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热门关键词: 雷军乡村旅游留学生A股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

《2021中国应急报告》在京发布

时间:2021-07-10 17:33    来源:商务财经网  

  2021年7月10日,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在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901会议室举办了《2021中国应急报告》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及网络视频会议共有约2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应急管理领域相关人员参与了此次发布会。

  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risis and Emergency Management)致力于为全球应急管理事业搭建交流和协作的平台。现任理事团成员包括韩国忠北国立大学李在恩教授、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陈安研究员、日本京都大学冈田宪夫教授、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Audrey Heffron-Casserleigh教授等。国际危机与应急管理学会受到全球应急管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截至2021年,学会已举办十四届“危机与应急管理”国际学术会议。来自韩国、中国、日本、美国、奥地利、瑞典、捷克、葡萄牙、俄罗斯、泰国、印度、尼泊尔、尼加拉瓜、哥伦比亚、伊朗、伊拉克等多国学者在会议中就全球危机与应急管理问题广泛交流、深入探讨。学会办有学术刊物Journal of Safety and Crisis Management、Journal of Crisisnomy。

  《中国应急报告》是全面分析和展示我国应急管理发展的年度报告,包括两大常规报告和若干年度热点报告。2016年至2020年,除了《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两大常规报告外,另有年度热点报告《我国七大流域应急能力报告》《我国国民安全感现状及对策报告》《我国食品安全现状与舆情报告》《政府典型危机事件应对分析报告》《中国省会城市涝灾与水域变化趋势分析报告》《我国中小学校园欺凌形势调研报告》《中国区域公共卫生安全评价报告》《中国应急避难场所现状及对策研究报告》《中国农业农村风险报告》《中外疫情隔离策略分析报告》《中国应急指南》等。

  《2021中国应急报告》包括《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散发风险与应急研究报告》三个报告。

  《中国区域应急表现能力评价报告》根据智库DIIS理论方法,遵循“收集数据——揭示信息——综合研判——形成方案”的研究思路,对中国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表现能力进行评价。首先,全面收集2020年度突发事件和相应应急管理情况,将各省(自治区、直辖市)5件最为突出的突发事件及政府应急管理行为整理成册。之后,深入分析突发事件特点和应急管理现状,在整体认知的基础,针对应急管理的准备、响应、援救、恢复4个阶段分别设置评价指标,每项指标分值范围为1~5分,应急表现能力高为高分值,应急表现能力低为低分值,制成应急表现能力专家调查问卷。再组织应急管理研究专家进行研判、评分,将得分情况进行计算与排序,得到对2020年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表现能力的全面认识。最终提出政策建议,为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应急管理能力的提高提供智力支持。 研究结果显示,上海市、北京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和内蒙古自治区应急表现能力优秀;河南省、江苏省、江西省、安徽省、河北省、天津市、福建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应急表现能力良好;吉林省、浙江省、贵州省、海南省、黑龙江省、甘肃省、广东省、辽宁省、山东省、宁夏回族自治区、云南省、湖北省、陕西省等应急表现能力一般;青海省、山西省、四川省、湖南省和重庆市等应急表现能力较差。报告指出,2021年,在应急准备方面应针对重大安全生产风险源,合理布局专业化救援队伍和装备,及时采集风险源数据并建立数据库,对应急人员加强科普宣教和培训演练工作等;在应急响应方面应提高训练的强度和演习的频度,进一步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加强规范性。在应急救援方面应依靠大数据技术构建数字化的应急预案系统,使用智能化设备参与救援,整合现有资源,建立联动响应机制,实现模块化调度。在应急恢复方面,应逐步引入第三方参与事故调查机制,进一步推进调查过程、调查证据和调查结论的适时公开。在健全公共卫生应急体系方面,应保证充足的应急医疗物资储备,提高疾病预防控制能力,加强医疗基础设施的建设。

