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内

“让孝声飞·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在广州发布

时间:2016-08-08 00:14    来源:商务财经网  

  商务财经网讯:根据全国老龄委预测,2015年至2035年是中国老龄化急速发展阶段,老年人口年均增长1000万人左右,到2035年全国老年人口比例将占总人口28.7%。在广东省,截至2014年底,全省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已达1192万,占全省总人口约13%;广州市在2014年时,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户籍人口16.75%,已经进入中度老龄化社会。

  面对着一个快速步向老龄化的社会,广东岭南文博研究院和广东省岭南禅宗文化发展基金会发动“让孝声飞•暖心护巢养老工程”,旨在集结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关注和帮扶广东省老龄事业发展,并通过社会合作,招募和培训志愿者,为农村留守老人、城市空巢老人、失独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提供志愿服务。

  为配合工程开展,了解老年人生活现状和需求,最终推动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提供更多切合老年人实际需求的服务,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在7月中下旬启动“让孝声飞·老年人生活现状及需求”公益调查。

  调查主要针对年龄在60岁以下、父母至少其中一人年龄在60岁以上的广州市地区常住居民进行,希望通过了解中青年受访者对其父母老年生活现状及需求的认知,发现社会当前在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方面有何不足之处,查缺补漏。在调查过程中同时获得的少数60岁以上老年人受访者的调查数据,作为辅助分析对比数据,在报告中加以体现。

  调查时间及调查方法:在2016年7月26日至7月31日,课题组对在广州市范围内登记手机号码的机主随机抽取样本,进行随机电话访问调查。

  主要调查对象及样本量:本人年龄在60岁以下而且父亲或母亲年龄在60岁以上的广州市常住居民。调查最终成功获取801个有效样本。

  辅助调查对象及样本量:本人年龄在60岁以上、目前在广州市内居住的老年人。调查最终成功获得88个有效样本。

  一、主要结论

  (一)至少七成以上老年人平日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八成以上60-69岁相对低龄老年人能够实现生活自理。

  中青年受访者中,79.5%的人表示父母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按受访者年龄段分析,受访者父母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与年龄增长呈反比:18-29岁受访者表示父母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为85.1%;在50-59岁年龄段受访者中,这一比例下降为70.3%。

  老年人受访者有83.0%的人表示日常生活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其中,年龄在60-69岁区间的老年受访者,有85.1%的人表示日常生活主要靠自理。

  (二)除了公园,当前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比较缺乏。

  当被问及“父母居所附近是否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时,39.1%的受访者选择“都没有”;41.8%的人选择了“公园”。

  老年人受访者和中青年受访者反馈结果比较接近:表示“都没有”的有38.6%,和选择有“公园”的比例一样。

  (三)中青年受访者认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爱主要需要子女多加关心;老年人受访者则认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还需要组织上的关怀,和公益组织开展关爱活动。

  83.1%的中青年受访者认为,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关爱最重要的是“子女多加关心”。老年人受访者中,52.0%的人选择“子女要多加关心”,有42.7%的人选择“社区、居委、街道等组织关怀”,22.7%的人选择“公益组织开展活动”。

  (四)陪伴和照顾、倾听和沟通以及良好的医疗照护,是中青年受访者眼中的老年人当前生活三大需求;老年人受访者则表示,陪伴和照顾、医疗照护以及舒适的社区环境及活动场所,才是生活中的三个重点需求。

  老年人当前最需要什么?中青年受访者中,选择“陪伴和照顾”、“倾听和沟通”的比例分别为51.4%和29.3%,另有28.3%的人选择有良好的“医疗照护”。

  而对老年人受访者来说,“舒适的社区环境及活动场所”和“医疗照护”的选择比例都是21.6%,“陪伴和照顾”为20.5%。

  二、数据分析

  (一)至少七成以上老年人平日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八成以上60-69岁低龄老年人能够实现生活自理(见图1)。

  附图:老年人日常生活当前主要靠谁照顾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80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88个有效样本)

