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29 16:24 来源:慧聪房产网
在当代画坛中宋唐可能是为数不多的践行弘扬传统国画艺术的书画家了,在物欲横流的今天,许多画家几十年的辛苦绘画有了回报,以致于忘记了最初学习绘画的那种愉快的心情。
而宋唐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一直保持着初心,不被外界所迷惑。幼年时打下绘画基础,后来师承当代大师学习绘画,并遍访名山大川,走最远的路,欣赏最美的风景,并用自己手中的笔记录下来,将那美丽的自然风光变成了一幅幅可以永久留存的山水画作品。在实践之路上不仅走了更多,也提升了更多。
成名的宋唐并没有沉陷在过去的成绩和新的物质生活中,而是积极进取,多次参加国内外的书画比赛和书画展,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得到肯定后的宋唐又开始了新的沉淀自我,一方面继续学习提高国画山水绘画技艺,另一方面创办书画学校,弘扬传统的国画山水艺术,成为一个践行者。
那么这样一位不忘初心的当代国画山水名家,他的书画作品如何呢?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近距离的感受一下宋唐书画作品中的艺术之美!
宋唐山水画鉴赏一:
宋唐斗方装饰画迎客松小品《黄山颂》(作品来源:易从网)
宋唐曾经多次到黄山写生,对黄山的景色非常的熟悉,而这幅斗方的《黄山颂》正是他对黄山的热爱和赞美。这幅画虽然尺寸小一些,但是展现的景色却非常的丰满,画的正中间死活一课古朴而弯曲的松树,松树不高但是笔直,给人顶天立地的感觉,枝繁叶茂生机勃勃。
其他部分则是山峰云海的景色,山峰用青色描绘,笔直陡峭直冲云霄,感受黄山的山峰之险;而山峰之间的云海浩瀚无边,而且描绘的虚实有间隔,展现了云海的动态之美。而古松、险峰、云海,构成了黄山亮丽风景的特点,淡雅别致艺术品味高。
宋唐山水画鉴赏二:
宋唐六尺横幅国画长城山水画作品《长城雄风》(作品来源:易从网)
提起中国外国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长城、孔子,长城已经不仅仅是全球华人的骄傲,更是作为一种文化力量展现的中国的面貌。而古往今来有许多描绘长城的山水画作品,展现了这一劳动人民的伟大成就。
宋唐的这幅《长城雄风》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金色长城雄伟壮阔的山河景色,山脉连绵万里雄伟壮阔,山间植被茂盛,一片青绿色彩,而云雾在山间流动,展现了朦胧的意境之美;金色长城横卧在山间,随着山势越来越高,展现了巨龙腾飞的壮阔画面,长城描绘细致,近处长城的砖石、烽火台、阶梯等景色描绘细腻,展现了宋唐细腻而精湛的绘画技艺。
宋唐山水画鉴赏三:
旭日东升迎百福宋唐八尺横幅山水画《旭日东升》(作品来源:易从网)
在练习书法的时候许多人会说人如其字,写字方正而有力度的人也一定是正直严谨的人,殊不知绘画也是同样如此,胸中有山河的人描绘的山水画作品也一定是大气而豪放的。
宋唐的这幅山水画描绘的场景开阔而大气,山峰雄伟壮阔气势惊人,山上用青绿色彩描绘富有质感,同时一川瀑布流下,水的动态美感十足。远方的山峰被云雾所笼罩,展现了悠扬深远的意境。
近处的水潭简单勾勒有层层的波纹展现,而水潭左边的山丘上植被茂盛,各种色彩的植物都有,青色的、绿色的、粉红色的等等展现了色彩之美,使得远处观赏这幅画时意境悠扬景色优美,十分的经典。
宋唐山水画鉴赏四:
宋唐最新力作山水画《富山居图》(作品来源:易从网)
这是一幅写意山水画作品,描绘的是日出时祖国山河的美丽景色,山峰青翠,上面间或有植被点缀,展现了雄伟壮阔的姿态,同时远方的山脉描绘悠扬,云雾弥漫多,展现了幽深的已经,而近处的山脉高耸入云,山上植被茂盛,上面长满了青色红色的植被生机勃勃。
山脚下景色众多,房屋、登山路展现了隐士高洁的生活,河流清澈明净十分的静谧,水的柔美一览无余,远方红日东升云霞满天,美丽而有色彩的风景让人心旷神怡。这幅山水画描绘的正是文人雅士渴望居住的地方,每天都能欣赏到美丽的自然风光,食日月精华,饮朝露,悠然而自得。
宋唐山水画鉴赏五:
黄山国画迎客松宋唐六尺山水画作品《迎客松》(作品来源:易从网)
宋唐多次上黄山写生,对黄山的景色已经了然于心中,所以这幅黄山《迎客松》才能描绘的如此传神。画中的松树青翠古朴笔直挺立展现了顽强不屈的精神,虽然生长在山顶缺少养分,但是它依然吸收阳光雨水奋力成长,而且青翠碧绿,枝繁叶茂,寓意十分的美好。
画中的山峰远近不同特点也不同,近处的山峰陡峭而描绘全面细致,褶皱、植被描绘细腻;而远处的山峰则是被云雾所遮掩,山顶映成红色和祥云红日相映照,展现了别样的美感。云海浩瀚而洁白,勾勒出了许多波纹的形状,云海如同水一般不断的流动,动态美感十足。
通过对这五幅画的欣赏不仅能够观看美丽的山水画作品,也可以对宋唐的山水画技艺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你逐渐认识这是怎样优秀的国画名家。
如果有想要购买宋唐山水画的朋友可以到易从网浏览,易从网是画家宋唐指定的唯一授权官网,这里所有宋唐的山水画都是他亲笔手绘的作品,还有宋唐与其作品的合影证明,您可以放心购买。同时如果没有您特别喜欢的构图,您也可以联系客服指定构图定制一幅山水画,由宋唐老师来完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