从非洲主要进口商品看,在此期间非洲从中国进口商品中占其从全球进口同类商品比例较高的为杂项制品(占比9.45%)和制成品(占比5.98%),而非洲从发达经济体进口同类产品的比例则高达59.13%和56.76%。其三,从非洲主要出口商品看,在此期间其出口大宗商品中,原材料和矿物燃料出口中国的比例分别为7.09%和2.57%,而非洲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同类产品的比例则分别为61.15%和74.62%。
中非贸易快速发展阶段(2003年~2008年)
进入新千年后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之前,非洲多数国家迎来了发展机遇期。此间数年,非洲大陆政局的总体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在结束了“经济结构调整方案”后,很多非洲国家根据自身国情制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取得较好成绩,也相应带来非洲国际贸易快速增长。2003年~2008年,非洲进口总额由1653.4亿美元上升至4766.4亿美元,出口总额由1986.8亿美元上升至6106.2亿美元。在此期间,非洲国家全部保持贸易“顺差”,且顺差额由2003年的333.4亿美元上升至2008年的1339.8亿美元。
自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机制启动后,我国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促进了中非经贸合作快速发展。[2]中非贸易快速增长的重要原因之一在于,中国经济快速的发展不仅产生了对非洲商品的更大需求,也能够为非洲提供更多适用产品。从2003年开始,中非贸易开始逐年快速、大幅增长。2003年~2008年,非洲对中国出口从83.6亿美元跃升至559.7亿美元,非洲从中国进口则由101.3亿美元上升至510.9亿美元。在此期间,非洲对中国贸易在2004~2006年以及2008年出现“顺差”,其中2008年顺差额最高达到48.8亿美元
在贸易额增长的同时,中国在非洲全球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逐渐改变;发达经济体的比重有所下降,中国的影响逐步提高。其一,从贸易额占比看,2003年~2008年,非洲从发达经济体进口占全非进口总额的平均占比较上一阶段降低10.37%,非洲自中国进口额平均占比则上升了4.99%;非洲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占全非出口总额的平均占比较上一阶段降低2.66%,向中国出口的平均占比则上升6.17%。至2008年,非洲从中国进口额占其进口总额的比例已达到10.72%,向中国出口占其出口总额的比例则为9.17%。其二,从非洲主要进口商品看,在此期间从中国进口杂项制品和制成品占其同类产品进口额的比例已分别上升至24.74%和16.58%,而非洲从发达经济体进口同类产品的比例则下降至49.72%和44.82。其三,从非洲主要出口产品看,在此期间其出口大宗商品中,原材料和矿物燃料出口中国的比例已分别上升至18.57%和9.20%,而非洲向发达经济体出口同类产品的比例则分别为50.93%和71.08%,下降幅度10.22%和3.54%。
中非贸易结构调整阶段(2009年~2014年)
受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及“阿拉伯之春”等不利因素影响,此阶段非洲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挑战;2008年~2014年,非洲经济增速由2005年~2008年的5.83%下降为3.48%。经济增速下降也对其国际贸易造成一定影响:从进口方面看,2009年非洲进口总额由2008年的4766.4亿美元下降至4100.2亿美元,之后逐步增长,但增速递减趋势明显,至2014年达到6385.1亿美元。从出口方面看,2009年非洲出口总额由2008年的6106.2亿美元下降至4194.8亿美元,之后先升后降,至2012年达到阶段最高值6876.3亿美元后,2013年、2014年则连续下降,2014年降至6293.2亿美元。同年,非洲全球贸易出现自1998年以来的首次“逆差”,逆差额为91.9亿美元。
在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推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一揽子措施,中国经济逆势增长;在对中非贸易尤其是非洲出口起到促进作用的同时,也使得中非贸易在非洲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愈加重要。2008年中非贸易额首次突破千亿美元大关,2009年,中国首次成为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3]
