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9-11 16:53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9月3日,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举行。根据峰会内容可以看出,汽车产业对中非的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
中国车企可能在非洲获得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相关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整车出口量为106万辆,同比增长31%,其中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的汽车销量为64.1万台,同比增长23.8%,占汽车出口总量的60.2%。整体来看,汽车出口仍然以亚洲市场为主,但增量主要来源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市场。
与丰田、大众相比,目前中国车企在非洲的体量还比较小。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提供数据显示,在南非市场,丰田前8月累计销量达到8.8万辆,同比增长6.5%;大众前8月累计销量5.7万辆,同比下降1.7%;中国车企长城、江铃前8月累计销量分别仅为1819、518辆。
随着国内汽车市场增速放缓,“走出去”势必成为一部分车企必须要面对的课题,中南美洲以及非洲有望成为中国车企最有潜力的汽车市场。据尼尔森全球汽车消费者品牌研究显示,美洲的墨西哥、智利以及非洲的埃及均对中国汽车品牌有着较高的购买意向度,超四成的当地消费者会考虑购买中国品牌汽车。
非洲市场的潜力
非洲汽车市场潜力非常大。数据显示,非洲人口占全球人口的15%,但去年整个非洲地区汽车销量仅为119.6万辆,同比下滑9.08%,占全球汽车产量不足1.5%。
据了解,南非、埃及等国家是非洲主流汽车消费市场,汽车年销量均大于20万辆,且正处于稳定增长期,同时在当地还拥有多家汽车品牌的组装工厂及配套供应。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埃塞俄比亚等国家是潜力汽车消费市场,这类市场目前的进入壁垒较低,销售车型通常以中低档车型为主。
实际上,作为非洲汽车工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南非被冠以“非洲底特律”之称,对于非洲而言,南非就是撬动整个非洲汽配市场的“支点”。
其实早在2013年,南非政府便启动了新汽车产业发展计划,目标是在2020年,汽车产量达到120万辆。目前汽车产业是南非的第二大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5%左右,汽车保有量超过800万辆,年销售新车超过60万辆,是非洲大陆最大的汽车市场,其汽车产量占到了整个非洲产量的80%以上。
但该地区目前的市场形势较为复杂,车企众多,如福特、沃尔沃、奔驰、宝马、大众、雷诺、丰田、现代、江铃、长城、奇瑞、长安、吉利、东风、宇通等车企都设有自己的组装厂和代理,其中丰田、大众、福特占据较大优势,相比之下中国车企还未形成足够的竞争力。
业内人士分析称,由于非洲地区经济相对较为落后,因此消费者对技术要求并不是很高,一旦新进入者在价格上可以满足需求,可以获得相当大的释放量,从而对现有格局形成巨大冲击。中国品牌汽车经济实用的特性,与非洲市场需求较为吻合,同时具有成本控制与性价比优势,但目前南非对汽车排放和安全性要求较高,对产品质量和售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车企的发力点
尼尔森研究发现,在中国汽车出口的主要市场中东南亚、中亚、中东与北非、南美洲等区域,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均对中国汽车品牌有着相对较高的购买意愿,超三分之一的当地消费者表示愿意考虑购买中国汽车品牌。
消费者对中国品牌的认可存在诸多因素。在国家层面,“一带一路”倡议的推进,为众多中国汽车品牌走向国际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除此之外,相比其他跨国车企,中国品牌汽车无论在外观、内饰还是配置上都取得较大进步,售价方面也更具竞争力。因此,产品技术层面已经不是障碍,关键要看中国车企的海外战略选择。
以福田汽车为例,其是第一家在非洲大陆当地建立起生产基地的中国车企,2011年在非洲本土建立生产基地,主要生产产品为福田旗下的卡车车型。此外,东风正凭借商用车不断开拓非洲市场,数据显示自2011年以来,东风品牌汽车累计向非洲出口超过12万台。
实际上,结合目前非洲的现状,小型乘用车、皮卡以及SUV车型在非洲占据相当大的份额,因此丰田、日产、五十铃、福特这类车型市场表现突出。
据了解,丰田在进入市场的初期就采用了自营或者合资的模式,虽然需要更高的初期投入,但在非洲销售的所用汽车品牌中,丰田是目前最为规范和品牌形象最好的厂商。
有分析认为,对于中国车企而言,受限于海外业务量和品牌知名度,很难支持在业务发展初期即采用独资或合资的模式,并且中国车企对非洲市场重视程度也不够,仅依靠价格优势参与竞争。
公开数据显示,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71.6万台,同比增长51%,占全球新能源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搭载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春风,中国新能源汽车也在积极酝酿“走出去”的品牌战略。2017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销量为10.5万台,占出口总量的14%,而新能源汽车的出口多以低价纯电动车型为主,这恰恰满足非洲尤其是南非市场的需求。
对此,业内人士分析称,面对全球市场新机遇,中国汽车品牌需要加强在海内外的品牌建设,深入了解当地民众的需求。同时,车企需要加速自我的转型升级与海外市场布局,提升自身产品竞争力与海外消费者的售后体验,利用新能源汽车占据先发优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