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5-08 16:58 来源:和讯网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曹刿论战》节录
这句脍炙人口的名言描述的正是做空机构格劳克斯(Glaucus)针对港股丰盛控股[股评](00607.HK)的行为。4月25日第一份沽空报告,丰盛控股断崖式下跌11.98%,紧急停牌。5月2日丰盛控股发布公告积极澄清,大股东季昌群提出回购,并申请复牌。在复牌当日早上8时,格劳克斯(Glaucus) 死心不息再次提出第二份沽空报告。可惜的是,市场对于丰盛澄清态度正面,掀起“趁低吸纳”热潮,加上内地资金大量流入,复牌至今已升近4成多,股价也重返遭狙击前水平,今日收报3.4港元。有趣的现象是在今日交易明细中,3.3港元位置附近出现了1.25亿股左右的超大买盘。据分析,这可能是沽空方的平仓盘。若猜测准确,则说明沽空机构已经“被迫”平仓部分沽空盘。
此次沽空大战进行到目前为止,丰盛大股东季昌群总算打赢了反击战,令不少小股东免遭洗劫。但是也有很多小股东在此次沽空活动中损失惨重,在报告发出日低价沽出股票,其持有的资产利润在股价暴跌时瞬间蒸发。那么是谁在损害小股东的利益呢?
一、资本市场除害天使or嗜血魔鬼?
此次沽空活动的主角之一格劳克斯(Glaucus)是资本市场上如雷贯耳的沽空大鳄,常常在港股市场上引起腥风血雨。就拿此次事件来说,丰盛控股遭格劳克斯(Glaucus)狙击,截至4月25日停牌时,丰盛控股报2.52港元,跌幅到达11.89%,与丰盛有关联的股票也纷纷巨幅下跌。沽空机构影响港股市场的实力毋庸置疑,究其本质到底是除害群之马的天使或嗜血的金融魔鬼?
沽空机构在沽空报告中总是会攻击上市公司常年造假、管理层毫无信誉等等,自称是为了保证市场的整体健康,从而建立起道德优越感。但反观历次沽空事件,笔者看到了一条国际机构惯常资本吞噬路线图。其狩猎模式是先收集公司融资、持股等交易信息的资料,缩小猎物范围,然后针对其业务等基本资料提出质疑,做出周密部署后,选择其中一家甚至几家建立空仓,包括借票沽空(内地称为“融券”)、关联资产、甚至牛熊证、权证等衍生产品,再发出惊天动地的言论或沽空报告制造恐慌,然后以强大的财力大手沽空,沽到一般群众恐慌、大量投机者跟随他一齐沽空,剩下的就是享受猎物。
以格劳克斯(Glaucus)狙击德普科技[股评](03823)为例,2016年6月1日,投资机构GeoInvesting就曾发布报告做空德普,报告称德普需要持续摊薄股权融资才能维持经营,并且其主要业务“LED业务恶化,利润微薄”、“规模日益缩减”。2016年5月,股价沽空金额体量由十万至小百万(500万以下)量级,到百万至千万量级,沽空成交比连续维持在20%至30%之间。7月15日,德普科技有一笔大宗交易,涉及3330万股,涉资7825.5万港元。7月28日,Glaucus Research 强势发布沽空报告,给予德普科技评级“强烈沽售”目标价位0港元。当天德普科技于股价显断崖式暴跌,截止28日收盘,德普科技下跌86.34%,报收1.96元,成交量6.46亿股,市值由151.65亿缩水到20.26亿港元。
德普科技k线图
如此天量的市值损失,到头来小股民也只能是仓皇出逃或者深套其中,不仅没受到一分好处,反倒成了大机构斗争的牺牲品。毫无疑问,这场战争的赢家沽空机构Glaucus和幕后人仕赚得盆满钵满,获利之深以亿元计算!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到沽空机构至少绝非良善之辈,它的目的简单粗暴,通过周密的部署在港股市场狙击猎物,引起恐慌,掠取巨额财富。格劳克斯沽空丰盛的报告中就毫不遮掩地谈到,发出一份声明,只是意见提供者,并不会为此负责。而且他们在境外建立,正所谓投诉无门甚艰难(因他们从不透露办工室位置)。但是天网灰灰,疏而不漏, 香港金融圈爆出今次活动的幕后者.....
“我们是卖空者,我们就是有偏见的,显然,如果丰盛股价下跌,我们就会赚钱”。
二、沽空活动的幕后者,不为人知的过去黑幕
尽管此次沽空行为是格劳克斯(Glaucus)空开发布沽空报告,但是事件并非如此简单。据香港金融圈相关信息,此次事件的实际沽空方是香港对冲基金Oasis Management 。
Oasis Management公司成立于2012年,拥有DKR Sound Shore Oasis Fund和Oasis Investment Ⅱ Fund两个对冲基金,擅长通过花旗、摩根斯坦利、高盛等外资券商以沽空方式获取盈利。该公司劣迹众多,尤其出名的是曾被香港证监会公开处罚。2011年9月15日,香港证监会公开谴责Oasis恶意做空日本航空公司股份事件,认为该公司在股票收盘前五分钟发布沽空指令,故意低推日本航空公司的股价并从中获利,行为违法且误导市场,致使众多小股东损失惨重,决定处罚该公司及其首席投资主任750万港元,并质疑首席投资主任Fischer继续持牌的合适性。
另外,多间著名沽空机构名字往往同Oasis Management 连在一起,这已经不是Oasis Management公司第一次采取“先沽空股票,再等待一些沽空机构发表看空态度,然后低位捞货”来损害小股东利益的案件了。该基金公司的幕后操纵,正是循用“背后套路”。 Oasis Management公司就是此次损害小股东利益的罪魁祸首。
三、操控市场 + 内幕交易 = 牟取暴利!
