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人物

反思雷军:没必要神化,也没必要妖魔化

时间:2018-05-07 17:58    来源:砍柴网  

   

      这篇稿子前天就想写了,昨天有事,直到今天才整出来。

  小米上市给媒体、给雷军朋友圈带来巨大期待和震撼,港交所甚至史无前例地为它修改规则(阿里都未曾受到这样的待遇)。再有就是小米市值很有可能超过百度,BAT变身ATM,这都是噱头。

  从任何一个角度看,雷军和小米都取得了巨大成功:过了40岁才创业,抗战八年,修成正果,之前好像只有柳传志和任正非做到过,也不失为一次“古典成功”。

  小米走到今天,应该是打了很多人的脸,当然也包括我。2011年第一代小米手机在798发布时,我也在现场。整场发布会下来,我心中有一个疑问:如果传统手机巨头也这么玩,小米还玩得起么?

  我所指的传统巨头,还是诺基亚、LG、联想、中兴。今天来看,我当时的判断既有对的一面,也有错的一面:我指的那些巨头,真玩不过小米;而后来能够和小米一起玩的,确实是华为、步步高(OV)这些老炮厂商。

  但在小米最初的三年,确实是谁也挡不住。2012年是小米手机第一个完整的销售年,卖了100亿。我当时还采写了一篇封面故事(见下图),其中写道:

  以进军3G手机市场为起点,华为和酷派手机销售收入达到百亿花了6年时间;京东商城销售额过百亿,同样用了6年;百度达到这个量级则用了10年时间。

  雷神的称谓,最早来源于2012年的这篇报道

      雷神的称谓,最早来源于2012年的这篇报道

  1年100亿,雷军封神。这与今天8年做到估值1000亿美金所享受的荣耀何其相似。但我想说的是,对于雷军和小米既没必要妖魔化,更没必要神化。

  先说为什么没必要神化。

  1、小米再成功,到目前为止也是模式创新,并没有走出中国互联网(科技)公司过去20年的基本范式。20前从BAT诞生,到今天TMD崛起,中国几乎所有新经济领域的公司,都是从模式创新作为起点并在险恶的竞争环境下不断强化自身模式的稀缺性。即使当下最具科技含量的人工智能领域,我们最大的优势依然是巨大网民体量带来的数据规模效应。

  小米手机就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最成功的copy to china模式,后来形成的生态链、新零售,都是用模式创新强化模式稀缺性的典型做法。2015、2016年小米被三星等上游爸爸按在地上摩擦,本质上与今天中兴面临的问题是一样的,套用董小姐的话说:你并不掌握核心科技。

  雷军走到今天,是他前40年人生精华的一次大释放。我们总在讲中国模式的核心竞争力是“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小米的成功,是顶层精英能够“集中资源办大事”的一个特殊案例,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并不具有复制性。

  2、身价只具有社会意义,市值才能获得江湖地位。将近40%的持股比例,可能会让雷军成为继丁磊之后第二位公司市值没有成为中国老大但却登顶首富的企业家。乔布斯没有成为过美国首富、小扎没有成为过美国首富、谷歌那哥俩也没有成为过美国首富,但这并代表他们的公司不是最顶级。

  盖茨成为过美国首富、贝佐斯成为过美国首富、马云成为过中国首富、马化腾成为过中国首富,不仅是因为他们公司市值做到过领先,而且更因为他们持股都很少。说白了,这种首富的含金量更高。

  雷军是个有野望的人,我觉得他更在意的也是小米的市值,而不是自己的身价。如果公司市值迟迟没有成为No.1,雷军却做了首富,对他来讲可能反倒是一种煎熬。另外,首富在中国也是高危职业,聪明如雷军,不会不懂。

  3、凡是雷军说的,不一定是对的;大部分对的,也仅仅适用于小米。比如创业找人。我曾问过一位成功的草根创业者,如何看待雷军说的“创始人要花90%的时间去找人”这个观点,这位创业者说,如果我们按照雷总的话去做,黄花菜都凉了。“不是所有创业者都像他那样高大上,有钱有资源有资格去天天找人谈心,撸起袖子先干才是正道啊!”

  创业本身就没什么灵丹妙药,有些话从雷军嘴里说出来对,从屌丝嘴里说出也对。真理永远是局部的。

  再来说说为什么没必要妖魔化雷军。对雷军和小米的妖魔化其实一直都有,甚至在创立小米之前就有。这里面既有竞争的明暗规则,也有江湖恩怨,还有就是吃瓜群众的酸葡萄情结。

  1、开着飞机换发动机,雷军做到了。之前我问一位与雷军相知的创业者,如何看待小米走出泥潭。他说了这么一句话:把这个事比喻成开着飞机换发动机,可以看出内心还是挺骄傲的。

  但这个事确实值得雷军傲娇。小米最初的7个联合创始人,除了雷军之外,其他人都是大公司高管出身,履历极为光鲜,但几乎没人创过业,也就没有经历过从0到1的阶段。这种组合顺风的时候没问题,一旦风口转向出现大逆风,就会经受考验。而且九龙治水的结果只能是发大水、只能是政令出不了五彩城。

  后来随着王川的加入,小米的高管团队中陆续出现一批创业者,雷军才不再那么孤独,也最终稳住局面。

  2、有所为,有所不为,是雷军的命数。他一直讲顺势而为,其实最难的是逆势而为。从2015到2016年,飞机要掉下去了、天要塌下来了,去参加一个股东的CEO大会,雷军在台上演讲,LP在台下指着雷军的鼻子问:我们的钱是不是都要赔掉了?

  搞钱一直是雷军的强项,这也是他从马云那里学到的最重要一课。但哪些钱该拿、哪些钱不该拿,就不是一个简单的数学问题了。那两年雷军和小米经历的险境,可能要等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才会真相大白。

  3、小米也许会很不一样。从最早学苹果、到后来学Costco 、再到学无印良品,每个阶段的小米都都对标,但现在来看,又谁都不是。就像大多数成功的中国互联网公司一样,小米也正在经历从“中美混血儿”到说一口纯正京片子的过程。华为、OV如果只是跟小米纠缠于手机之争,将来很难有胜算。

  最后还是想说一句话,不管怎样,现在小米和雷军都没有傲娇的资本。1000亿美金的市值,是苹果在2007年体量;巧合的是,中国去年的GDP总量,大体也相当于美国2007年GDP总量(约13万亿美金)。雷军用8年走完了苹果前30年的历程,剩下的十年差距,才是最接近核心竞争力的十年。但中国与美国只有十年差距?  来源:接招(ID:itakethat) 作者:方浩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雷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