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11-05 22:12 来源:网易
11月5日,“2017中国私募基金峰会”在北京国贸大酒店顺利举行。此次峰会由首钢基金智投汇、人民创投、鲸准、母基金研究中心、领投会投资人中心联合主办。在“2017中国私募基金峰会——市场化母基金论坛”上。针对“中国市场化母基金快速发展要素有哪些?”这一行业问题展开讨论。
参与本次圆桌论坛的大咖嘉宾有宜信财富管理合伙人廖俊霞、盛景嘉成创始合伙人刘昊飞、首钢基金董事总经理游文丽、HarbourVest董事总经理兼中国区负责人单丽红、金晟资产总经理李晔、熠美投资合伙人胡焕瑞、论坛前无发言。主持人:小村资本董事长冯华伟。
(温馨提示:本文为速记初审稿,保证现场嘉宾原意,未经删节,或存纰漏,敬请谅解)
以下为发言实录:
(主持人)冯华伟:感谢主持人,我是小村资本的冯华伟,我今天来主持这场“市场化母基金的论坛”专场,很有感触,在上一场的论坛,因为都是政府引导基金,他们其实一直在讲一个关键词,政府引导基金在讲一个关键词是什么?是市场化。我反而觉得我们市场化母基金反而应该聊聊政府,但也很好,因为今天组委会也给我们准备了一些话题,我想我们就放开一点。胡总!
首先我想请各位嘉宾花一两句来介绍一下自己所在的公司和所做的事情,先从胡总开始。
胡焕瑞:大家好!我叫胡焕瑞,来自熠美投资,简单介绍一下熠美投资。熠美是全球的母基金管理公司,我们起源于欧洲和美国海外,我们在海外运作了近三十年。主要的客户有一些大的机构客户,有基金会还有保险公司,主要以这些客户为主。这么多年来我们主要还是参与在VC、PE的并购资产当中的业务,当然我们也会对一些具体的好的直投项目进行跟投。在中国的投资起源于是2000年,2012年的时候,2012年底管理了第一支人民币的基金,当时也是管理政府的人民基金。基本上起源于海外回到中国来,在中国的市场上既管政府领导基金,同时又管社会上的资本,基本上是纯市场化的管理机构。
(主持人)冯华伟:好,有请李总。
李晔:大家下午好!我是李晔,来自于金晟资产,金晟资产成立于2011年,是咱们国内第一批专注于母基金投资管理市场化的民营机构,目前也是管理规模最大的母基金管理机构之一。我们的管理团队或者创始团队背景都是从国内国外大机构出身,覆盖的领域比较全面,从投资到投行到法务甚至到学术方面都囊括了。目前,不管是投资策略、投资范围等都投资还是市场化的。
(主持人)冯华伟:单总。
单丽红:大家好!我姓单,我是HarbourVest,我是负责中国的业务。HarbourVest是全球独立机构专注于PE行业投资的平台,我们是1982年成立总部在波士顿,从1996年开始投资于亚洲在香港,2012年来HarbourVest在北京设立机构,我们的目标也是一个“全球化+本土化”,我们投资主要是在PE行业,包括PE全球母基金,还有P2级市场投资,还有在共投、直投上,在各个领域也是全球领先的一位。
(主持人)冯华伟:好,游总。
游总:我叫游文丽,我来自于首钢基金,首钢基金是从2015年,准确地说是从2014年年底开始做母基金的,我们其实在整个配置里面母基金是其中比较小的一部分,更多的是在产业并购领域,是我们现在正关注的方向。母基金角度来讲是跟市场上优秀的母基金管理人合作,通过他们来共同开展新的前瞻性的业务领域,谢谢!
