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热门关键词: 雷军乡村旅游留学生A股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城市商业 > 房产

中晶建材积极赋能绿建行业 海开控股多点业务星火燎原

时间:2023-07-07 17:58    来源:商务财经网  

  “双碳”目标下,城市美好与科技向善成为企业融入新经济发展阶段的最佳切入点,而能够将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提供丰富应用场景的企业,将在这场融合竞备赛中略胜一筹。对于“碳排放大户”建筑而言也一样,能够将绿色、低碳、生态科技成果转化为人民幸福与城市进步阶梯的企业,也将是行业中的佼佼者。

  6月19日,在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主办的“第十届美丽中国总论坛暨住房和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大会”上,中晶建材集团作为海开控股多元布局业务下的新型建材行业变革者与绿色空间实践者,受邀参加大会。海开控股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马光华率队助力中晶建材参展住博会,对中晶建材的未来场景应用及技术创新方向进行指导;中晶建材董事长翟辉则代表企业与众多优秀同行深度参与探讨“如何助力建筑业高质量转型发展”,并提供“中晶答案”。

  中晶建材隶属于海开控股多元发力业务板块下的八大处科技集团,是专业从事高端装配式绿色建材集采供应的高科技企业,其在住博会中一经亮相,便受到众多业内外人士的热切关注。能够成为“团宠”的中晶建材,是深耕绿色建材行业的优秀探路者,也是海开控股旗下多点板块葳蕤向上的一个切面。近年来,在海开控股领导班子审时度势的前瞻性布局下,企业顺势提出《海开控股三年发展战略规划(2022-2024》,促使其传统业务,以及科技、酒店、农林、商管等多点板块业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科技赋能绿色空间 探路行业高质转型

  公开数据显示,中国在建筑领域的碳排放总量占全国碳排放比重高达51.3%,居各行业之首。其中建筑材料生产阶段碳排放达34亿吨,约占全国碳排放量的28%;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达25亿吨,约占21%。因此在“双碳”目标下,建材行业加速转型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刻不容缓。

  在住博会上令人耳目一新的中晶建材,正是一家通过科技赋能创新引领建材行业转型绿色低碳的企业,其依托技术成果转化及全产业链结构创新发展,将自主研发作为战略重点,以中晶板系列为核心,研发出多种空间的解决方案。目前,中晶建材自主研发的产品和技术体系,通过变革传统建造方式实现建造环节的节能减排,并实现从原材料、生产工艺到成品,以及成品寿命结束后可再利用的绿色、健康、安全的全生命周期,提供从建筑部件生产到建筑设计建造内装的全产业链解决方案。并且,目前中晶建材已完成产品研发培育,生产出适用于绿色建筑的新型绿色无机建材,可满足公装、家装、市政建设等对于高品质绿色新型建材的需求,其产品和服务先后走进G20杭州峰会、中国尊、北京奥运会、西安世博园以及众多国际五星级酒店、甲级写字楼、高档住宅等超1000个中外大型工程。

  近年来,中晶建材在“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指导下,深入研发推出无机绿色板材,成立基板研发中心、涂装中心、图像中心和分析检测中心,积极开展与国际顶尖的图像瑞士D.D.S、涂装设备Cefla(赛福徕)以及世界化工巨头帝斯曼(DSM)集团之间的合作,共同发起成立联合实验室,并为研究院本部配置检测、检验及耐候性等一流的设备300余台套,标准实验台位100余台,为科技研发提供有力硬件保障。

  可以看到,中晶建材的创新进取,不仅提升了企业品牌影响力,也符合“双碳”目标下绿色建筑行业发展趋势,同时提高了建筑行业全产业链资源配置效率。“我们希望把全空间健康理念带到展会,希望我们的无机绿色板材能够应用到更多场景,为整个产业带来绿色、低碳和环保的变革。”翟辉表示。

  不仅如此,在4月14日由海淀区国资委主办、海开控股公司承办的中晶建材产品推介会上,中晶控股的产品也受到业内关注与肯定。这次推介会推动符合双碳标准和装配式装修体系的高品质无机绿色建材应用对接,为中晶建材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加快推进无机绿色建材产品落地,并将研发成果惠及至区内,实现资源共享、互利共赢。

  未来,中晶建材将继续秉承“推动绿色建材、绿色建筑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理念,充分挖掘绿色低碳科技创新潜力,持续推动高品质、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并以更高效、高质量的服务,打造升级更优质的产品体系,为行业创造更高价值。 多元业务协同发展 创新变革力争全优

  毋庸置疑,隶属于八大处控股旗下的中晶建材的锐意精进与精准突破,为行业做出不可小觑的可视化且可量化贡献,不过,这也只是海开控股近年来通过延伸核心能力与拓展多元化战略所取得的成效之一。当前的海开控股,正在依靠多个如中晶建材一样的多点业务载体来创新性地深化与强化自身主体协同、功能协同与资源协同的能力,以此更加稳健地应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不确定性,以及打开更高维度的竞争格局。

