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1-12 17:27 来源:商务财经网
我之所以对孙剑的山水画抱以赞赏的态度,是因为他的创作是在自己的土地上寻找。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他表现的内容,是他家乡的土地,二是他的笔墨个性,“我之为我,自有我在”,是自己的笔墨。作为陇山人的孙剑对脚下那厚沃苍茫的陇山渭水,有着深深的眷念,他倾听着这世代酣睡的土地深处沉重的喘息声,呼吸着这举目无尽的陇原山水发散的莽然之气,他关注的是这片皇天后土的地气而非天籁。
陇山位于祖国的西北部甘肃省境内,东望秦川,西接河西走廊,是渭水之源,羲皇故里。陇山的真实感觉,第一是“苍茫”,第二是“壮伟”。苍茫里隐含着荒寒,壮伟中显露出苍凉,它不像南方山水那样平淡天真、轻烟淡峦、林木葳蕤,而是繁茂与贫瘠并存、苍厚与干涸共生,构成了陇原山水造型和结构质朴、浑厚、粗犷的独特地域特征。生于斯、长于斯的孙剑就扎根在这片土地上,就像恋母情结那样,他迷恋陇原陇山陇川陇水的沟壑疏林、山野莽草、田园农舍,一种强烈表现古塬山川的欲望,自打涉足山水画之初就开始燃烧,尔后多次赴京城的问学求师则为他添加了干柴。正是在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的几度深造,使他日益理解笔墨韵律,造就了他具有以书法为根基的丰厚传统学养和高强的写实能力,更坚定了他以博奇雄浑、苍凉悲壮为基调的陇原山水的探索开拓新境界的决心。
这一决心源自于他走进传统的研究与思考。从五代的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到宋代的李成、范宽、马远、夏圭,无不以自然为师创造出各自的山水样式,形成了太行风光、江南山水等画派,而以明确的绘画语言标炳史册。近现代有成就的画家也是如此,如李可染以太行山水名世,石鲁以陕北高原著称,白雪石以漓江景色闻名,于志学以冰雪山水享誉,周尊圣以红色天山拔萃。抚今思古,他得到的启示之一是,山水画必须以自然为师,谁以自然为师,谁就可能有出路,这是千百年来的中国山水画史告诉我们的真理。启示之二,是山水画的个性生成不能离开某些特定地域的审美特征,重要的必须使用自己创造出来的笔墨语言与自然对话,而不能一味地使用别人的语言。这就是作为一个当代山水画家所要解决的难题所在。
只要追踪孙剑的艺术创作轨迹,我们就不难发现,这位多年致力于山水画创作的画家,面对上述难题的解题方案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是寻找自己的土地。20世纪五六十年代李可染、张仃、傅抱石、钱松#、赵望云、石鲁、关山月、黎雄才等的旅行写生或对于身边地域的描绘,已拓展了中国画审美客体的表现范围,也成就了他们的艺术个性和高度。他们的创作道路给孙剑这一代人的影响是挥之不去的。然而,孙剑在思忖中发现,他根生土长的西北陇原山水却是他们尚未涉足的领域,也是古人尚未思考过的空间。仿佛是上天的眷顾,为孙剑有意留下这片净土,期待他去开发,去繁茂。这种出自本性也出于思考的关注,使他眼前有了路,这条路非常清晰,那就是“陇原山水”的创造,也是他儿时的梦想。
第二是寻找自己的语言。清人笪重光在《画筌》中云:“从来笔墨之探奇,必系山川之写照。”又说“景不嫌奇,务求境实”,否则的话,“易失山水之真容”,一味笔墨贪奇,“多造林邱之恶境”。遵循先贤古训,孙剑笔下的山水,都是出门可见的家乡景象,必系陇原山水之写照。他以质朴的对景写生作为基本的创作方式,不求奇险,务求境实,意在得山水之真容。就整体而言,他师范宽善用繁复茂密的线皴交织出浑厚雄强的大块文章,画面有扑面而来的逼人气势;就局部而言,他又从宋以后的元人和明清那里,得到笔墨的表现力和丰富性的加强。王蒙、沈周的繁复之笔、缜密之体对他的影响尤深。可以说,面对陇原山水独特的地貌特征,孙剑融合了宋元明清诸家优长于笔端,从宋人得其丘壑,从元人得其笔墨,从黄公望得其苍,从吴镇得其润,从倪云林得其逸,从龚贤得其厚,从石涛得其变,变斧劈皴整笔为碎笔,变披麻皴直笔为曲笔,变解索皴为牛毛皴,变浑圆之点为破笔之点,变浓淡之点为焦渴之点。孙剑的山水画因其所载“内容”过大,故而多宏敞气局,博奇景象,笔法丰富,措景复杂,苍莽郁结,深厚昂藏,一派吞吐大荒的浑然之气氤氲纸上。
仔细阅读孙剑的山水画,我们可以看到,经过现代艺术思潮的洗礼,当代的中国画家不可能再回到古人那种“独钓寒江雪”的出世之境,他们更多的是从中国艺术的传统出发,从图貌山川、反映现实生活出发,走向探索中国画笔墨语言现代性的求新图变。
孙剑画中的现代性是以一种丰富性来体现的。他的陇原山水以精勾细皴、密点淡染为主要画法,但又不是“密体”山水那种严谨不苟的工笔画法,也不是“疏体”山水那种“逸笔草草”的大笔头写意方式,而是介于“密体”和“疏体”之间的高度重视用笔用墨的小写意语言,以水墨为基调,略施赭色淡彩,画的都是家乡景观。那密集有力而灵动的线皴,粗细兼有;那立其阴阳而丰厚的墨色,浓淡皆备;那有燥有润的大点小点,层次分明。鲜活的山林气、自由的书写性与秀润苍茫的笔意,造成了画面的朴拙感、苍浑感、沉厚感,其行笔之沉、之涩、之雄,其运墨之苍、之润、之厚,其造境之真、之趣、之深,无不导源于陇原山水写生的强烈印象,无不得益于他积笔墨之大成的学而能化,无不强化了他得之于渭北、陇南、天水和陇原各地的真切感受。
