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幻灯片

收入差距扩大是破坏市场的恶果——《二十一世纪资本论》批判

时间:2015-11-17 22:12    来源:财经网  

  原文发表于《经济观察报》

  财富分配已成为时下最广泛讨论和颇具争议的话题之一。然而我们是否真正了解其漫长的演进过程呢?私有资本的不断积累真如卡尔·马克思在19世纪预言的那样,将导致财富被少数人掌握吗?还是如西蒙·库兹涅茨在20世纪所设想的那样,增长、竞争与技术进步之间的不断博弈,会逐渐缩小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促进社会更加和谐地发展?

  收入差距确实在扩大

  成立于1942年、总部位于英国的乐施会,基于瑞士信贷银行近几年发布的《全球财富记录》数据大胆预测,到2016年,1%的富人将分得全球财富蛋糕的一半以上。

  尽管有人质疑其权威性,但是富人的钱袋子在近年急剧膨胀,却是不争的事实。数据显示,2009年,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所拥有的财富占全球财富份额的44%,而到去年,这一数字攀升至48%,平均财富达270万美元,余下的52%中,有46%被世界上另外19%的富人收入囊中。人口数量占绝对优势的80%的“穷人”仅拥有世界上5.5%的财富,人均3851美元,相当于富人平均财富的1/700。

  财富逐渐向富人集中的过程,表现出资本收入在财富分配中的占比远远超过劳动收入。

  皮克迪的《二十一世纪资本论》一书通过对自18世纪工业革命至今300来年的财富分配数据进行分析,发现投资回报平均维持在每年4%–5%,而GDP平均每年增长1%–2%。5%的投资回报意味着每14年财富就能翻番,而2%的经济增长意味着要35年。在一百年的时间里,有资本的人的财富翻了7番,是开始时的128倍,而整体经济规模只会比100年前大8倍。虽然有资本和没有资本的人都变得更加富有,但是贫富差距变得越来越大。

  皮克迪认为,因为资本回报率总是倾向于高于经济增长率,所以贫富差距是资本主义的固有现象——不加制约的资本主义导致了财富不平等的加剧,自由市场经济不能解决财富分配不平等的问题。他由此预测,发达国家贫富差距将会继续扩大。而他给出的解决办法则是,通过民主制度制约资本主义,征收全球性财富税。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降低财富不平等现象。

  然而,这看似确凿无疑的数据和分析究竟存在怎样的谬误逻辑呢?

  收入差距扩大的真正原因

  皮克迪的“发现”建立在大量数据计算的基础之上,可是对于数据产生的制度基础,他并没有给予应有的关注。简言之,这样的数据到底是才产生于自由市场经济,还是产生于破坏了自由市场经济,他完全置之不理。然而,这显然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要更好地理解收入分配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我们或许还需要了解那些获得最高收入的1%究竟是谁?根据福布斯亿万富翁数据,20%的亿万富翁来自金融和保险行业。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这1%人口中约1/3是企业高管,近1/4是医生或律师。但是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最大的变化体现在金融专业人士的比例上:他们在这1%人口中的比例已从8%上升至14%。不久前,《金融时报》也发表了题为《经济金融化加剧不平等》的文章,指出金融业的壮大以及高管薪酬的爆炸性增长是贫富差距加大的两个关键因素。

  为什么富人的财富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多?这些数据给出了一些答案线索。

  自上世纪70年代初开始,国际货币体系走向信用货币和浮动汇率制度,失去了货币纪律的约束,世界经济从此走向了货币超发和通货膨胀的时代。超发的货币一开始导致商品和劳务价格上涨,然而随着进一步的超发,货币就主要流向资产市场、导致资产价格泡沫化以及经济虚拟化。到今天,虚拟经济规模是实体经济的几十倍,而房地产、黄金、艺术品以及石油、粮食、铁矿石等大宗商品早已不再是普通的商品,而是发生了资本化。

  资本/收入比和资本所得份额之所以会同时上升,原因就在这里。很显然,当资产泡沫化、虚拟经济过度膨胀的时候,能够获取资产泡沫化收益的只能是资本,而决不会是劳动。

  在上世纪70年代以前,为什么资本/收入比和资本所得份额也同时上升呢?这是因为:在资本、劳动的两要素模型中,技术给定,那么有一个最优的要素配比。在达到那个最优配比之前,相对稀缺的要素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而相对丰裕的要素的边际产量则是递减的。关于这一点,我们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然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例子来给出说明。由于人口众多,特别是农民工几乎无限供给,与工业化过程伴随的一定是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更快提高的过程。好比过去经济创造了4块钱的价值,其中1块钱由劳动创造,3块钱由资本创造,现在经济创造了9块钱的价值,其中2块钱由劳动创造,7块钱由资本创造。劳动生产率在提高,工资收入虽然也在提高,但是劳动收入占比却是下降的。经济增长的初期增长更快的是资本的生产率,增长更快的一定是资本的收入。这就是外资为什么大规模流入中国的原因。

  导致劳动收入占比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资源产权没有界定给个人。产权不能清晰界定给个人的后果,是资源在本质上为官有、少数人所拥有,这必然导致收入差距的扩大。

  在存在庞大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经济增长而劳动收入占比下降是正常现象。在剩余劳动力消失之后,劳动收入占比下降那是货币超发、资产泡沫化以及产权不能清晰的表现。

  解决之道

  只有弄清了导致收入差距扩大的真正原因,才可能找到正确的解决办法。

  靠强化工会的力量,可以增加劳动收入占比吗?能够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吗?可以。不过这是以牺牲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代价的。长期来看,并不能保证劳动收入增长。

  靠开征“富人税”补贴穷人,可以降低收入分配不平等程度吗?也可以。不过这同样是以牺牲经济的长期增长为代价的。长期来看,也是不能保证劳动收入增长的。

  市场经济是交易经济,交易的结果一定是双方都获益。在市场经济下挣钱的不二法门是让他人也赚到钱。私有产权、市场经济下幸运的人可能成为巨富,但整体的两极分化概率为零。在私有产权下,小部分的大富人不但不会带来社会冲突,反而会被民众视为英雄和榜样。

  资本积累是增加劳动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民工的收入有了大幅提高,这并不是强化工会力量、更不是靠开征“富人税”补贴穷人带来的结果。尽管劳动收入的增长还赶不上资本收入,但是只要不滥发货币,产权又有保障,那么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劳动的边际产量就会以超过资本的边际产量的速度增加,差距最终会减少。

  显而易见,皮克迪只关注结果的平等,他并不关注促进增长,根本没把它视为经济事件,也不认为它能解决更广阔的分配公平问题。像最大化社会总体财富、或是增强经济自由、亦或是寻找最有可能的机会平等、又或者保证最贫困人群的福利得到最大化,诸如此类的备选项,他是很少提及的。

  解决收入差距扩大的正确办法是:把产权清晰界定给个人,推行法治,强化经济自由,同时约束货币发行。市场以私有产权为前提;市场经济本质是契约经济,需要法治保驾护航。无论是产权没有清晰界定给个人,还是法治不张、货币超发,都是对于自由市场的破坏。

  如果没有对自由市场的破坏,经济发展最终会逐渐缩小社会不同阶层之间的不平等程度。

  这并不是说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人也能在自由市场中生存,他们的确需要救助,但我们必须牢记,人人自食其力的社会才是好社会,社会救助应该仅限于没有劳动能力的人,并且不能造成吃免费午餐、养懒汉的后果。记住:市场不仅能解决效率问题,也能解决公平问题。

  《二十一世纪资本论》得到那么多经济学家的支持,这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

  2015年9月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财富分配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