  在中青年受访者中,79.5%的人表示父母日常生活中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由于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受年龄增长和身体状况影响,课题组将中青年受访者按年龄分段后研究发现,中青年受访者父母“靠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与年龄增长呈反比:18-29岁受访者有85.1%的人表示父母平时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这部分受访者的父母按生育年龄计算,绝大部分属于年龄在60-69岁的相对低龄老年人;50-59岁受访者则有70.3%的人表示,父母平时仍然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见图2)。

  另外,本人或兄弟姐妹没有与父母长期同住的受访者中,86.8%的人表示父母主要靠“自己照顾自己”;而本人或兄弟姐妹有与父母长期同住的受访者中,父母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的比例仅为77.1%。

  老年人受访者的调查结果与中青年受访者有些类似:83.0%的人表示日常生活主要依靠自己照顾自己;表示主要依靠子女照顾的只有15.9%。其中,年龄在60-69岁区间的老年人受访者有85.1%的人表示日常生活自理(见图3)。

  附图:不同年龄段中青年受访者的父母主要靠谁照顾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801个有效样本)

  附图:不同年龄段老年人受访者主要靠谁照顾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67个有效样本)

  (二)老年人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是各类养老金收入,有39.0%的人表示老年人经济来源主要来自子女赡养(见图4)。

  中青年受访者中,分别有40.2%和15.0%的人表示,父母目前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是退休金、社会养老保险等养老收入;表示父母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子女赡养的比例为39.0%。

  在老年人受访者中,主要的经济来源同样是各类养老金收入,包括退休金(53.4%)和社会养老保险(12.5%)等;但表示主要经济来源来自子女赡养的只有14.8%。

  调查也显示,约有四分之一的老年人以“再就业或从事农务劳动”获得的收入作为主要的生活经济来源。

  附图: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经济来源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80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88个有效样本)

  (三)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主要被照顾儿孙和家务琐事占据,11.0%的人认为老年人平日无事可做(见图5)。

  中青年受访者中,有42.8%的人表示父母日常生活主要是围着后代转,即“照顾儿孙”;34.8%的人表示父母平时主要做家务;表示父母平时宅在家里看电视或上网、玩电脑手机游戏等的人有26.6%。

  老年人受访者的调查结果显示,“照顾儿孙”(33.0%)和“看电视或上网、玩电脑手机游戏等”(33.0%)占据他们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和朋友聊天聚会”(29.5%)、“读书看报”(27.3%)和“做家务”(25.0%)所占比例次之。

  另外,分别有11.0%的中青年受访者和11.4%的老年人受访者表示,除了饮食起居之外“无事可做”。

  附图:老年人日常生活主要从事活动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80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88个有效样本)

  (四)虽然老年人在社交康乐活动方面有较大的需求,但是除了公园之外,当前社会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较为缺乏(见图6)。

  从图5可见,反馈父母日常生活主要是“和朋友聊天聚会”以及“参加文体康乐活动”的中青年受访者,分别占29.6%和20.3%,这反映了老年人有较大的社交活动和康乐活动需求。但是,目前社会上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配套不足,老年人的需求与能够得到的服务还存在较大差距。

  附图:居所周围是否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80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88个有效样本)

  当被问及父母居所附近是否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时,有39.1%的人表示“都没有”;41.8%的人选择了“公园”;18.4%的人选择了健身活动场所;而专为老年人而设的老年活动中心仅有23.6%的人选择。

  对于同一问题,老年人受访者的反映和中青年受访者比较接近:38.6%的人表示“都没有”;选择有“公园”的比例同样为38.6%;选择“老年活动中心”和“健身活动场所”的比例分别为19.3%和21.6%。

  另外,养老院的选择比例只有9.2%(老年人受访者选择比例为17.0%);家综服务中心的选择比例为8.9%(老年人受访者选择比例为5.7%)。

  课题组针对表示父母居所周围没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的中青年受访者,按其父母常住地进行分析,结果发现:父母常住在广州市内,选择“都没有”的比例为28.3%;父母常住广东省内非广州市地区(包括农村地区)的选择比例为47.6%;父母常住广东省外的选择比例为53.6%(见图7)。

