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04-12 22:11 来源:同花顺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针对金融危机期间误导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投资者的诉讼,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已经同意支付50.6亿美元达成和解。一份最终和解协议披露了高盛是如何包装并出售这种可能存在高风险的金融产品的。
美国司法部周一表示,在2007年至2009年之间购买此类证券的投资者遭受了数十亿美元损失。和解协议包括一笔23.85亿美元的民事罚款,以及18亿美元的其它赔偿。司法部称,这份和解协议保留了政府对高盛提起刑事诉讼的权利,并且没有解除任何个人可能存在的刑事或民事责任。
此外,针对纽约州和伊利诺伊州检察长、国家信用社管理局(National Credit Union Administration)、以及芝加哥和西雅图联邦住房贷款银行提出的索赔,高盛还将支付8.75亿美元。
司法部代理副部长戴乐瑞(Stuart Delery)说:“最终决议认定高盛对其严重的不当行为负有责任;在知晓抵押证券中大量存在可能违约的贷款的情况下,高盛向投资者做出虚假保证,声称支持这些证券的抵押贷款是可靠的。”
据路透社报道,一个专门成立的工作组负责调查金融危机前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市场违规行为,正是这个工作组对和解协议进行了沟通。
自2012年以来,这个工作组已经与其他五家大型金融机构达成了和解,分别是:摩根大通(支付130亿美元)、美国银行(支付166亿美元)、花旗银行(支付70亿美元)以及摩根士丹利(支付32亿美元)。彭博社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包括苏格兰皇家银行、德意志银行在内的其它一些银行仍在接受调查。
《华尔 街日报》的报道说,在这份和解协议中,高盛承认出售数百亿美元风险性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并且没有按照对投资者承诺的那样从一些债券中筛选出问题贷款。
例如,根据和解协议附带的事实声明,在一笔债券交易中,一位高盛员工发现了“极为激进的认购”,但公司仅从30%的交易债券中剔除了存在问题的抵押贷款。在另一案例中,高盛认为某贷款机构的认购指南“脱离了市场”(off market),也就是说只有“极少数贷款机构”提供了类似的产品特性。但高盛还是告知投资者,该贷款机构“对贷款质量(quality)的承诺高于数量(volume)”。
据彭博 社报道,附带事实声明显示,在2006年的一笔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RMBS)交易中,高盛尽职调查部门曾汇报:存在信用和合规瑕疵的贷款比例“异常之高”。
负责审查这些证券的高盛员工看到报告结果时问道:“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掌握了全部情况?”一位交易经理回答说:“我们不知道。”另一位交易经理说:“这取决于你说的‘全部’是什么意思。由于是有限抽样……我们没有掌握全部情况……”
声明显示,高盛后来批准了这笔交易,并未要求做出进一步尽职调查。
高盛的一位发言人回应周一的最终和解协议说:“我们很高兴让这些遗留问题成为过去。自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已经采取显著措施加强我们的文化、巩固我们对客户的承诺,并确保我们的管理程序有效运转。”
政府部门对高盛的调查涉及到该公司2005年至2007年之间包装并出售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那期间,美国房地产市场大幅增长,投资者对相关债券的需求依然强劲。此后,这一细分市场成为几十年来最严重金融危机的“中心引爆点”( ground zero)。
附带的事实声明显示,高盛自2006年1月开始告诉投资者,无论公司从哪家贷款机构购买贷款,都将对认购进行审查并遵守相关程序。这份声明称,高盛还对贷款进行了抽样审查,以评估其是否符合贷款机构的认购指南。
但在2005年至2007年期间,审查者认定多达20%的抽样贷款偏离了认购指南、或者存有潜在的不可接受的风险。当时,这些抽样贷款中仍有一部分被高盛包装成抵押证券。声明称,高盛大多数情况下没有扩大审查范围、以便识别其他问题贷款。
周一的和解方案显示,高盛的一些工作人员在泡沫破裂前已经知晓即将到来的风险。例如,2006年4月,一名高盛经理散发了一份关于全国金融公司(Countrywide Financial Corp)的“十分乐观”的报告。全国金融公司是当时最大的次级贷款机构之一,后来在金融危机中倒闭。
高盛尽职调查部门的主管此前曾负责审查了全国金融公司的六笔交易,他看到这份报告时说:“可惜他们不知道(If they only knew)……”
相关阅读:金融危机八年后 “大而不能倒”的问题解决了吗?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