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书画

考证文章在古代书画真伪辩论中的作用

时间:2017-03-09 18:24    来源:华夏收藏网  

  最近,《收藏家》杂志刊登了一篇著名古代书画收藏家朱绍良先生撰写的鉴定论文《<唐后行从图>考析》,这篇万余字的文章思路缜密、论证全面、引经据典、出处明确,采用国际通用的论文写作模式,即说明了张葱玉、启功、徐邦达、傅熹年等鉴定大师的个人意见,也详细阐述了作者自己的鉴定观点,成为了一篇不可多得的古画鉴定的标准样本。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客座教授、书法美学研究学者王冰先生读后给予了这样的评价:“绍良先生的文论,足见现代考证的学术特点,将所有可供比对的相关因子解析罗列,不仅广征博引,还需逐一反思,更要逻辑归纳。尤其注重‘否定性’因素,既非人云亦云、也不寻章摘句,读来确有教益。”

  这使我想起三年前内地有关苏轼《功甫帖》真伪以及背后真相的大论战。当时,上博几位研究员、蘇富比拍卖行、朱绍良等多位收藏家,虽仓促上阵,却都拿出了自己的鉴定论文,这场“论文大战”,显示了民间鉴定力量的崛起,使人大开眼界,获益匪浅!

  

《功甫帖》

  在鉴定现当代书画、古董瓷器时,专家们往往主要靠目鉴方式,采用“排除法”,一项不对即断为假,很短时间就能得出“对”与“不对”的结论,不必再去写文章详细论证。

  而鉴定古画,经常需要鉴、考并用。“鉴”就是目鉴,要从作品本身去寻找,如笔墨、作者款印、他人题跋、鉴藏印记、质地、尺寸、装潢等,即着眼作品反映的时代风格与个人风格。“考”即考证,借助于文献资料,比如画家传记、书画著录、有关诗文、历史知识、避讳习俗等,对作品与之关联的某些问题作一番考证,以此来判断真伪。这常常需要详细说明和提供文献佐证,因此,历史上就有了靠文字说明鉴赏古画的传统。

  朱绍良先生侃侃而谈地对我谈起了古代鉴定家以文为鉴的历史。

  “最早见诸记载古代书画鉴赏文章的应该是北宋米芾的《画史》,书中记录了米芾本人收藏及平生所见的书画,品评真伪,兼及评价、印章、纸、绢、服饰、裱褙、收藏、考订等,内容详尽,品评尖锐精刻,故历代书画赏鉴大家,都将此‘奉为圭臬’。”

  “明代的文嘉有《钤山堂书画记》及《天水冰山录》,是他奉官府之命,记录被籍没的严嵩收藏书画,每件书画后均附有简要记述,从此书可了解严氏父子书画收藏情况;明代詹景风的《詹东图玄览编》,为笔记体,分四卷记述作者生平所见书画碑帖名迹,不仅著录作品的内容、款识、印章等,并有很多对画家及画派在笔墨技法、风格上的评价和阐述,较客观公允,卷末附录作品题跋;明代张丑的《南阳书画表》,记载了张丑赴大收藏家韩世能府邸观画,详细描述了书画作品的内容,其对《清明上河图》卷所进行的详细论述,已经接近今天的论文水准了。”

  “清代书画鉴赏家顾复的《平生壮观》,全书10卷,分书法、绘画两项,所记为魏至清初作品,真伪并收,但作者于每件作品后附以评论,以辨真伪,颇多精湛见解;吴升的《大观录》,全书20卷,书、画各10卷,均为作者平生所见,多有名迹。体例按时代编次,于每件作品下详记质地、尺寸,凡法书则并记行、字数以及释文,绘画叙述内容并记款识、题跋,间有评语,颇有见地;最著名的是乾隆皇帝的书画收藏记录《秘殿珠林石渠宝笈》,他经常在作品上品评,鉴定真伪,如《富春山居图》子明本和无用师卷、《三希堂·快雪时晴帖·中秋帖·伯远帖》等。”

  这些都说明古人已经开始用文章来说明书画作品的品质了。

  新中国以来,以张葱玉、启功为代表的鉴定家们加大了对于古代书画的研究力度。张葱玉曾在他的著作《木雁斋书画鉴赏笔记》中,将156幅古画用笔记形式对每件作品的笔墨、印章、用纸、题跋等都进行了详细说明。

  随后,海内外出现的几场古代书画的著名论战,也都是通过发表文章进行的。

  1965年6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在《文物》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从王谢墓志出土论〈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该文认为,从当时南京出土的王谢墓志(晋代)来看,《兰亭序》失去了晋人惯用的带有隶书笔意的笔法,因此断定它不是晋代王羲之遗留下来的作品。郭文发表后,江苏省文史研究馆馆员高二适看了,不以为然,于是写了一篇《〈兰亭序〉的真伪驳议》与郭沫若争论。该文的观点认为,唐初各大书法家如欧阳询、虞世南等都在学王帖,而唐太宗也酷爱王之书法,我们没有理由否定唐初书法家的鉴别能力;其次,若以东晋书法当接近于隶书,而《兰亭序》却是行书,因此就怀疑《兰亭序》非晋人之作,这是方法论的错误;再者,从美学的观点上看,《兰亭序》书法、文思之潇洒、飘逸,与东晋士族的风貌也相吻合。高文坚持《兰亭序》为晋代王羲之手笔,其论点与郭沫若文针锋相对。

  

《兰亭序》

  毛泽东关注和支持了这次论战,《光明日报》和《文物》杂志均先后刊载了高二适《〈兰亭序〉的真伪驳议》的文章。郭沫若再次针对高文发表了《驳议的商讨》和《〈兰亭序〉与老庄思想》两文,与之辩论。尔后,高二适也再次写了《〈兰亭序〉真伪之再驳议》一文,回敬郭沫若。刹那间,从中央到地方的报刊均刊登了有关《兰亭序》真伪的论文。当时参加争论的学者,还有龙潜、启功、徐玉森、赵万里、史树青、沈尹默、严北溟等人。启功先生曾写了一篇文章《兰亭帖考》参与论战,支持郭沫若的观点。

  两派争论不休,但因双方都没有充足证据,最后也没有结论。

  上世纪末,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一幅五代时期董源的《溪岸图》,关于这幅画是否为董源所作,曾引起一场国际大辩论。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标签:书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