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3-25 11:38 来源:商务财经网
2016年3月19日晚,微宏在北京水立方举办了“More Than Safe|微宏不燃烧电池技术”发布会,重磅发布旗下不燃烧电池技术。国家科技部、浙江省相关部门领导、行业权威专家、行业协会负责人、全国主要公交企业负责人、乘用车以及商用车企业负责人和广大新闻媒体超200余人出席了发布会,共同见证了微宏不燃烧电池技术的全球首发。此次发布的不燃烧电池技术从主动防御与被动防御两个层面解决了围绕锂离子电池的安全困局,是电池行业极富革新性、领先性的新技术,有望刷新全球锂电池安全技术标准。
微宏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扬3月19日在北京水立方发布不燃烧电池新技术
在发布会一开始,微宏公司首席执行官吴扬便提到了关于“火”的话题。电动汽车市场在过去的一年中异常火爆,但全球各汽车大佬们却并没有大规模地销售电动汽车,他们在担心什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锂离子电池不可控的燃烧。锂离子电池作为一个能量载体,在生产与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不可控的内短路风险,依照目前行业内最高标准的18650电芯品控率2ppm来计算,每卖出10万台车,就有1,600台存在自燃的高风险。
微宏在2008年开始聚焦电动汽车动力系统的研发时,便确立了“10分钟快充”、“长寿命”以及“不燃烧”的研发三要素,而这几个核心研发要素也是微宏面向城市交通电动化的清洁城市交通(CCT)战略的基础。如今,通过CCT战略的不断推行,“十分钟快充”与“长寿命”已经得到了我们客户的广泛认可,在全球6个国家、100多个城市有了超过10,000台套的应用。而此次发布的也正是微宏历时8年研发的不燃烧电池技术成果。
实现电解液不可燃,并保证快充与长寿命
研究表明,锂离子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放热量最多的是电解液,因此不燃烧电解液是保证电池不燃烧所要解决的最重要问题。然而,让电解液不燃烧已经有较高的技术难度,如何让电解液在不燃烧的同时,还能够保证电池的快充与长寿命特性,这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持续研究。在现场,我们看到了不燃烧电解液确实不会被点燃,而同时制成的电池也可以实现十分钟快充与超过10,000的超长循环寿命。
比普通隔膜耐温更高
在实现电解液不燃烧之后,高性能隔膜也是保证锂离子电池安全的重要保障。普通锂离子电池隔膜通常熔点较低,在130摄氏度左右便会收缩,从而导致电池的内部短路,发生热失控。作为有着30年实战经验的膜技术专家,微宏首席技术官李翔提出了耐高温隔膜的思路。与普通的PE隔膜相比,耐高温隔膜熔点更高,可以保证电池即便在300摄氏度的高温下也不会发生收缩,防范电池内部短路,从而避免热失控。
系统级别的被动防御-STL
在解决了锂离子电池内部的电解液以及隔膜的问题,相当于为不燃烧电池主动设立了防御措施。而从电池系统级别的安全而言,微宏也展示了采用浸没方式的STL智能热控流体技术所带来的安全优势。STL作为绝缘、阻燃、导热性能俱佳的材料,能够在电池组内部发生细微内短路的情况下,快速隔绝热失控点,同时利用液体降低热失控点的温度,最大程度地降低了电池组安全风险。作为一个被动防御的体系,STL除了安全以外,也能够均衡电池组内部温度差异、并利用外部循环实现更好的温度控制,同时即便电池组漏液,也能及时通过液体检测发现,安全更有保障。
不燃烧电解液与耐高温隔膜两个主动的防御措施,配合STL智能热控流体这一被动防御措施,最终实现了电池系统级别的不燃烧、高安全与高性能。发布会终现场展示的电芯点燃对于也非常直观的体现了不燃烧电池技术相对普通锂离子电池而言所带来的震撼效果。
新近两会指出,“新能源汽车”是“新经济”在工业领域一个标志性行业。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再次被提升到国家战略,当今限制新能源汽车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电池与充电。微宏倡导的基于10分钟快充、长寿命与不燃烧电池技术,结合清洁城市交通(CCT)战略,有望使新能源汽车真正驶上快车道。
关于微宏
微宏成立于2006年,近年来成长迅速,已成为全球快速充电、长寿命与高安全锂离子电池系统研发、设计以及生产的领导者。微宏着眼于解决当前电动汽车发展所面临的主要瓶颈,为实现电动汽车的规模化应用提供电动汽车动力系统解决方案。
关于微宏清洁城市交通战略
清洁城市交通(Clean City Transit,CCT)战略是微宏推进城市交通电动化的战略。CCT以实现城市交通电动化为目标,采用快充与长寿命电池系统,从快充纯电动城市公交开始,再到快充纯电动出租车,最终到快充纯电动乘用车,在不影响现有交通体系的运营模式的前提下,逐步实现整个城市交通体系的电动化,同时也能够依托快充纯电动城市公交以及快充纯电动出租车建立起城市中心第一级与第二级骨干充电网络,为纯电动乘用车的规模化应用提供充电基础。CCT战略是实现城市交通系统电动化的路线图,也是经济可行地建立城市充电设施网络的必要途径。
责编/小艾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