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1-13 20:11 来源:郑州日报(郑州)
本报记者 秦 华 文/图
在追求生活质量、注重艺术品位的今天,书画艺术品已成为办公、酒店等公共环境不可缺少的文化符号。作为中国书画的一种传承形式,一些古画及名家作品的摹本也越来越多地进入大众的视野。那么何谓摹本?摹本的价值体现在哪里?记者近日走进普藏文化进行了采访。
摹本传承书画文化
普藏文化已经举办了近百期的“画理话外”活动,每期活动都会有专业的读画师带大家品读名画摹本。近一期的活动,读画师带大家欣赏了北宋画家王希孟创作的《千里江山图》摹本。记者在现场看到,虽非原作,然而这幅10余米长的《千里江山图》摹本走笔非常细致,睹之让人有种惊艳感觉,廊亭里的人只有绿豆般大小,却能让观者从人物的动作等细节猜测出人物在做什么;树上的一枝一叶、水面上的船和水鸟,都那样栩栩如生、活灵活现。
什么是摹本?百度百科显示,摹本指书画艺术品的复仿欣赏品或原真性继承品。普藏文化掌门人、国家一级美术师陈稳绩介绍说,“帛寿八百,纸寿千年”,中国古代绘画的学习和流传,主要是靠临摹,许多珍贵书画出现了临摹本,例如顾恺之《洛神赋图》、梁元帝《职贡图》、杨子华《北齐校书图》、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张萱《虢国夫人游春图》等著名的书画作品,它们多已暂时被专家们认定为唐、宋时期的摹本。
陈稳绩介绍,摹本不同于赝品,赝品通常不标明自身真正身份,试图以假代真,堂而皇之参与艺术品真迹市场活动,大大搅乱了艺术品市场的合理秩序,而摹本则明确标示摹本身份,最大限度地保护了古书画原真性、原气质,有利于推动书画市场向良性方向发展,对于书画艺术传承、文化发展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唐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论画体工用拓写》中指出,书画珍品得以保存,经典技艺之形得以再现,大都依托摹本技术而传载。在原作已经无存的情况下,这些摹本为保存古代书画作品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为我们今天研究古代书画提供了珍贵的文化媒介。
最大限度接近原作
据普藏文化总经理苗怀文介绍,传统古书画摹本制作本靠手工摹写、摹绘,随着科技的进步,自唐代咸通九年有了木版水印技术,应用于书籍印画、雕版画类、年画等,直至明代开始涉及文物书画的摹本复制用途或造假代真的用途,直到今日仍是书画复制技术的重要技术手段,后来因为有了照相机便有了珂罗版技术,照相复制、数码技术复制等技术。
在陈稳绩看来,摹本需要在艺术价值上最大限度接近于原作,它不仅仅是继承作者的高超技艺,更需要传达出作者的“精气神”,“我始终认为,摹本要仿的核心是看不见的东西,是作者的元气和作品的味道。”
然而,令陈稳绩痛心的是,受市场的影响,大多数摩本使用的介质是添加了化学成分、印刷快捷的涂层宣纸,“大多数人都不清楚纸张对于画作的影响。不同于外国油画的油彩与纸张之间只是起到粘连作用,中国画的着墨与纸张起到的是微妙的化学反应,如果纸张没有选好,对于原作的临摹效果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变了味道。涂层宣纸的使用可以说大大背离了传统。”
尊重传统普及艺术
陈稳绩介绍,当下摹本分为收藏级和欣赏级两种,欣赏级摹本采用的是涂层宣纸,制作相对简单,对原作进行真实的色彩还原即可。而普藏文化主攻的收藏级摹本则最大限度地尊重传统,它采用的是与原作相同或极为相近的纸张,制作也复杂得多,从原作图像采集、原作介质分析和选择,到色彩校准、调色,再到书画摹残、摹刻制印,完成一幅收藏级摹本需要近十个步骤,每一步都尽量与原作贴近。
“此外,做收藏级摹本,对临摹者的素养也有相当高的要求,他们需具备敏锐的感受力、丰富的经验、娴熟的技巧,同时在书画创作、鉴赏方面的功力必须深厚。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来,做摹本是个细致活,要有极强的耐心,最忌急于求成。”陈稳绩说,普藏文化多年来在各个细节上都努力尊重传统、努力还原书画名作的“精气神”。
苗怀文表示,也许摹本对于很多人来说还有些陌生,但她希望,通过常年举办的“画理话外”活动、通过精心制作的一幅幅几可乱真的摹本,能有更多人感受到古书画、名书画的神韵,能为普及书画艺术添砖加瓦。(原标题:临摹出书画名作“精气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