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16 21:56 来源:商务财经网
商务财经网书画讯:小编看了江爱松先生的画册,感觉至深。江先生的“心像重彩山水”独具一格,跨越了传统国画的框架,创新了传统国画的艺术表现力,是现代国画艺术领域中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首先,江先生作品最为突出之处,在于他的用色。将西方对色彩的表现引入国画创作之中。所以他的作品中,色彩饱满而灵动,丰富又统一,给人留下了极为强烈的视觉冲击,即使闭上眼睛,脑海中仍旧浮现一番万紫干红的绚丽图景。
“随类赋彩”是传统国画典型的用色原则。意思是根据被描绘的物象来运用色彩.其中当然也包含主观运用色彩的意思。传统国画对色彩的运用虽然追求表现物象固有色彩.但在实际运用上更倾向于创作者主观情感的抒发,它基本不考虑光源色或环境色对物象固有色的影响因素。在西方的绘画传统中,则异常关注光影、时令、环境色对物体色彩的交互作用。对于从小生活在大自然怀抱中的江爱松而言,他对于环境、时令、明喑等对色彩的影响尤为敏感。他将这份造物主的神奇,充分表现在艺术创作中。
除了引入西方用色理念之外,江先生形成了一套对色彩运用的独到理解。对于饱满色彩的表现虽然能够给人造成直观的视觉冲击,但是也可能因为过度刺激而产生审美疲劳。在江先生的创作中,一副作品中往往用色艳而不俗,能够表现出细腻多变的色彩变化,却不会给人造成眼花撩乱的繁杂感。原因何在?除了高度重视空间构图,关注时令、环境、明暗、冷暖给色,彩带来的影响之外,江先生慎用强烈的对比色以营造强烈的视觉冲击,而是偏向于选用同色调的多重变化,来营造和谐的氛围。例如代表作;武夷秋曲≥中便是选用暖色调金黄为主,搭配多种色系,营造出盛世金秋的和谐大气质感。
其次,江先生对空间的表现也相当超然。江先生先以油画见长,他将自己的油画技巧运用到中国山水画的创作中。传统的中国山水画采用散点透视的方法,这样画出来的物象往往缺乏空间感,令人感觉较为平面。江先生偏向于采用的是两洋绘画常见的焦点透视法作画,以透视和明暗方法表现物象的体积、质感和空间感,并要求表现物体在一定光源照射下所呈现的色彩效果,呈现出更为合理白勺空间布局。但是这种空间布局又不是完全模仿欧洲静物画或者风景画的写实风格,江先生综合运用了散点与焦点透视的方法来传承中国山水写意意境。具体来说,江先生在构图时,往往将画面切割成几大不同的区域,在小区域内部更多地采用焦点透视以细化结构,在区域与区域之间则采用散点透视与焦点透视相结合的手法来突出中心、完善布局。同时,江先生将西方绘画理念和技法引入传统国画山水画中,以丰富传统山水画的表达,拓宽古典山水画的表现容量,此举并非江先生首创,然而在金碧山水领域,却鲜有人走得比他更为长远。
西方观众非常欣赏江先生的作品,特别欣赏他大胆细腻的用色、合理的空间层次结构以及中西融合的创新艺术表达技法。对于大多数西方观众而言,传统国画种的水墨山水画由于文化隔膜,不同文化背景的欣赏者很难把握作品真谛。然而对于江先生的作品,西方观众欣赏到了“熟悉的陌生感”,之所以熟悉,是因为在江先生的作品中看到了西方传统的油画技巧、用色理念和空间构图形式,这种熟悉引发了亲切和认同。但是熟悉之外,还有新奇的陌生。在西方传统的绘画作品中,并没有山水画这一门类,最接近的大概算是风景画。中国的山水画侧重写意,而西方的风景画则注重写实。江先生虽然部分地采用了西方绘画的技巧,但他的作品本质上还是中国的。在江先生的作品中,更多地表现中华民族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
江先生的“心像重彩山水”,确立了他在现代国画艺术领域的地位,是现代国画艺术领域中开创性的丰硕成果。
【人物简介】江爱松,1943年12月出生于福州琅岐岛。现为现代中国心相重彩山水画画家,福州画院专职画师、国家一级美术师、福建海天书画院名誉院长、中国文联翰墨书画院院长、中国北京东方画院副院长、福建省收藏家协会顾问、纽约国际英格伦艺术院名誉院长、美国印第安纳州州立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等职,五十年来,江爱松先生潜心研究、探索与创作,成功地将东方艺术的“静”和“净”与西方艺术的“真”和“幻”融为一体,创造了全新的江爱松“心相重彩山水”现代国画艺术风格,并创作了一大批现代国画经典作品。人民美术出版社、荣宝斋、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等十多家先后出版了江爱松“心相重彩山水”作品。早在1994年,江爱松先生就应邀赴美国来举办过他个人的画展,他的“心相重彩山水”现代国画,引起西方艺术界人士和新闻媒体的高度赞誉。江爱松先生的众多作品被国内的外事办等外交机构作为外交礼品被被几十个国家和地区以及美国国会图书馆、哈弗大学、耶鲁大学、印第安纳州博物馆、印第安纳州州立大学、国际刑侦大师李昌钰博士等均收藏、陈列有他的作品与专辑。中央电视台、福建电视台等做了专题报道。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