(主持人)冯华伟:刘总。
刘昊飞:我是盛景嘉成不基金的创始合伙人刘昊飞,盛景嘉成母基金实际上创建在2014年,但是他的兄弟单位叫盛景网联创建在2007年,也是基于整个盛景创新服务平台我们所做的叫做企业家的概念,背后的出资人2/3都是来自中国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所以代表的是产业资本。另外的1/3也是比较市场化的一些地方政府机构,大概是这样的1/3。另外一端在资产端,实际上我们也是进行全部配置,在中国投了大概有40多个GP,我们认为应该是历史最悠久,而且持续业绩非常优秀的这样一批机构化能力很强的GP。同时在以色列和美国也是按照这样的思路策略在进行配置,在沙丘路上大概投了将近十来家美国最顶尖的VC,我们也是代表中国产业的VC,很多的投资是唯一来自中国的出资人,这是我们盛景母基金的简单情况。
(主持人)冯华伟:廖总。
廖俊霞:大家好,我是宜信财富的廖俊霞,我们的母基金主要还是依托与宜信财富整个大的管理平台,为我们的高净值和超高净值的客户提供私募解决方案的投资解决方案。我们从2014年到现在在国内外也是投资了70多家基金,总共间接是覆盖了1000多个高成长的企业,未来也希望和我们的同行再多多合作。
(主持人)冯华伟:好,谢谢廖总,谢谢各位。市场化母基金从本质上来说,它在中国母基金行业里跟这些最早的一批政府引导基金一起,算是这个行业最早的推动者,也比较积极、比较活跃。当然从我自身的体会来看,因为小村也有一部分是母基金业务,跟游总有点类似,我们现在花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做并购的事情。但母基金仍然是我们非常看重的一个抓手,因为我觉得这是一个连接产业和资金端的一个连接器,是老钱找新出口或者是产业来转型找新方法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抓手。
我想请各位聊一下怎么来界定,因为市场化,我们肯定是有区分于非市场化的,怎么来界定市场化母基金的市场化要素,我想把第一个话题抛给李总跟刘昊飞总,李总先来。
李晔:好的,谢谢。我想我个人的想法,母基金市场化因素可以在三点上:
第一点,母基金投资人本身的战略目标要市场化,因为投资管理还是金融服务服务的还是客户和投资人的战略意向,投资人的战略布局意图上如果说完全市场的话,我理解简单地说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最优化或者最大化,这是一个最大的维度。以金晟资产为例,我们投资者里面包括国内中流砥柱的金融机构或者产业资本,他们并不是不讲政治、不讲产业,整体的升级、转型,而是我可能觉得他们的理解是接受主流的经济学理论,觉得让市场看不见的手来推动,就是在它本身逐利的行为中,其实给咱们经济社会创造了巨大的效益。
第二点,我觉得市场化的承接第一点,就是在母基金投资管理过程中不要太多的限制,包括地域上的限制、结论上的限制,还有一些其他的限制。这一点并不是说引导基金就不对,他们承担当地地方的一些重任其实是完全正确的。但是还是从经济学理论来说,如果你人为的把你机会的圈子缩小的话,必然在投资上、业绩上、同等权益下会增加了限制。
第三点,我觉得是管理机构的市场化。管理机构市场化体现在机制的市场化、理念的市场化、团队市场化带来的专业化的水平。这一点上,我觉得可能大家都会比较赞同,我个人先谈这几点。
(主持人)冯华伟:谢谢李总,刘昊飞总您来。
刘昊飞:好,市场化的说法挺有意思的。从来在这之前没有意识到我们是市场化,因为从来没有定义过,我们开始做这事的时候没有定义过自己是市场化,我觉得市场化可能是有一个相对的概念,政府引导基金我们叫市场化。开始做的时候,可以简单地定义一下就是我们没有任何约束,你做决策是出于对你客户、对你出资人,他的诉求深刻的恩研究和理解,基于客户痛点之上去做你的产品。母基金是我们的产品,我们面向LP定义的是产品,我们做重要的投资决策,最后把它交付给我们的出资人,但是实际上他的认购只是交付的开始,我跟他走过十年的时间,因为我们投海外的基金基本上是十年加两年再加两年,14年,14年之前不光是钱的问题,大家知道股权投资这事是认知的过程和认知升级的过程,如果没有认识到不要做股权,当然很痛苦。如果你是投的好不求快速回报,但是我要跟时间做朋友,那么高质量的股权投资是最优质的选择,没有之一。从历史上只要你看足够长的时间,往前看20年、50年、100年一定是这个结论,就是你看的周期越长,越能够支持现在决策的,所以这是我们考虑的一个出发点。