  附图:认为缺乏老年人生活设施的中青年受访者父母常住地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313个有效样本)

  (五)对于父母平时的情绪变化,超过12%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超过35%的人表示有时候会感觉到父母表现出负面情绪,需要他人关心(见图8)。

  中青年受访者对于父母心理情绪的变化,无论正负面,都有超过12%的人表示不清楚。他们所能感知到的父母情绪变化,主要是正面反应:50.7%的人表示,感觉父母经常是“心情舒畅、乐观积极”的;分别有45.1%、44.4%的人表示,从来没有感觉到父母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精神不振”或“孤独寂寞、渴望他人关心”。

  而对于负面情绪,分别有36.0%和35.1%的人表示,偶尔会感觉父母表现出“情绪低落、焦虑、精神不振”和“孤独寂寞,渴望他人关心”。

  附图:中青年受访者所感知的老年人情绪变化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801个有效样本)

  (六)陪伴和照顾、倾听和沟通以及良好的医疗照护,是中青年受访者认知的老年人当前三大需求;在老年人受访者看来,除了陪伴和照顾、医疗照护之外,舒适的社区环境及活动场所也是一项重要需求(见图9)。

  面对老龄化社会,中青年受访者所认知的老年人当前三大重要需求,分别为“陪伴和照顾”(51.4%)、满足情感交流的“倾听和沟通”(29.3%)以及能够拥有良好的“医疗照护”(28.3%)。

  但对于6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有“舒适的社区环境及活动场所”(21.6%),有良好的“医疗照护”(21.6%),与“陪伴和照顾”(20.5%)同样重要。

  另外,老年人群体对于家政服务和提高自身经济条件的需求比例,也高于中青年受访者。

  由此可知,中青年认为心灵情感的慰藉与沟通对于老年人十分重要,而老年人群体除了需要心灵情感上的陪伴,也需要充足的医疗服务、活动场所以及良好的居住环境,满足他们日常生活的需要。

  附图:老年人当前最需要什么?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80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88个有效样本)

  (七)中青年受访者认为,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关爱主要依靠子女多加关心;老年人受访者则认为组织关怀也很重要,而且对公益组织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开展活动的需求,明显高于中青年受访者的认知(见图10)。

  附图:老年人心理健康需要什么关爱

  (单位:% 多重应答,累积百分比超过100% 样本量:中青年受访者791个有效样本;老年人受访者75个有效样本)

  对于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社会需要从哪些方面给予关爱?

  对于此题,剔除表示“没有意见”的样本后,中青年受访者中有高达83.1%的人表示,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就是需要“子女多加关心”;其次是需要政府提供服务,即“社区、居委、街道等组织关怀”(30.7%);再次是寄希望于“邻里互助”(24.1%)。

  在老年人受访者中,除了要求“子女多加关心”(52.0%),“社区、居委、街道等组织关怀”(42.7%)也比较重要,还有22.7%的老年人表示,希望公益组织开展活动,针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开展相应的关爱行动。

  三、意见建议

  (一)政府投入、社会关注,从满足低龄老年人独立生活需求角度出发,完善硬件设施,增加服务项目。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在现代社会中,低龄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较好,独立生活要求较高,有一定经济能力,他们对于参加文体康乐、社交活动、外出旅游等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但目前社会上符合老年人使用的硬件设施和为老年人量身打造的服务项目较为缺乏。

  当前,城市中大大小小的公园承载了城市老年居民健身、文娱、康乐、社交等活动的大部分需求;养老院、老年人活动中心、老年大学等设施不足,使用率也偏低;农村里面更是基本没有适合老年人使用的生活设施。

  老龄化既是问题也是商机,政府要以前瞻性眼光,根据需求制定相应政策。政府和社会有必要加大投入,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积极发展各类适合老年人参与的服务项目,增加社会养老基础设施建设。

  (二)针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将“医养结合”作为突破点,扶持建立相对完善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

  我国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数量每年不断增长,老年人养老问题严峻,这需要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来解决。未来,养老院、长期护理中心要在养老服务体系中“唱主角”。