  2019年,海开控股定位于“卓越的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者和运营商”,2021年,进一步提出“一核”为根、“两翼”为干、“多点”为叶,各板块有机关联、协同发展的业务框架。具体来看,“一核”即核心业务,指政府任务,包括一级开发、环境整治、公共设施代建、城市更新等;“两翼”即主营业务与产业园业务,住宅及综合开发的主营业务包括商品住宅与保障房项目建设,产业园区开发运营则包括城市更新基金、产业基金、科技服务、物业管理等;“多点”即配套业务,指产业及城市配套,包括酒店、商管、农林等其他产业。

  其中,海开控股最重视且擅长的“一核”板块,在新冠疫情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为海淀区域的升级发挥重要作用。其不仅在疫情中实现了自身的稳健发展,同时还通过承建凤凰岭方舱、翠湖方舱两大重点工程建设运营,充分体现出国企的家国情怀与责任担当,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今年又进一步积极部署推动西三旗新都片区城市更新项目进展,提升城市空间品质,助力打造宜居宜业的智慧城市。

  与此同时,“两翼”也取得爆发式增长与突破。其中“一翼”住宅板块,先有2021年11月17日开盘短短15分钟便创下60亿元+成交额的海开·圆明天颂项目,打造北京流量红盘,为传统业务板块的强势回归打下前阵;后有今年入市即热销的壹品海开·栖海澐颂项目,以超过15亿元的销售额稳居4月海淀区新房销售第一,并雄踞全北京第三。截至2022年底,海开控股完成住宅及地产综合开发在建以及储备项目资源共计74.38万平方米,实现规模与质量高速双增长。这些成绩并非无迹可寻,经过40年积淀,海开控股深刻了解海淀区域发展与人居产品之间相楔而行的底层逻辑,进而持续打造高品质产品引爆市场。

  另“一翼”产业园区运营与开发也实现顶层规划到落地。在海淀区进入园区与城市融合、产城融合的深度转型期大背景下,海开控股积极推进产业园区开发运营项目深度投资拓展,主要投资方向为产业园区开发投资和经营性物业空间资产投资,比如作为国家“3个100”市重点工程的一部分的东升科技园二期海开园就是一个例子。海开控股先是成立海开高科,推动东升科技园二期L18和L25建设主体身份落地,同时组建中关村科学城城市更新“壹号基金”,解决资金难题。据了解,东升科技园二期海开园已经于2022年8月9日正式开工,进入如火如荼的建设,并于今年4月圆满完成钢结构首吊。与此同时,海开控股也正在积极加速推进翠湖国际等项目的落地。

  除中晶建材取得可喜成绩以及其隶属的八大处控股在2022年收入再创新高以外,其他多点业务板块同样紧紧围绕集团三年战略,从萌芽阶段进入有效协同发展周期:

  科技板块,刚刚成立两年的海开智慧,2022年全年收入取得可喜成绩,并首次迈向市场,承接集团体系外业务,在知识产权方面已针对海开智慧空间AIOT智能化平台、海开智慧工程监管服务平台、基于物联网的健康驿站智能化平台三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进行申请保护,目前已申请13项计算机软件著作权,并获多项殊荣;倍升互联公司近年来则稳步推进各业务板块的可持续增长,通过细分经营模式和领域,实施以企业、教育、分销业务为核心的多品牌、多元化发展策略。尤其在疫情期间,业务部门迅速调整行业拓展策略,应对市场变化,重新调整行业布局,重点聚焦高端制造业、新能源产业、外资等行业客户的拓展,不断挖掘高增长行业客户需求,拓宽销售渠道,增加盈利水平,2022年营业收入超额完成目标。

  农林板块,海开农林不断探索、尝试,确定经营思路,逐渐形成以小汤山苗木基地为基础,园林苗木销售和园林工程养护为主业,绿植租摆以及其他绿化相关产业为辅的发展模式,持续创收,助力集团业绩。未来,海开农林还将积极加强企业市场化资质,加入相关行业协会,以更广泛全面拓展业务,使得整体营收更上一层楼。

  酒店板块,各酒店项目公司积极应对,在经营创收、管理创利、服务创优、平安创稳等方面不断创新,实现稳步发展。其中,海开缤悦酒店聚焦国企担当、优化经营模式、拓展发展渠道,近年来一直超额完成目标。此外,凤凰山庄健康驿站、上地智选假日酒店等都不仅在疫情中实现自身的稳健发展,同时还通过承建方舱、发放物资、个性化送餐等多种服务共抗疫情,体现国企担当。2022年,酒店板块超额完成目标,再创新高。

  基于对海开控股良好发展态势的肯定与看好,资本市场也对其表现出较强预期。今年3月,海开控股首次亮相直融市场,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23海开01”,发行规模11.5亿元,票面利率4.65%,发行期限2+1年,认购倍数达1.53,边际倍数达1.68。

  星星之火,呈燎原之势。可以看到,海开控股要做的不是某个领域的特长生,而是建立在核心能力与延伸能力基础上的多元领域全优生,这将更考验这家企业的定力与张弛力,也为其未来更大蓝图的布局与竞争力进阶留下无限想象力。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商业,创新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