再有一点,事实上,在做母基金之前我们大概做了10年的VC,所以对整个中国风投行业有着非常刻骨铭心的体验、经历,经历了三个周期,经历过高点,经历过大家疯狂,经历过各个投资机构哄抬物价。在2003年的时候跟大家聊过,叫投资机构的影响,各个投资机构落井下石大家都不投钱了。在经历过这些之后,在面对选择做决策的时候有我们自己的出发点,我们觉得这个行业是应该充满敬畏的,并不是因为市场上行业多了钱就都多,至少大家同意。好多优秀的项目部会因为钱多了就涨出来,也不会因为钱少了就少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如何通过资产配置,这个资产配置仅指股权投资,我们盛景资产只做股权,通过资产配置达到优秀项目的终极目标。
举个例子,像大家比较熟悉的OFO,我们通过两支基金覆盖了OFO的项目,平均估值成本是1亿人民币,现在OFO的估值是30亿美金。比如说今年有很多上市的企业,比如说像创业黑马,我们就是它背后的投资人。比如说华大基金都是领域里面非常领先的寡头,我们也是它背后的投资人。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们最终实际上是要让我们的钱能够进入到这些最优秀的公司,这些最优秀的公司在任何一个行业里面认为只有最头部的公司能够带来利润,这是我们做决策的基础。我们想办法配置到最优资产从而给我们带来好的回报,在这些基础之上,在2015年开始吸引了地方政府跟盛景合作,其实主要的原因我们后来分析,还是因为盛景是作为创新服务平台主要是服务于企业的创新转型,股权投资,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面向一级市场投资,没有二级市场投资,因为二级市场实际上更多的是一种资金的轮转或者是开始存量资金的轮转,但是一级市场是新增资的投资,它进的是创新属性的投资,那就是我们要把创新跟我们的投资、跟我们的收益能够几个点结合在一起,所以我们选择了这样的一个路径,也是我们到目前为止获得投资人包括政府投资人认可的这样一个初心。我觉得坚持这个初心,作为市场化机构可以说是我们自己的感悟。谢谢!
(主持人)冯华伟:好,感谢刘昊飞总。市场化就是非常赞同,充分利用市场的价值发现的功能,让它看不见的手可以伸到价值的洼地去,然后最后把价值给挖掘出来,说得非常好。我跟廖总算老朋友了,经常遇到,宜信也有很大的管理规模,也有很多产品线,我相信母基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支产品线。在这个方面就是说,您母基金的聚焦跟多元化投资是怎样平衡的?我想请廖总分享一下。
廖俊霞:谢谢冯总。这是一个特别好的问题,因为大家在做母基金的时候都特别讲你的母基金配置的策略。因为大家经常讲鸡蛋不要放在一个篮子里,但是你这十个篮子一个篮子放一个鸡蛋,这可能也不太叫配置策略,你一定是要选择有的篮子多放一点鸡蛋,有的篮子少放一点鸡蛋。在讨论配置策略的时候,我们看到不同的母基金有很不一样的作用,也有综合配置的,那可能也有的母基金说我就特别喜欢黑马基金,我就喜欢众投黑马,或者说有些母基金就觉得未来某一个行业特别有发展潜力,我会聚焦某各行业的基金。
我觉得这些都是不一样的策略,很难说孰优孰劣。对我们来说,因为我们的背后都是高净值的个人和一些机构,所以我们用母基金来帮大家做资产配置的时候,我们会特别注意风险可控。就是收益一定是风险调整后的收益,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最重要的还是综合配置策略的母基金。也就是说我们在母基金里头的投资阶段、不同的领域,然后黑马、白马都是要做不同的策略配置,这是我们目前的整个大的投资逻辑。谢谢!
(主持人)冯华伟:OK,感谢。胡总呢?您有什么?
