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24 17:39 来源:财新网
此次降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9月CPI同比增速0.1个百分点,重回正利率状态。但PPI同比增速依然为负,企业所面临的实际贷款利率依然较高。央行表示降息包括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
央行总部大楼。CFP
)在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以及外汇占款持续负增长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再次选择降准降息。同时,也完成了利率市场化的最后一步。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以进一步降低社会融资成本。
其中,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4.35%;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1.5%;其他各档次贷款及存款基准利率、人民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相应调整;个人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保持不变。
至此,2014年以来,央行先后六次下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65个百分点,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累计下调1.5个百分点。
在此次降息之后,贷款基准利率和存款基准利率均进一步刷新历史最低位。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官网就降息降准以及放开存款利率上限答记者问表示,此次降低存贷款基准利率,主要是根据整体物价的变化,保持合理的实际利率水平,促进降低社会融资成本,加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
实际利率是指物价不变从而货币购买力不变条件下的利率;名义利率则是包含了通货膨胀因素的利率。通常情况下,名义利率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即可视为实际利率。
汇丰中国首席经济学家兼经济研究亚太区联席主管屈宏斌认为,2015年前9个月,我国累计降息100个基点,但1-9月的平均实际利率用CPI平减后录得仅比2014年的平均实际利率低不到30个基点,而用PPI平减的实际利率在1-9月内均值更是高达10.1%左右,比2014年均值高出200基点有余,“融资成本高企无疑使经济雪上加霜。”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的一年期基准存款利率持续下调,1999年降至2.25%,但这并不是历史最低,历史最低值出现在2002年,当时的存款基准利率为1.98%。1999年,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降至5.85%;2002年,贷款基准利率降至当时历史最低点5.31%。
同时,自10月24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引导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同时,为加大金融支持“三农”和小微企业的正向激励,对符合标准的金融机构额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
以9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计算,此次降准将释放流动性至少7000多亿元。
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央行对基准利率的调整一般主要观察CPI的变化,但也要适当参考GDP平减指数。在大多数情况下,CPI与GDP平减指数的变动趋势是一致的。但在目前特殊情况下,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以及国内投资、工业品需求明显放缓等因素影响,CPI和GDP平减指数走势有所分化。
9月CPI同比上涨1.6%,前三季度GDP平减指数为-0.3%,此外9月PPI同比下降5.9%。综合起来看,当前中国物价整体水平较低,因此基准利率存在一定下调空间。
在此次降息之后,一年期存款利率高于9月CPI同比增速0.1个百分点,重回正利率状态。但PPI同比增速依然为负,企业所面临的实际贷款利率依然处于较高位。
央行认为,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主要是根据银行体系流动性可能的变化所作的预调。未来影响外汇占款变化的因素仍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加之10月税款集中入库将相应减少银行体系流动性,因此需要通过降准释放部分存款准备金,以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
受到人民币贬值预期以及当局可能稳定汇市的影响,9月央行口径外汇占款继续下降,较8月末减少2641.42亿元,这是连续第8个月负增长。
招商银行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对财新记者表示,在外汇占款持续大幅下降之际,降准对维持资金利率宽松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有理由认为,央行的宽松举动将会持续至2016年,明年1年期存款基准利率可能降至1.0%以下
他认为,同时也必须承认,货币政策对实体经济的刺激作用正在衰减,宏观经济的表现持续低于预期,因此未来财政政策必然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央行提出,利率市场化后,在一段时期内央行将继续公布存贷款基准利率。在市场供求决定的利率形成机制完全建立前,央行公布的存贷款基准利率仍可为金融机构利率定价提供重要参考。
申万宏源认为,未来一段时间,新增外汇占款可能持续为负,这对资金面的影响偏负面,虽然逆回购、PSL、MLF等都可以投放流动性,但是相比较而言,降准可以释放长期资金,有助于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投向实体经济,提高稳增长效果。■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