中非贸易发生较大结构变化的体现之一是中国在非洲全球进出口中所占比例已大幅领先。与1995年相比,2014年非洲从中国进口占其进口总额比例由2.06%上升至16.58%,出口占其出口总额比例由1.23%上升至18.38%。与发达经济体中单个国家相比,2014年,非洲进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及其占比)为:美国(6.09%)、法国(5.83%)、德国(4.86%)、意大利(4.29%)、西班牙(3.47%)、;出口额排名前5位的国家(及其占比)为:西班牙(5.93%)、法国(5.55%)、美国(5.49%)、意大利(4.49%)、德国(4.16%)。与发展中经济体的单个国家相比,2014年,非洲进口排名前5位的国家(及其占比)为:印度(5.42%)、南非(4.33%)、阿联酋(2.57%)、韩国(2.36%)、沙特阿拉伯(2.34%);出口排名前10位的国家(及其占比)为:印度(6.41%)、巴西(2.71%)、南非(2.11%)、韩国(1.86%)、阿联酋(1.46%)。可以看出,如果仅以单个经济体做比较,2014年非洲对中国的进出口占比均已远超出其他国家,中非贸易已成为非洲全球贸易格局中最为重要的环节。
中非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体现之二是非洲主要进出口商品的“中国份额”十分“抢眼”。在非洲从中国进口方面,杂项制品占比已从第一阶段的24.74%上升到本阶段的40.07%,超过发达经济体占比;制成品占比从第一阶段的16.58%上升至本阶段的25.89%;值得注意的是,非洲从中国进口机械和运输设备占比大幅提高,从第一阶段的2.53%上升到本阶段的16.83%。在非洲向中国出口方面,原材料占比已从第一阶段的7.09%上升到本阶段的35.65%,超过发达经济体占比;矿物燃料占比则由第一阶段的2.57%上升到本阶段的14.48%;此外,非洲向中国出口有色金属、贵金属和宝石等制成品类商品占比快速上升,已由第一阶段的1.87%上升到本阶段的16.11%。
中非贸易结构发生较大变化的体现之三是非洲对中国的出口成为其国际贸易强劲的积极因素。一方面,中国在全球金融危机中对非洲商品的需求明显强于其他发展中经济体。2009年~2014年,非洲与除中国外的其他发展中经济体贸易出现大规模“逆差”,而同期非洲与中国除2009年出现43.1亿美元的“逆差”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中国需求有力地支撑了非洲的商品出口。另一方面,当发达经济体需求大幅下降时,非洲对中国出口降幅较缓,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从2012年开始,发达经济体对非洲商品的需求就呈现下降态势,2013年和2014年非洲对发达经济体出口额均大幅下降,降幅分别为10.48%和10.09%。与此形成对照的是,2012年非洲对中国出口额增长率为21.46%,2013年也保持了3.72%的增长,直至2014年才出现1.53%的下降(其金额下降主要由于国际油价下跌导致),远低于非洲对发达经济体出口降幅。
通过回顾1995年~2014年中非贸易的发展历程不难看出:在近20年来的非洲全球贸易格局中,中国从“边缘化”的位置起步,并迅速成为非洲最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当非洲面临全球需求下降挑战时,中非贸易逆势而上,发挥了积极有利作用。同时也应看到,造成非洲出口额下降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国际油价的大幅下跌和发达经济体需求的下降,根本原因在于非洲自身产业结构的落后。
近年来中非主要贸易商品类别分析
由于中国与非洲在产业结构和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劳动密集型产品多年来一直是非洲自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同时,近年来中非不断加强非洲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合作,促进了非洲自中国进口建材、机械设备等产品的数量不断增加。由于非洲缺少原材料加工能力,目前非洲对中国的出口仍然以原油和各种原材料为主。根据联合国贸易与发展会议有关统计数据,2008年~2014年中非主要贸易商品包括:
非洲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商品
近年来,非洲从中国进口商品以消费品、机械设备、交通运输工具、建筑材料为主。2008年~2014年间非洲从中国进口主要商品分布和结构情况如下:
消费类产品
非洲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消费类产品包括三大类:一是各类纺织品(SITC代码651~653、655~658、841~846),二是鞋帽、箱包、玩具等小商品(SITC代码642、665、831、851、894),三是家用电器及灯具、家具等家用品(SITC代码697、761、775、813、821)。
2008年~2014年,非洲从我国进口上述商品总额为1623.2亿美元,其中纺织类商品908.7亿美元,小商品341.4亿美元,家用品373.1亿美元;上述商品出口占同期我国向非洲出口总额比例为31.52%。在此期间,非洲从全球进口同类产品总额为3360.1亿美元,我国产品占比达到48.29%。
机械设备及相关产品
非洲从中国进口的主要机械设备类产品包括:电力机械、设备及其零件(SITC代码716、771),配电设备(SITC代码773),电气机械及设备(SITC代码778),泵、气体压缩机和风扇(SITC代码743),加热和冷却设备及其零件(SITC代码741),设备管道(SITC代码747),电信设备及零件SITC代码(764),自动数据处理设备(SITC代码752),电路板(SITC代码772),土木工程设备(SITC代码723),装卸机械设备及零件(SITC代码744),特定行业机械(SITC代码728)。