胡焕瑞:简单介绍一下,因为我们的机构是起源于欧美、起源于海外,有近三四年的历史,和我们的海外合伙人在一起共事。在这期间实际上已经经历了几波的周期,而依然做的还可以。实际上这么多年来,我们沉淀自己投资的一套经历来说,第一个对我们的IOP来说,从资金端来说,这么多年来没有注重规模,这么多年累计管理的规模也就是100多亿,从规模上来算是不大的中小型基金。我们的客户刚才介绍了都是机构客户,从我们的理念来说,就是说对每一个客户的钱我们还是非常的认真去管的,不可能说无限制的亏大。因为我们对自己的管理能力、管理经验还是有清醒的认识,客户的积累也是这么多年来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因为这些客户要求很高,拿到一些钱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打理好钱更是我们的首要目标,这样才能后期不断的支持我们。
这么多年来我们积累的全球客户是十几、二十个左右,不算很多,当然都是机构客户了。在做的过程中,我们还是坚信几个东西,第一个就是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我们还是专注在VC、PE领域的投资了,基金投资还有一些直投。在这里头,其实我们这些年来一直关注的其他领域是什么?TMT,当然这是全球性的领域了。但是在不同的时期会进行动态的调整,会更聪明的动作,比如说这段时间天气过热了,会飞的猪,比如说像像一些机构会稍微放慢一点节奏。同时我们是全球布局的机构,我们会看到不同的市场,比如说中国市场、整个东南亚的市场、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在不同的市场间可以做一些对冲,也会做一些对冲。这个就我们的一些做法。
另外,实际上在每一支基金的时候,刚才讲,其实我们做市场化的基金其实很简单,唯一的目标就是给投资人带来最好的回报。怎么达到这点?各有所长。比如说我们更多的配置是在中早期的基金,成长型基金多一点,这样回报倍数高一些,这样流动性的周期会长一点。所以在管基金的时候首先要做一些整体的配置,比如说多少资金会配置到一些涨期配置,比如说像有多少的资金会配到晚期一点,这样从现金流到回报的角度都能够兼备到。但在每一个投资里面我们还是找最好的基金,至少说我们认为是最好的。
怎么做?我们很少看到一个基金一头抓下去从头到晚把工作做到头,基本上我们会在池子挖掘尽可能多的基金在这里头做对比。我们认为至少在我们的判断里面在这个库里面认为是排在前面的。因为这个行业也是在发展,比如说在国内文娱、体育这类的基金很热,也找到我们,但是说实话我们这些创始人和团队来说在这个领域没有什么的积累,这个时候就不会贸然的去。比如说像明星人物的基金还是有很多的包含,这个时候我们基本上还是能沉下心了,也是在学在摸索。到目前为止看好几个但还没有出手,其实还是积累,还是说通过积累以后能看到这个趋势,能够看懂这件事情,能够觉得自己比较可以做才去出手,这是我们的一个实际做法。
实际上我们看下面的子基金也好也是我们的做法,我们希望团队要专业、专注,比较有纪律来做一件事情。
(主持人)冯华伟:感谢胡总,聚焦行业、策略做对冲。我知道游总首钢行业做了很多的GP,你们在挑选GP的时候有什么方法吗?
游文丽:首先说到挑GP的方式,我觉得首先还是要回到主题上来,我们做这个事情的目标是什么?因为我们在讲市场化基金的时候,我自己理解第一个核心要衡量的是这个基金本身出资人的目的能不能通过一个市场化的方式来实现?那这个市场化的方式是说,我们要尽可能地用市场的一个资源配置的作用来引导相关的资源或者目标或者顺应趋势来实现相应的目标。对基金行业来讲,其实这两年基金如火如荼,但其实我们要深究起来的话,它内在的东西、内在的逻辑也并不复杂,我们认为可能就两点:
第一个基金。
第二个机制。
顺应市场要求的这样一个机制,实现基金和机制比较好的理解。
在我们自己选机制的时候,可能也会考虑这几个因素:
第一个自己的目标是什么?我们在选GP的时候,更多的是希望自己通过母基金的方式来参与到相关的产业或者行业能够跟它有一个比较紧密的结合,我们会重点看它机构在相关领域的积累。
第二个是从机构作为一个GP自身的运作上来讲,它具不具备在市场中能够做到优于其他的同类机构的这样一个水平?包括它的历史业绩,包括它的运行规则,甚至是说包括它在整个人力的配置上,是不是说已经做到机构化。
这些可能都是我们关注的一个重点,再往细的内容上,包括他们在历史管理的R2上,回报的倍数上或者DPI的水平上,可能我们都会有一个考核。
