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国际

近十年量化宽松后 美联储即将展开缩表之旅

时间:2017-09-20 10:32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如果缩表成功,美联储将悄然为一次超常规货币政策试验画上句号,并为其他效仿美联储、祭出超级宽松政策大旗的央行提供借鉴。一旦出现问题, 导致长期利率大幅跳升,就会伤害美国经济复苏,其外溢影响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诱发风险和危机。

  如果不出意外,北京时间周四凌晨,美联储将宣布开始缓慢收缩资产负债表规模。量化宽松(QE)是金融危机以来美联储为稳定经济做出的超常规货币政策试验,并引发了全球央行的效仿。如今,与重回加息轨道一样,美联储正在着手准备退出这些措施。

  在金融危机期间及之后,美联储买入规模达4.2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和美国国债资产,而“缩表”可谓是QE的反向操作。

  根据多次政策沟通,美联储将采取被动“缩表”方式,让部分债券到期,不再续买。

  美联储6月份表示,在启动缩表计划时,最初将允许一小部分债券——每月4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60亿美元美国国债到期,然后每季度小幅上调允许债券到期的数额,最终允许债券到期的最高数额达到每月200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和300亿美元美国国债。

  “从目前公布的情况来看,未来一年左右,美联储仍将在多数月份里购买债券,相对于庞大的资产来讲,短期内每个月缩减几十亿、几百亿都可以忽略不计。”一位在纽约大型保险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缩表临近时,市场呈现狂欢的态势。继上周美股连涨后,在银行和金融类股领涨下,美国股市本周一再度刷新历史纪录。在美联储举行议息会议前,金融股造好是升市的主要动力。受美股激励,欧股和亚太股市亦普遍呈涨势。

  即便如此,缩表对美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以及对世界经济的外溢影响不容小视。

  如果缩表成功,美联储将悄然为一次超常规货币政策试验画上句号,并为其他效仿美联储、祭出超级宽松政策大旗的央行提供借鉴。

  一旦出现问题, 导致长期利率大幅跳升,就会伤害美国经济复苏,其外溢影响也可能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并诱发风险和危机。

  渐进缩表

  从2008年底金融危机造成市场剧烈动荡至2014年,六年内,美联储一共进行过三轮QE,资产购买的规模共计超过3万亿美元,为市场注入巨大流动性。如今,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已经膨胀到4.5万亿美元,成为三轮QE留下来最直接的“成果”。

  美联储购买长期债券推动部分投资者进入高风险资产领域,提振了股票、公司债券和房地产。超低的利率水平使得数百万美国人能够进行再融资,从而减少了房产止赎的数量并腾出现金用于开支。

  2016年延续至今,美国一系列经济信号出现明显上涨,全球增长也处在危机后的最佳阶段。

  事实上,缩表计划的核心部分三年前就已成形。在2014年结束Q3时,伯南克(Ben Bernanke)等美联储官员就曾表示,将先上调联邦基金利率再实施缩表,并且不会出售债券。

  但耶伦的市场沟通仍然令人振奋。在2010-2011年期间主管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的Austan Goolsbee表示,耶伦以一种令人印象深刻的方式达成了共识,市场没有出现恐慌,没人喝倒彩。

  今年美联储就缩表计划达成一致,实际上为耶伦的继任者解决了问题,使市场获得更大确定性,这类似2013年伯南克在任期于2014年结束前宣布了逐步削减美联储购债规模的计划。

  最终规模待解

  宽松如山倒,缩表如抽丝。

  美联储持有的资产规模从2008年之前不足9000亿美元猛增到4.5万亿美元。尽管这一规模将下降,但是由于负债已经大幅增长,因此美联储最后持有的资产还是会超过金融危机前的水平。

  虽然美联储早在2014年就不再扩大债券持有规模,但仍继续对已到期的资产进行再投资。美联储目前持有政府相关实体发行的1.7万亿美元抵押贷款支持债券,约占市场规模的29%,此外还持有约2.4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占美国国债市场的17%。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行长达德利(William Dudley)在本月早些时候发表演讲时称,在下个十年之初的某个时间,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规模可能会稳定在2.4万亿-3.5万亿美元区间。

  这就意味着,在2008-2014年增加了3.7万亿美元资产之后,美联储最终只会出售约1万亿-2万亿美元的证券。

  目前难以预测哪些方面可能出问题。当美联储在2013年讨论削减购买新债券的计划时,债券价格大跌导致收益率上升,这被称为“削减购债恐慌”。未预料到的动荡包括资本流出新兴市场。美联储现任和前官员均表示,为避免上述情形重演,他们在制定缩表计划时十分审慎。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美联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