2008年~2014年非洲从我国进口上述商品总额为998.8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向非洲出口商品总额比例为19.39%。在此期间,非洲从全球进口同类产品总额为4892.5亿美元,我国产品占比为20.41%。
交通运输工具
非洲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交通工具及相关产品包括:载人、载货运输工具(SITC代码781、782),机动车及摩托车(SITC代码783、785),船舶及有关产品(SITC代码793),轮胎(SITC代码625)。
2008年~2014年非洲从我国进口上述商品总额为572.9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向非洲出口商品总额比例为11.12%。在此期间,非洲从全球进口同类商品总额为3800.2亿美元,我国产品占比为15.07%
建筑材料
非洲从中国进口的主要建筑材料及有关产品包括:钢、铁及其他金属类建材(SITC代码674、676、679、684、691、699),以及石灰、水泥等非金属类建材(SITC代码661、662)。2008年~2014年非洲从我国进口上述商品总额为480.5亿美元,占同期中国向非洲出口商品总额比例为9.33%。在此期间,非洲从全球进口同类产品总额为2197.8亿美元,我国产品占比为21.86%。
非洲向中国出口的主要商品
近年来,非洲向我国出口主要商品包括农林业原材料、石油及有关产品、矿物原材料三大类。2008年~2014年间非洲向中国出口主要商品分布和结构情况如下:
石油及有关产品
非洲向我国出口的石油及有关产品主要包括:原油、沥青等(SITC代码333),炼制石油及剩余产品(SITC代码334、335),液化丙烷、丁烷、天然气等(SITC代码342、343、344)。2008年~2014年非洲向我国出口石油及相关产品总额为3167.3亿美元,占中国自非洲进口总额的52.27%;同期非洲向全球出口同类产品2.27万亿美元,向我国的出口占其同类产品出口比例为13.96%。
矿物原材料
非洲向我国出口的矿物类原材料主要包括:煤炭(SITC代码321),铜(SITC代码682),铁及铁制品(SITC代码671、675),银、铂及其他金属(SITC代码681、683、684、686、689),珍珠、宝石等制品(SITC代码667)。2008年~2014年非洲向我国出口上述商品总额为633.76亿美元,占中国自非洲进口总额的10.46%;同期非洲向全球出口同类产品2679.3亿美元,向我国的出口占其同类产品出口比例为23.65%。
农林业原材料
非洲向我国出口的农林业原材料主要包括:木材及相关产品(SITC代码247、248、251),棉花(SITC代码263),油料作物(SITC代码222)和烟草(SITC代码121)。2008年~2014年非洲向我国出口上述商品总额为213.5亿美元,占中国自非洲进口总额的3.52%;同期非洲向全球出口同类产品668.1亿美元,向我国的出口占其同类产品出口比例为31.95%。
关于中非贸易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建议
从历史上看,1998年及2008年全球经济下行都对中非贸易带来负面影响,但危机之后中非贸易均加速发展并达到新高,这充分说明中非贸易具有持续发展的深厚基础。由于中国在非洲全球贸易中具有重要作用,中非贸易的调整变化将对非洲全球贸易产生重大影响;面对当前中非贸易额尤其是非洲向中国出口大幅下降的局面以及全球经济下行的不利影响,更需因势利导、沉着应对。
合理设置中非贸易平衡发展的总体目标
在当前国际经济形势下,应对中非之间“顺差”或“逆差”的必要性、可行性等因素进行理性思考和研判,合理设置贸易平衡的总体目标。
首先,中国对非洲应保持一定程度的贸易“逆差”。其一,在我国全球贸易格局中,非洲并非主要出口市场;向非洲大量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既不利于非洲本地产业发展,又不利于我国对非洲开展产业转移。其二,在经济发展遇到困难时,非洲国家尤其盼望中国能够更多地进口其商品,通过非洲对中国的“顺差”获取更多外汇。其三,在近20年中,发达经济体在对非洲的贸易中基本保持“逆差”,同时在其进出口商品中占据价值链高端环节,有效避免了很多贸易摩擦,这方面的经验值得我国借鉴。
第二,我国要对非洲保持贸易“逆差”并不容易。一方面,除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下行因素外,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对石油等大宗商品需求的增长将放缓,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非洲对我国的出口。另一方面,非洲要实现工业化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尚需时日,对中国商品的需求不会马上降低;再加上我国对非洲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也会继续拉动出口,因此未来数年非洲自中国进口还可能继续增长。
第三,中非贸易平衡发展是长期和动态的过程。一方面,中非贸易结构的形成和变化,既受国际垂直分工和比较优势的影响,也有双方政府加以宏观引导的作用;在此过程中,中非双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相关方利益错综复杂,需要统筹协调。另一方面,非洲54个国家中,既有资源出口国,也有资源进口国,各国发展基础和条件也不尽相同,因此与中国的贸易结构发展变化也会出现多种情况,需要针对不同国家制定具体方案。
大力推动消费品制造业向非洲的转移