除了Oasis是本次沽空事件的操纵者外,据传该事件还可能涉及“内幕交易”。内幕交易是Oasis惯用的手段,已被华尔街日报报道多次。早年浑水做空Rino国际,Oasis就被曝出提前支付2万至2.5万美元提前阅读沽空报告,最终从中获得超百万美元的收入。
2016年6月香橼发布Cyberdyne沽空报告前,Oasis就已做空该股。浑水发布Sino-Forest (TRE CN)沽空报告前,Oasis已购买该股的看跌期权。以上种种信息都将矛头指向Oasis公司与沽空机构间存在的“灰色交易”。纽约时报、新加坡媒体等也就这些信息作出相关报道。
据悉此次沽空事件也不例外。根据透露,Oasis早前也支付了2万至2.5万美元的费用以提前获得格劳克斯的针对丰盛控股沽空报告,早早进场,在股价暴跌、小股东损失惨重时获取收益,而现实种种迹象也指明该说法可能为真。根据截图可以看出,沽空机构主力在公布对丰盛控股的沽空报告前就已经从券商处借票9亿多的股份,4月25日前已沽空7亿的丰盛控股股票。据此,笔者认为Oasis 利用内幕信息进行交易的可能性特别大。否则,为何从2017年2月10日至2017年4月25日仅仅两个多月的时间,市场上丰盛控股的借票数额从5.33亿上升至9.26亿,翻了近一倍?并且抛售时间把握的如此精准,在沽空报告发布前就已沽出7亿的股票,占比超总借票数的四分之三?笔者希望香港证监会能够足够重视此次沽空事件,能详尽地调查并给出合理的处理结果。
丰盛控股被借票数值
四、天时地利人和
据消息人士传出,丰盛控股为何要延迟一个星期多才“复牌”,是因为三大部署。
天时:大股东季昌群及江苏财团等待“五一长假”完结,恢复“深港通”和“沪港通[股评]”渠道,千军南下对抗沽空机构。
地利:大股东及华融国际持股共逾77%,占有绝对主动权。另外,大股东季昌群疑似于丰盛停牌期间在场外大手增持,涉及8.69亿股,令“货源进一步归边” 。
人和:得到银行及投资者大力支持,包括当中获得中信南京分行的至少100亿授信行为。
五、丰盛股价走势预测
丰盛控股已经复牌两日,股价没有受沽空报告影响,先后上涨17.46%、14.86%,表现相当抢眼。笔者认为丰盛控股的股价仍将继续上涨。
笔者认为股票将上涨的最重要因素还是沽空机构。如前所述,沽空机构从市场中借入9.26亿丰盛控股股票,现已抛售7亿多,手中筹码所剩无几,对公司股票的打压能力有限。同时,沽空机构还面临着需要从市场中购入丰盛控股的股票以归还给券商的压力, 市传沽空机构平均价为3.05港元。如今丰盛控股的股价节节攀升,沽空机构定会慌忙回购股票以减少损失。今日的排队买货之列赫然显示了之前主力沽货的外资行,这说明了空头们确实开始抢回筹码以减少沽空损失数额。一般而言,券商会提供110%~130% 的融资额度,融资年利息通常为10%或以上。当丰盛股价不断上升,他们面临追收保证金和平仓压力越来越大。据沽空机构平仓的要求,沽空机构需要买入至少7亿多股票(相信市场还剩不多于40亿丰盛流通股票),大量的需求必定推动丰盛控股的股价继续上涨。
此外,内地资金大量流入丰盛控股也为公司股价的上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据统计,5月4日通过沪港通流入丰盛控股的金额达41.39亿元,净流入10.51亿元;通过深港通流入丰盛控股的资金有8.82亿元,净流入2.4亿元,这些大量的买盘也是推动丰盛控股股价上升的重要因素。
六、这场反击战最受害的是小股民.....
今次虽然丰盛控股发挥上市者道德责任去维护股民利益,但是市场上又有多少“财力非凡”和“肯承担”企业。
无论是投资者还是上市公司,被沽空机构盯上,投资者无论对上市公司多有信心,出于安全考虑,也会先行撤出,而在这种避险本能的带领下,股价加速下跌,很容易形成踩踏现象。沽空机构恰恰最希望见到的就是“踩踏”。在这种恐慌氛围里,看见账面盈利变成亏损,投资者很难理性去思考,处于信息端极度劣势的情况下只能仓皇逃命,哪还管沽空信息本身真不真实。同时,被坑惨的小股东也会成为沽空机构的获利工具。一旦惨案发生后,看着沽空机构笑开颜,小股东们往往不懂自身维权,只能关灯吃面......
笔者认为沽空是市场上的正常行为,因为可以对冲风险,但是一切应该在阳光下,合规合法合情合理下进行,而不是利用内幕交易先沽其货,再操控市场制造恐慌而获利。我相信监管机构, 必须维持市场公平, 也必须维护小股民的利益。而小股民们也必须明白和知道自身的权利。如果想了解更多信息可以去香港证监会网站留意。
责编/小薇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