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2-16 19:35 来源:参考消息
参考消息网报道 英媒称,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松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曾在不同行业碰运气,尝试了从乘用车到汽车配件、婴儿配方奶粉、医疗仪器和食品包装等各领域。但在经历了一连串亏损后,该公司2016年再次自我改造,通过收购打入全球娱乐行业,并于当年4月更名为文投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包括该公司在内的数十家中国企业正试图摆脱增长缓慢的制造业,进军国内外的新潮行业,比如娱乐、制药和旅游。
据英国《金融时报》网站2月12日报道,关注这些企业的研究人员称,许多中国上市公司正在谋求进行这种转型,往往借助耗资不菲的海外兼并,目的是增强自身在不熟悉行业的资质。其中很多交易是在2016年完成的,推动中国企业海外并购额当年达到2200亿美元,是2015年总额的两倍。
报道称,但这些企业现在面临两个迫在眉睫的障碍。一方面,中国的监管部门设法阻止违规的资本外流,在过去几个月里严格限制海外收购。另一方面,银行家们开始担心老式工业企业投资现代行业的商业可行性,同时也对官方限制资本外流的影响持警惕态度。
长江商学院的经济学教授李伟说:“什么东西热门,这些企业就去收购那个领域的资产,然后要求更名。”他指出,有些决定是仓促作出的。
李伟提到了100多家类似企业,其中大多数经过了更名,在新名称中增加了“技术”、“互联网”或“制药”等字眼。例如,鸡肉供应商森宝食品更名为乐游科技,并开始收购国外的游戏开发商。
李伟表示,推动这些企业改组的是地方政府和银行的支持。其中许多企业是中小城市的纳税大户,随着中国制造业和其他行业减速,公司管理者和地方官员都渴望为这些企业找到新的生存手段。购买高回报资产是一个解决方案,当地银行也乐于提供转型所需的资金。
但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的高管钟汶权表示,公司管理层很难适应这些新行业。“海外投资尤其艰难,因为他们可能并不了解其他国家的税收和法律等事务。”
快速的公司转型有时可能意味着困境。钟汶权举例说,中科云网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急剧转向云计算领域后不久便出现了债务问题。该公司之前的业务是经营湘菜馆。
李伟说,许多公司的转型缺乏长远眼光,它们要么是进入新行业的时间太晚,要么是误读了市场或政策信号,或者纯属对新业务经营不善。
他说:“根据我们对经济学的了解,未来五年里,其中许多企业都不会取得成功。”
资料图片:松辽汽车更名文投控股 众明星捧场(图片来源于网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