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财经

揭秘次新股中的潜力黑马股

时间:2016-10-23 22:21    来源:中国经济网  

  历史表明,大多数牛股均诞生于次新股,这与次新股市值小、概念性强,同时更具有成长性不无关联。从市场波动来看,上证综指20日历史波动率已回落至10.0的水平,接近2008年以来的低点,这意味着市场可能已在阶段性底部区间的尾部。变盘在即,市值增长弹性较大的黑马型次新股是值得投资者留意的。在近500只次新股中,重点关注上市时间超过一年的品种,统计表明新股上市一年后跑赢市场指数的概率较大;而上市一年内表现普遍不佳,这可能与新股上市初期过度爆炒有关;与此同时,对于上市时间达到三年大非解禁窗口的次新股应需谨慎,大股东在多年的持股后往往有较强烈的减持动机。

  行业决定牛股的基因

  成为牛股有一定的偶然因素,但多数牛股都离不开清晰的行业逻辑。比如在消费时代(1990年~2000年)刚好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阶段。经历了数十年的物资短缺后,居民的消费需求最先从食品、造纸等日用消费品开始释放,然后逐步蔓延到家电空调等耐用消费品,这便造就了属于消费时代的大牛股,如 四川长虹 、 泸州老窖 、 伊利股份 、 飞乐音响 等。工业时代(2000年~2010年)以地产汽车产业的腾飞和中国制造的出口为标志。这一时期,与制造、 房地产 和汽车相关的产业链均实现了大幅增长,成就了诸如 中国船舶 、 浪莎股份 、 驰宏锌锗 、 万科A 等大牛股。信息时代(2010年至今)中国经济增长尝试向 信息技术 等 新兴产业 切换。工业时代积攒的大量财富潜移默化间提升了家庭的消费需求。与此同时,社会文化水平的提升也刺激了对IP经济的消费需求,文化与TMT行业得到迅速发展。这一时期出现了像 东方财富 、 乐视网 、 暴风集团 、 中文在线 等牛股。

  立足当下,次新股未来10年的机会还看教育和 医药行业 。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已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青壮年的低占比代表购买力的不足,经济可能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都保持在较低增速的水平,这也意味着2007年上证综指创下的6124点或许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逾越;老龄人口和小孩的增多尽管不利于社会总产出的增加,但对于少数行业而言仍有可能面临较大的系统性机会,一是教育,二是医药。

  教育方面,随着二胎的放开,短期内出生率有望出现一定程度的提升,同时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也意味着家长花在小孩教育方面的投资会逐年增加,毫无疑问,教育行业未来十年的行业景气无忧。在近500只次新股中,业务有涉及教育行业的有: 邦宝益智 、中文在线和 全通教育 。

  医药方面,老龄人口的增加必然增加对医疗的支出,加上国内医药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十年医药 医疗行业 也将面临较好的成长机遇。次新股中,与医药行业相关的有: 康弘药业 、 莎普爱思 、 安图生物 等,与医疗行业相关的有: 迪瑞医疗 、 迈克生物 、 健帆生物 等,与医药流通相关的有: 老百姓 、 益丰药房 、 一心堂 等。

  市值决定牛股的弹性

  遴选次新股中的黑马不一定非要选中行业中的佼佼者。尽管可以采用选择行业现有龙头作为投资对象,但其白马属性也决定了这类公司估值不便宜,长期投资成为牛股的概率整体较小,反倒是那些市值小的品种,往往具有更大的弹性和想象空间。

  小市值品种的弹性在于其具备的壳资源价值。在中国股市注册制实质性放开之前,A股上市公司天然具有壳的价值。即便是现在,一家公司从申报材料到拿到发审委批文,再到排队上市,两三年的等待期是最低消费。在当前的实体经济下,两三年的等待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便是漫长的冬季,因此不少企业都选择了借壳的方式来跨越这一阶段。统计数据也表明,小市值公司往往在较长时期的投资区间里能实现超额收益,如过去20多年中的十倍股有70%的市值起步是低于20亿元的。典型的像 华夏幸福 ,起步阶段市值不过10亿级别,如今已是近千亿市值的巨无霸。

  目前市值小于50亿的次新股仍有70余家。从近500家次新股的市值分布数据来看,平均市值为121亿元,中位数为74亿元,而市值小于50亿元的仍有74家。其中,市值最小的十只次新股分别为: 田中精机 、 登云股份 、 王子新材 、 沃施股份 、 新元科技 、 跃岭股份 、 南华仪器 、 中飞股份 等。

  并购重组是做大市值的关键环节。公司规模的扩大一方面可以通过内生增长的方式实现,另一方面也可以依赖于外延并购。在当前存在较大的一二级套利空间的时空背景下,利用外延并购扩大营收和利润规模,从而做大市值的路径显然比内生增长带来的市值增长更具性价比。历史统计表明,有并购重组事项的十倍股数量占整体的比例超过了70%。

  从经验上看,两类次新股有更强烈的并购重组预期。一类是主业下滑,经营无望的次新股。对于这类公司而言,通过并购重组实现转型的动力较强,可留意近两年营业利润表现较差的次新股,如登云股份、 科隆精化 、 康跃科技 等。另一类则可关注市场给予行业估值较高、有望借助跨界并购实现估值套利的次新股。从行业来看,去年并购套利较火的传媒、计算机今年的估值水平都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回落,而电子板块反倒在汽车电子、消费电子等下游景气度爆发下出现了估值中枢的上升。次新股中有近30只电子行业方面的标的,其中半导体子行业的有 兆易创新 、 全志科技 、 晶方科技 等,电子元器件有 博敏电子 、 伊顿 电子、 三环集团 等,光学电子有 苏州恒久 、 欧普照明 等,其他电子有 久之洋 、 新易盛 等。

  业绩的重要性远高于估值

  十倍牛股在起步阶段的估值并无优势。通过对过往十倍牛股的估值回顾,可以看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超过八成牛股的估值水平与市场平均估值持平或更高,只有不超过两成的牛股在起步阶段有着比市场更低的估值水平。

  与估值相比,业绩对于牛股有着更高的重要性。根据股利贴现估值模型,公司的股价是未来股息的贴现值。而企业股息的派发与企业盈利是息息相关的,因而理论上,盈利的增长是驱动股价上涨的核心要素之一。总结历史行情走势,不难发现大多实现数倍涨幅的大牛股,其上涨周期都超过了1年。对于基本面完全不靠谱的公司而言,在相当长的时期内释放业绩是相当困难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来看,业绩可以看作是成长过程中的不断证伪,牛股之路往往需要逻辑不断得到验证。

  统计表明,盈利的高增长的确为股价的上升提供了支撑。在过去几轮牛市中,十倍股的复合净利润增速达到了170%,相比之下A股的复合净利润增速仅有12%,由此可见公司的盈利能力对于快速上升的股价的支撑作用。

  从净资产收益率来看,近两年表现较为突出的次新股主要有:安图生物、健帆生物、 冰川网络 、 温氏股份 、 海天味业 、 蓝海华腾 等;从成长能力来看,表现较为突出的有: 众信旅游 、 易事特 、 东方网力 等;从净 利率等盈利能力指标来看,表现突出的有: 伟明环保 、 牧原股份 、冰川网络等。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次新股,黑马股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