(主持人)冯华伟:多谢,单总是管美元基金,美元基金这方面你们有什么样的一些基金吗?你们会投新基金吗?我们看基金看行业。
单丽红:我其实来这个行业大概是6年吧,6年前我还是新人,那时候跟好多在座的朋友交流,整个中国的母基金行业刚刚开始起来,那时候经常交流。但现在咱们新起的大的多,当然是非常可喜的事情,而且从标准上、从种类上都高,也不想重复了,大家都讲了。也不是所有的美元基金都一样,我特别同意游总,关键是你的机构投资人是怎么样的?你的目标是怎么定的?像HarbourVest到目前为止最多的投资人还是全球的,包括政府的,国家主权基金,包括大的保险公司等等等等,这样大的机构投资人,包括中国的一些最大的机构投资人也投资于我们HarbourVest平台配置到全球。
基于投资人角度来说,我们的目标就是要在规避风险的情况下能实行长期稳定的收益,但是我们也会帮助一些客户做一些专户。比如说如果我的专户是更多的家具办公室或者是更多高净值的投资人,我们其实在风险和收益上就会做一些调整,可能多元化没那么的多。比如说我只投中国,因为中国可能会带来更多的收益,但是在普遍认为上可能风险增加,所以其实到最后我们要靠资产配置来控制自己的收益和风险。怎么配置取决于投资人是怎么样的,所以是由投资人造成,但是很多的标准,甭管是选基金的标准,其实到最后是相似的。可能有一些不太一样的是说标准还不太一样,没有好坏说谁谁更好的标准。
我们是国际投资人,HarbourVest也是受美国SEE监管机构,我们的标准是实现国际的标准,还是没有好坏。但是为了获得中国的机会要尽量本土化,我们的工作真的是让我们的IC和了解机会和规避风险。比如说改革开放和变化,我们就会不断的完善和调整在中国的布局和配置。从中国来说,我觉得下一阶段,包括从早期的VC到增长还是有一些特殊的行业能实现更好地增长,甚至在下一阶段并购的基金都会有,所以我们在配置就会从早期第一轮的VC到可能做并购的基金就都会有。因为我们觉得中国是在全球为数不多,甚至除了美国以外唯一的一个市场能够有这样长的投资链,这是从大的布局。
从行业上也是,比如说像健康医疗行业。随着中国的监管改变和十九大以后鼓励发展,中国到目前为止这个行业P投资蛮少的,这样我们就会有选择性的增加一些专注于健康医疗的基金。但是投基金自己的标准,你要能实现我们选择任何一个投资人的标准,但是这个其实从美国的角度可能就是要花很多的时间跟大家介绍。其实比如说健康医疗的行业,在美国还没被证实特别容易像TMT一样的高速增长的领域,中国又不一样。所以其实作为国际的母基金的机构,要长期稳健的发展既要保持全球的标准又要发现本土的机会,来不断的完善我们整个的组合构建。
还有比如说有一些标准,像中国的基金就不用去做,那我们就受到了一定的要求和限制。比如说ESG,那就是全球到现在的推广,就是我们投每一个GP的时候,我要给他做一个标准。ESG是:环境、社会和管理。国际上现在又推进更高的标准,所以我们又要要求我们的GP都要达到这个标准,我们每个从一到五都会做一个标准,实际上中国机构相对来说弱一些。但是我们还要从这里头挑一些要求更高的,但是有很多GP说希望达到国际的标准,将来我也会做美元基金,也会在全球投资,所以更早的达到更严格的标准。所以还是有很多的想象之处都要抓住机会,但是可能根据我们的投资人和我们的机构,对我们自己的要求可能会有一些不同具体操作的形式。像您说有没有投早期基金或者第一次创办的基金,我们有,而且特别是在过去三四年,就是中国很多的新兴基金其实他是老司机、老团队,不是一两个人,甚至是在一个机构工作了十几年的三四个人的团队,然后还专注于做他自己擅长的领域。这样的基金其实对我们来说是很有经验的新的团队他可能斗志,可能实现更好的收益,但是对风险的意识很好。所以我们会根据中国的变化来不断的完善增加新的机会,同时在风险控制上是一定要恪守我们的标准。因为我们的目标不是说在中国赚三年钱、五年钱就收摊了,而是要保住我们的品牌,做一个百年老店。
(主持人)冯华伟:感谢单总、游总,她俩说得都非常好。其实最后投资的策略跟筛选的标准要取决于目标和资金的性质。也感谢各位!因为我是2003年从政府出来进行业,两边算,到今年算做了15年的投资,今年又是小村的第十周年,我感触非常多,我相信大家跟我感受一样,在过去的十年也好、十五年也好,在行业的快速增长过程当中有很多的东西要分享,25分钟肯定远远不够。但是我们受限于后面还有更多嘉宾的精彩发言,所以我们今天就先到此为止。感谢各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