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2-03 12:55 来源:新华网
继永辉超市获腾讯加持后,2月2日晚,步步高、海澜之家不约而同公告,将牵手腾讯共谋“智慧零售”。最近两个月来,腾讯在资本市场合纵连横,虽然出手没有阿里巴巴那种动辄数十亿的阔绰,但谋定而动的步伐及开放式的合作模式,颇得A股公司心仪。或携京东联合投资,或独立入股,在5%至10%的持股撬动下,马化腾的“智慧零售”战略,正在搭建一个基于数字化“连接”的商业新版图。
共同探索新价值链
2日晚,步步高在与腾讯的战略合作公告中称,双方将探索“智慧零售”新价值链,推动以经营进销差为核心的传统模式,向经营顾客全生命周期的新模式转型。这句话道破了零售板块价值重估的逻辑之本。
而在与海澜之家的合作中,这样的意图则以“资本捆绑”方式使得双方利益更紧密。海澜之家公告,控股股东的一致行动人荣基国际(香港)有限公司拟以10.48元/股价格转让公司5.31%股份予腾讯普和,转让总价约为25亿元。与此同时,海澜之家全资子公司拟与腾讯及挚信投资共同发起设立100亿产业投资基金,围绕海澜之家战略发展方针,对服装相关产业链,优秀服装服饰品牌,服装制造等公司进行并购投资,培育新的盈利增长点。
与阿里巴巴很早就布局新零售不同,腾讯不动手则已,一动手就是三连发,从永辉超市到步步高,再到海澜之家,前后两个月间,牵手三家商业零售类A股公司。而这样的布局并非偶然,步步高董事长王填在第二届新零售峰会上公开表示,线上的高成长一定会见顶,线上和线下的增长一定会进入新一轮平衡状态。
阿里和腾讯的线下资本布局,宣示着这一时点的来临。
实体零售“数字化”
有意思的是,从私有化银泰商业,到战略投资苏宁云商、三江购物、新华都、联华超市和高鑫零售,阿里在新零售板块的投资超过700亿元人民币,此外还包括自营的盒马鲜生、无人店等新零售业态以及与百联集团的战略合作等,势不可挡。但近两个月来,腾讯在速度、密集度,甚至资金力度等各方面颇有后来居上之势。“此次吸引腾讯入股的海澜之家,早就与阿里在新零售、双11、国际化方面有所合作。因此,腾讯强势介入很值得玩味。”有市场人士如是表示。
上述人士分析称,若论电商基因,腾讯显然弱于阿里。但当零售之争不止局限于交易环节,而延伸到场景、数据、物流甚至供应链的数字化改造的时候,二者较量的天平似乎开始归于平衡。
王填认为,无论是“新零售”,还是“智慧零售”,背后的逻辑还是在于实体零售的数字化,主要包括数字化的会员、数字化的商品以及数字化的运营。此次步步高与腾讯的战略合作,正是围绕这些内容展开的。
步步高公告显示,双方将在顾客层面探索提供以人为本、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内容与服务,进一步实现可洞察、可触达、可服务,向顾客全生命周期管理迈进。在商品层面,基于腾讯先进的云计算与AI 能力,进一步升级品类优化与库存优化方案,实现供应链互联网化。在运营层面,发展以数据与算法为依据的科学决策体系,最终实现企业全数字化运营。
零售业步入整合期
互联网龙头的零售生态,运作方式和态度各有差异。
根据永辉超市2017年底的公告,腾讯旗下林芝腾讯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受让永辉超市5%股份。此外,腾讯携京东入股唯品会,以及此次入股海澜之家,持股比例都在5%至10%区间。而阿里在新零售入股交易中的持股大多为20%。
对比两大巨头,王填曾提到一些自己的感悟:“因为两边交流过很多,我感觉阿里的新零售是个苹果系统,你就在他封闭的系统里跟着一起玩。腾讯感觉有点像安卓系统,大家在这个系统各玩各的,这就是这两个体系现在最大的差别。”在他看来,企业关键是要想清楚自己要的是什么。
再来看腾讯,从其A股合作标的选择来看,步步高和海澜之家都是在三、四线城市具有独特的渠道优势,而这正是零售行业下沉不容忽视的市场。
截至去年三季度末,海澜之家拥有门店数4428家店,重点市场在三、四线城市,店铺位置选择在了三、四线城市的中心位置黄金地段。王填此前透露,步步高目前的市场战略是,实现湖南、江西、广西、四川、重庆五个省区市的多业态区域领先。步步高的业态覆盖宽度,有助于其在某个业态上打造出互联网化方案。步步高未来5年每年开店数都不会低于100家。
线下布局的激进,并不意味着腾讯自身策略的改变。正如马化腾给腾讯的定位——专注“连接”,包括人与人、人与物以及人与服务。“智慧零售”也是如此。腾讯将把社交平台、内容平台与京东的交易体系全面打通,有望实现零售行业线上线下跨场景的智慧连接。此外,拥有近10亿用户的微信,也正在把“线下生活的探索”列入下个目标,小程序和微信支付被认为是腾讯切入线下的两个拳头,而这在腾讯与A股公司的合作协议中也都有所涉及。
尽管打法各有不同,但对零售业的影响却是革命性的。业内人士认为,巨头押赛道时的环环相扣,给了零售业板块价值重估的空间和整合的窗口期,企业之间的合作并购将成为常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