看他的《陇山风物》《陇山泉声带雨秋》《塬上秋歌》《陇山春霭》《陇山早春》等竖幅大创作,都是震撼人心的大场景、满构图的精品力作,有很强的叙述性。布境错综繁富、层层交叠、物物累积;笔墨则气厚思沉,在迫塞满密中见天地宽广,在浑厚华滋中见虚灵壮阔,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他的《陇山云雨图》《陇山岚光轻锁翠》《陇谷腾云》《陇林晓光》《浮云游子意》《日暮陇山深》等横幅或长卷作品中,又是一种清逸淡远的辽阔气象。所展示的图景已把传统的“三远法”,发展为“清远”、“幽远”、“阔远”,给人一种清新之美、跌宕之美、静穆之美。那老辣苍寒的山冈,那杂树纷呈的荒塬,那地老天荒的陇原大地,由衷地表现了画家对生存环境的关注,表现了人们与自然相互依存又主宰山河大地的丰富精神。
如果说,孙剑的竖幅或横幅的大创作的小写意画法偏向于“密体”多一些,那么,他的斗方小品则更多倾向于“疏体”。我尤其欣赏他画的《陇原山水册页》(12帧),画幅不大,笔精墨妙,却把陇山早春、初夏、晚秋、暮色、晓光、疏林、丘壑、瀑水表现得法备气至,心手双畅。用笔极松动自然,皴擦点写率性之至,已进入无碍之境。这种笔墨表现上的自由王国状态,应是孙剑多年纯功历练的结果。
孙剑的陇原山水虽然图绘山川、心在家乡,其本意仍是想摆脱都市文化的异化和现实生活的羁绊,寻找精神依归的家园。进入返璞归真的自然之境,使他作品多是沉思之后的激情喷发,人生感受融汇为勃勃生机,以画为寄,以画为乐,个性气质随笔势墨韵自然流出。这是主观性的抒情表现和写实性的笔墨表意的化合,这是对中国传统文人画的再发现,也是对缺少提炼、自然主义的对景写生的反拨,但同时也孕育了脱离实景的公式化、大而空的倾向。
孙剑的实践和经验表明,只有紧紧抓住贴近生活、实境写生这一基本点,通过写生,才能与大自然共呼吸;了解其形神气象、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以活跃的现代精神推陈出新。他的画中有生活,有激情,有思考,既有成熟精到的笔墨魅力,又有新形式的探索、新语言的寻找、新境界的开辟;可以说,孙剑是一位实力型的地域风格探索型的画家,他的前途不可限量。
在今天,山水画除了传统的“以形媚道”的功能,它对于我们以艺术的方式返观人生,畅神抒情,寻找现代人的心灵泊息地,显得更为迫切和重要。山水画在今天的意义,一方面使人通过自然直抒胸臆,超脱现实的苦闷与纠缠;另一方面也激励着人们在新的山水画中体现现代生活,感受现代人更为细腻复杂的情绪感受,从而以更为开阔的胸怀去拥抱生活,振奋生存的勇气与魄力。孙剑雄踞西北陇原,践行着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脚步清晰可见。“他能做他之所想,主要由于他只想做他之所能”(贡布里希语)。他的目标就是立足传统,面向西北,在前辈和侪辈之外开疆拓土,打造自成一格的陇原山水画风,刷新当代山水画的面貌。多年来,他已与陇原山川结下了不解之缘,且卓有成就,并从中获得了创造的愉快。他将继续用那饱含深情的笔墨,情寄陇原,心系陇地,开宗立派,独领风骚,此生无悔。稿件投稿来源:贾德江/文
孙剑个人简历:
孙剑 法名真晨居士,号陇山人、陇山堂主。现为中国艺术家生态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山水画研究院副院长、甘肃省美术家协会理事、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浙江万里学院客座教授、中央电视台《大国廉政百部微电影》艺术顾问、西藏自治区文化艺术研究院院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毕业于西南大学中文系,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北京画院高研班、中国国家画院首届高级研修班。主攻山水,精于花鸟,偶作人物。长期致力于陇原山水的研究和实践,多幅以陇原山水为载体的创作作品在全国美术大展中多次获得奖项。
《人民日报》《中国文化报》《美术》《美术观察》《荣宝斋》等多家报刊对其多次进行报道介绍。多幅作品被国家博物馆、中国美术馆、中国美协、中央办公厅、中南海和毛主席纪念堂、首都国际机场航站楼、上海世博会及艺术院校等多家机构陈列收藏。曾在国内外多次举办个展及联展。
出版有《孙剑画集》《当代实力派画家——孙剑精品集》《国画家——孙剑专辑》《孙剑——陇原山水雅集》等多部专集并发表论文多篇。
责任编辑/李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