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8-03-26 22:29 来源:凤凰网
人体约75%的重量是水,水自然是我们生命的第一要素,从以前认为的只有口干舌燥需要补水,到“要健康,一天得喝8杯水”的观念深入人心,消费者对于补水的认识越来越重视。对于人体每天摄入量最高的物质——水,入口之前自然要慎重,老一辈人总说多喝白开水,卖水的厂商贴着“大自然搬运工”身份标签,铺天盖地的广告告诉你矿泉水的好处,医生却说最好喝纯净水,到底哪一种才更有利于健康呢?
一句老掉牙的话说的好“水是生命源泉”,人体的组成、人类的活动都离不开水这种物质。自从生命在水中形成的第一天起,水在生命体中起的作用就没有发生过改变,它参与生命的运动,排除体内有害毒素,帮助新陈代谢,维持有氧呼吸等等。
饮水界的鄙视链
至于要喝什么水?传说在而在“饮水界”当中,深藏了一条“饮用水鄙视链”:“矿泉水看不起天然水,天然水看不起矿物质水,矿物质水看不起纯净水,纯净水看不起自来水”。难道烧自来水喝的就活该被鄙视在最底层吗?喝矿泉水真的比白开水更有营养吗?
许多商家喜欢标榜自家产品富含多种矿物质,对人体健康有好处等宣传不在少数,并非质疑商家含量造假,而是标称的含量多少才算多,你又是否清楚,能否被人体吸收?吸收率又有多少?
补水不是补营养
以市面XX矿泉水为例,钙含量:≥400ug/100ml(4mg/L),每天喝足2升的水来算,喝进去的钙也只有8mg,占每日钙摄入量(800mg)的1%不到,还不如喝一口牛奶来得多。
所以说水里含有矿物质对人体是否有益,答案是肯定的,但需要考虑含量,且这些矿物质元素必须以游离离子状态存在才易于被人体所吸收。因此,无论是天然水或矿物质水,其中的矿物质含量基本上都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喝水只是为了补充水分,不是为了补充营养。
人体酸碱平衡 不是你想变就能变
前几年,在出版物和网络中流行着一种“健康新说”,宣称人体大部分疾病的罪魁祸首都是“酸性体质”,这些疾病涵盖了当前几乎所有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甚至抑郁症等,提倡食用“碱性食物”。不少商家借此大肆宣传“碱性食物”,添加了偏碱性的矿物质使水变为弱碱性,搭上了“酸碱体质论”的“便车”得到不少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其实,健康人的血液的ph值是7.35-7.45,是呈弱碱性的,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来维持酸碱平衡,使血液的ph值维持在7.35-7.45之间。一旦PH值小于7.35,并非商家所说的导致“睡眠不好、脸上长痘”等一系列小问题,而是“酸中毒”,可以说是非常严重的疾病,常作为某种疾病的并发症出现,比如糖尿病酸中毒,而这种情况需要的是及时就医,而不是喝所谓的“碱性水”。
无论是天然矿泉水还是矿物质水,其中的矿物质含量是微量的,基本上都起不到补充营养的作用,也都影响不了身体的酸碱平衡,一般仅能起到调节口感的作用。归根到底喝水最重要的是安全,至于是否有矿物质其实一点也不重要。
饮水频率和安全才是第一位
1、少量而多次饮水
我们一直认为,口渴时身体才需要水、才需要喝水。其实,口渴时机体已经处于缺水状态,并开始利用调节系统进行水平衡的调节,此时饮水虽然可以补充丢失量,并不是最佳的饮水时机,且往往容易一次性饮大量水,加重胃肠负担,稀释胃液而影响消化。
每天喝水的时间应尽量分配到一天中,少量而多次。比如一夜睡眠后会丢失不少水分,尽管起床后并没有口渴感,但体内会因为确认出现血液黏稠。早晨起床后喝一杯凉开水(150毫升)可以降低血液粘度,增加循环血容量。
2、认准水质标准
对于选择桶装水的家庭,也不要掉以轻心,注意包装桶上面标签是否完整,生产日期、保质期等等是否标明清楚。可通过放倒桶身检测密封性,如果桶盖能转动或桶身有水渗出,则说明密封性不好,很可能感染了细菌。
保质期也是需要关注的地方,桶装水标明的保质期一般只有3个月,一旦打开桶装水,应尽快喝完,因为在潮湿的环境下,细菌容易滋生,只要空气进入桶装水,细菌就会随空气进行水中,造成污染。
3、注意清洁净水器具
随着净水意识的普及,家用净水器成为了许多家庭的必备。能够有效的去除水中病毒、杂质、余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而这些滤芯阻隔的杂质,经过反冲洗并不能彻底冲洗干净,时间一长,杂质越积越多就会堵塞净水器。
虽家用净水器很多种,采用的滤芯也有所不同,一般都有PP棉,前置活性炭滤芯,超滤膜,RO膜,后置活性炭。但滤芯过滤达到饱和的时候,水中的有害物质不会被吸附,滤芯上滋生出来的细菌会导致净水器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加重水质的污染。所以装有净水设备的,需要及时对净水器进行内部清洁和更换滤芯,一般少则半年多则一年是必须要进行更换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