  《中国自然灾害风险评价报告》参考各类风险报告中的评价方法,结合中国各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灾害现实,构建出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的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自然灾害进行风险分析与评估,分别得出各区域自然灾害的危险性指数以及社会脆弱性指数,最后得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综合风险指数。根据评价结果,分析该省(自治区、直辖市)风险指数的客观影响因子,最后依据该地区实际情况提出改善现行风险状况的意见或建议,为国家以及地方的防灾减灾救灾规划提供理论指导。区域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指向危险性指数和承载体脆弱性指数两个维度,二者共同决定一个地区的风险水平。根据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指数,全国区域风险水平可以分为5级。第I级地区包括湖南省、四川省、湖北省,其风险指数均大于0.63,是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水平最高的地区;第II级地区包括山西省、云南省、黑龙江省、浙江省、江西省、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和福建省,风险指数指在0.4366~0.5158区间内,风险水平较高;第III级地区包括重庆市、陕西省、山东省、安徽省、广东省、青海省、甘肃省和辽宁省,风险指数分布于0.3029~0.4225之间,这些地区的自然灾害风险指数处于中等水平;第IV级地区包括宁夏回族自治区、吉林省、河南省、海南省、内蒙古自治区、河北省和江苏省,风险指数范围在0.1931~0.2948,自然灾害风险总体较低;第V级地区包括天津市、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京市和上海市,风险指数低于0.18,是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最低的地区。从地区水平而言,2020年我国总体自然灾害风险水平处于中等或偏高,地区之间风险水平差异较大,约2/3的省(自治区、直辖市)风险水平中等或更高。从人口层面而言,我国大多数人口所生存和生活的环境风险较高。

  《新冠肺炎疫情区域散发风险与应急研究报告》从疫情防控、疫情溯源、疫情背景三个维度,以疫情持续时间、确诊病例、发现途径、流动人口管理政策、流调追踪、核酸检测、人口密度、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及医疗资源等九个分指标,构建疫情散发防控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借助主观赋权和等权重法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权重,运用线性阈值法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对2020年6月至12月出现散发疫情的13个市(区)的疫情控制情况进行计算与评估。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疫情散发防控效率主要受到区域防控策略的影响,与累计病例和时长联系不紧密。从防控策略的角度来看,我国疫情散发防控存在地区间疫情散发防控效率差异明显、防控措施强度与疫情严重程度不相适应、地区间流动人口管理政策缺乏统一的科学依据、核酸检测“一刀切”做法过多、流调追踪范围与被流调人员管理方式缺乏科学研判等问题。 本报告提出五方面散发疫情防控治理的优化建议,以提升散发疫情应对能力,增强我国后续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第一,建立散发疫情防控评估体系,把握发现途径、流动人口管理、核酸检测、流调追踪等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在疫情溯源和疫情背景等疫情防控背景信息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第二,依据疫情溯源类型和地区风险等级对流出人口进行差异化管理,依据流入人口来源地对流入人口进行差异化管理。第三,提高核酸检测的精细化程度,依据地区风险等级和疫情溯源科学判断核酸检测范围,在核酸检测频次方面综合考虑核酸检测有效期和隔离观察期。第四,提升流调追踪管理的专业化水平,根据疫情溯源的不同类型分别细化调查层级,分类制定管理方案。第五,加强疫情防控的科学化决策能力,完善基层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掌握理解疫情防控整体策略,把握重要环节工作重点,促进各地工作经验的分享,提高疫情防控科学决策与有效施策的整体工作水平。

  应急管理强调应用性、及时性、预见性,对管理者的管理能力和水平提出了较高的要求。《2021中国应急报告》提出了有关我国应急能力建设、综合风险管理、散发疫情防控等问题的诸多建议和策略。发布会后,与会专家、团体针对我国应急管理现状进行了广泛讨论,场面热烈。此次会议提高了全社会对我国应急管理事业的认知程度,为有效提高我国整体、区域、领域应急管理水平提供了借鉴。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公益,报告,应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