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商业资讯 > 论坛

全球创新指数研究圆桌论坛聚焦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时间:2016-09-01 18:31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9月1日电(王蕙林)由北京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创新指数研究中心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中国办事处主办的全球创新指数研究圆桌论坛30日在京举办,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话国家创新发展战略。

  中国创新能力全面提升

  8月1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和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了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GII),中国名列第25位,成为首个跻身25强的中等收入经济体。

  联合国全球创新指数主编萨沙高度评价中国此次取得的成绩:“考虑到其巨大体量,中国能取得第25名的成绩实属难能可贵。”近年来,中国在GII中的排名持续快速上升,体现了国家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8月30日,陈宏兵在全球创新指数研究圆桌论坛上发言。 新华网 王蕙林 摄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中国办事处主任陈宏兵在接受新华网记者采访时说,从这次发布的指数来看,中国在创新能力上快速追赶发达经济体,在本国人专利申请量等11项指标上取得世界第一,这体现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取得的显著成绩。未来,中国创新还存在着巨大潜力。

  牛津大学教授傅晓岚认为,中国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世界经济大有裨益。第一,随着中国创新能力的提升和进一步融入全球化的创新体系,中国日益成为世界知识创造、文明进步的贡献者和重要的合作者。

  第二,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跃入创新能力第一方阵,能在南南创新合作、南南技术转移中发挥作用。中国的技术能创造更多就业,对于低收入国家而言更加实用。这将对世界的包容性发展、可持续发展注入力量。

  完善创新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科技部战略研究院全球创新总干事赵刚说,创新是全链条、全面发展的综合生态系统,不仅限于传统的研发领域,还包括产业化、商业化的过程,除了科技创新,也要制度创新。“没有良好的创新文化和生态,没有健全的吸引人才、发挥人才积极性的制度,没有完备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创新是不可能成功的。”

  陈宏兵认为,从这些年的发展可以看出,创新这一概念已脱离单纯的字面意思,具备了特定含义,即以科技研发为核心,包含了商业模式、发展理念、社会组织方式等一系列因素的综合概念。建立完整、完善的创新生态系统,对于成功实现创新发展至关重要。

  萨沙肯定了近年来中国在创新制度建设上的努力,他说:“在政府的引导和扶持下、自下而上地进行创新很重要。中国政府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就是在鼓励自下而上的创新。”

  他同时强调,政策的稳定性、延续性对于创新发展必不可少,而中国在这一点上做得很好,是世界的楷模。

  专家呼吁加强创新的全球合作

  全球视野下的国家创新发展战略是本次论坛专家们重点讨论的议题。专家们认为,全球很多重大基础科研项目难以由一个国家独立承担,需要各国在国家层面、全球治理层面、多边外交层面进行协调。

  陈宏兵说,在中国,创新已被提高到国家政策的层面,但在有些国家中仍停留在讨论层面。就创新设立全球议程、由各国领导人一起讨论创新议题,对于世界经济摆脱低迷、重焕生机具有重要作用。

  “有些国家把创新当成零和博弈,但它其实是一种双赢。”萨沙说,在对GII指数进行设计时,为营造信任气氛,促使全球共同进步,团队添加了鼓励合作的因素。

  令人鼓舞的是,国际社会正日渐意识到创新国际合作的重要性。在今年的GII报告中,有学者呼吁建立补充性的全球治理机制,侧重完善国际科学和研发合作。此外,报告中还专门提到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认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具有多样性,可以发挥国家间的比较优势,其机遇大于挑战。

  谈到如何开展创新的国际合作,来自科尔尼咨询的丹尼尔认为,这需要消除国家间壁垒,支持人才跨境流动,在签证和资金等领域提供政策支持。赵刚则提出建立两个网络:一是科学家的网络——让中国科学家与世界科学家紧密合作,共同推进基础研究;二是技术转移的网络——让发达国家的技术成果转移到中国,再由中国转移到第三世界国家。

  论坛最后,与会专家共同呼吁,在创新首次成为G20这个全球经济治理重要平台议题的情况下,希望各国领导人就创新政策以及创新对于经济增长的关键性促进作用达成共识,就各国的创新政策和措施加紧协调,实现全球创新。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论坛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