非洲从我国进口的消费品基本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目前已具备向非洲进行产业转移的有关条件,应积极推动有关企业在非洲实现本地化生产和销售,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第一,有关企业进行产业转移的市场风险较低。目前,在非洲从全球进口的消费品中,我国已占到近一半份额,有关企业实现本地化生产后,可以很快打开市场。除了满足非洲本地市场需求外,在非投资企业也可通过美国AGOA法案和欧盟“科托努协定”、“洛美协议”等以较低的关税将产品出口欧美市场。更为重要的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欧洲国家为降低成本,更倾向于从非洲采购,这对于我国企业来说意味着更多的商机。
第二,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赴非洲投资具备一定盈利空间。根据世界银行的研究结论,埃塞俄比亚的工资水平仅为中国的八分之一到十分之一,劳动生产率则为中国的70%左右。很多中国企业已经开始通过直接投资等方式在非洲开展本地化生产和销售,除了在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尼日利亚、南非等经济规模较大的非洲国家投资外,许多中国纺织、制鞋等轻工业企业也在马里、莱索托、卢旺达等非洲小国投资设厂并取得很好成绩。
第三,对于非洲国家而言,通过与中国合作建设经贸合作区的方式可以集中优势资源,在整体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较快地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加快发展。[4]当非洲国家通过吸引中国投资而具备相应生产制造能力后,不仅可以减少从中国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更可增加向其他国家的出口,从而达到优化贸易结构、积累发展资金以及提升自身在国际产业链中的定位等重要目的。
充分发挥我国对非投资对中非贸易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近年来,中国已在非洲形成以建筑业、采矿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为主的产业投资格局;截至2014年末,我国在非洲建筑业和采矿业投资存量分别为79.8亿美元和79.2亿美元。中非基础设施建设和能矿开发合作带动了我国仪器仪表、机械设备、工程设备、建材物资等对非出口增长。中非合作论坛约翰内斯堡峰会宣布中国将在未来3年同非方重点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并提供总额600亿美元的资金支持,其中基础设施建设成为投资重点。下一步应重视中国对非投资对中非贸易总量提升和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
第一,机械设备应替代消费品成为我国对非出口的“拳头产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各类机械设备生产制造将成为我国优势产业,相关产品将逐渐成为我国重点出口产品。前非洲机械设备行业大量依靠进口,但基本被欧美国家垄断;在我国基建投资的带动下,有关企业应凭借质量和技术优势积极拓展对非机械设备出口,不断优化我国对非出口结构,提高出口盈利水平。
第二,我国对非洲础设施建设投资既可带动建材产品出口,也可促进建材企业对外投资。从非洲许多国家基建行业发展趋势看,今后数年将持续迎来建设高潮,建材产品需求上升。同时,我国国内建材行业却产能过剩,加大出口和向外转移产能势所必然。近年来,已有多家钢铁、水泥、化工类企业在非洲承建生产制造基地或投资开展本地化生产。有关企建材业应抓住我国对非基建投资增加的机遇,加快打通对非出口渠道,不断扩大非洲市场份额。
第三,我国对非洲能矿开发领域投资有助于优化中非贸易结构。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加工制造能力,非洲只能出口自然资源初级产品,很难提升产品附加值。在非洲出口我国的石油产品中,原油比例占97%以上,而成品油比例则不到0.5%;诸如铁矿石、铜等有色金属产品也存在类似问题。近年来,我国对非洲能矿开发行业的投资已经帮助一些非洲国家提高了能矿资源产品的勘探、采选、冶炼、加工、制造等能力,但总体看来还远远不够。提高非洲对中国乃至对全球出口资源类产品的附加值,需要进一步加大相关投资,提高非洲国家矿业发展水平,这对于有关企业而言也是商机所在。
虽然当前中非贸易面临一定的困难,但我们既应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气度勇于开拓创新,又应以脚踏实地的态度做好各项实际工作。展望未来,中非贸易发展前景可期、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作者简介:智宇琛,北京大学经济学院理学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硕士、博士,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曾有10年中央企业发展战略部门负责人工作经验,长期从事中资企业在非洲能矿合作开发、基础设施建设及制造业等领域发展研究。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