  但本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只有0.6%的中青年受访者表示父母主要靠养老院照顾,专业养老机构使用率不高,“入住难”的情况也比较普遍。长期护理机构的职能目前一般由医疗机构承担,但因为现行医保制度存在一些现实问题,需要长期护理的病人在就诊、转院、长期护理等方面遭遇重重困难。

  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已经发布《关于促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7年,65周岁以上老年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和健康管理率均达到60%以上,并明确鼓励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此意见为广东省开展“医养结合”模式的养老服务指明了方向,各级政府需要尽快出台执行细则,让更多的老人拥有一个有尊严的晚年,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提升发展养老服务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三)对于老年人心理健康需求,社区、居委、街道等政府组织以及公益组织需要针对需求开展关爱活动,将关怀送到老年人身边。

  在中国社会传统的孝道文化熏陶下,中青年受访者高达83.1%的人认为关爱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就是要“子女多加关心”,认为需要“社区、居委、街道等组织关怀”和“公益组织开展活动”的比例分别为30.7%和14.5%,明显低于老年人对于政府组织关怀和公益组织关爱活动的需求比例。

  伴随着社会老龄化的加剧,空巢化、少子化等问题更加严峻,公益组织应该填补服务空缺,发动社会力量来共同关注老年人身心健康。

  第一,整合社会组织、机构及公益慈善组织力量,为老年人提供心理陪伴和生活陪伴,加强老年人与社会之间以及老年人互相之间的交流和互助。可以通过老年人自助、社会互助,建立为老年人服务的网络。同时需要社会组织机构及公益慈善组织大力发动社会大众参加志愿者服务,既能为需要帮助的老年人解决一些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也为老年人提供精神心理安慰,为老年人增加与外界沟通、交流的机会,使老年人不被孤独感和社会遗弃感所困扰。

  第二,整合社会及高校心理健康专业资源,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专业心理咨询服务。通过举办一些面向老年人特别是有一定活动能力的特殊老年群体的社会活动,为老年人提供充实的社会活动,排解失落、孤独等不良情绪。

  第三,针对空巢老人、孤寡老人、失能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建立定期探望制度等。

  附件:调查样本背景资料

  (一)性别分布(见图12、13)

  中青年受访者及老年人受访者均有约三分之二为男性。

  附图:中青年受访者性别分布

  (单位:% 样本量:801个有效样本)

  附图:老年人受访者性别分布

  (单位:% 样本量:88个有效样本)

  (二)年龄分布(见图14、15)

  中青年受访者中,76.9%的人年龄在30岁至49岁区间;老年人受访者中,76.1%的人年龄在60岁至69岁区间。

  图14:中青年受访者年龄分布

  (单位:% 样本量:801个有效样本)

  图15:老年人受访者年龄分布

  (单位:% 样本量:88个有效样本)

  (三)户籍分布(见图16、17)

  中青年受访者中,广州市户籍受访者约占一半(54.7%);老年人受访者中绝大多数为广州市户籍居民(78.4%)。

  图16:中青年受访者户籍分布

  (单位:% 样本量:801个有效样本)

  图17:老年人受访者户籍分布

  (单位:% 样本量:88个有效样本)

  (四)学历分布(见图18、19)

  中青年受访者超过一半人拥有大专以上高等学历(52.7%);老年人受访者中,初中或以下学历水平占51.8%,大专以上高等学历者占22.4%。

  图18:中青年受访者学历分布

  (单位:% 样本量:791个有效样本)

  图19:老年人受访者学历分布

  (单位:% 样本量:85个有效样本)

  (五)月收入水平分布(图20、21)

  中青年受访者一半左右的人月收入水平在1551元至6000元区间(54.3%),月收入达到1万元以上的也有16.8%;老年人受访者月收入水平大部分集中在4000元以下(77.8%)。

  图20:中青年受访者月收入水平分布

  (单位:% 样本量:735个有效样本)

  图21:老年人受访者月收入水平分布

  (单位:% 样本量:81个有效样本)

本调查报告及数据来源于:广东省省情调查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张小强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调查报告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