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0-08 22:17 来源:第一财经网站
发改委近日发布数据显示,全国猪粮比价有所回落。9月30日,猪粮比价为7.82,比9月23日跌0.89%。海通证券宏观债券研究员姜超认为,现在的猪粮比保持在8左右,远超6的盈亏平衡线,这说明前期推升CPI的唯一因素也消停了。可能会下调4季度CPI到2%以下。这为央行降息打开了
所谓猪粮比价,是指生猪出场价格与玉米批发价格的比值,是测算生猪养殖盈亏的平衡尺度。从整个行业来看,生猪价格在2015年3月份达到最低点之后,开始了一轮较快的上涨,带动猪粮比价上升。
今年8月份CPI(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环比上涨0.5%,同比上涨2.0%。从环比看,8月份猪肉、鲜菜和蛋等食品价格大幅上涨,是CPI环比涨幅较高的主要原因。8月份猪肉价格连续第四个月恢复性上涨,环比涨幅为7.7%,影响CPI上涨0.25个百分点。
中国CPI指数受国内食品价格影响较大,其中猪肉在CPI权重中占比最大,大概在10%左右。虽然猪肉在居民肉类消费的比重逐渐降低,但是猪肉价格在CPI中的权重没有发生变化。
进入9月份,生猪价格开始下跌态势。从中旬开始,生猪供应量开始不断增加,屠宰企业压价意向越来越明显并且形成规模,生猪出栏价下跌加快。尤其是进入下旬,中秋之前的那段时间,由于屠宰企业压价力度加大,养殖户出现集中出栏和恐慌抛售的行为。
”十一“假期结束,市场分析称,节日期间终端需求不及预期,提振力度不大,猪价保持震荡下跌的态势。9月份开始供应量的明显增加造成供需失衡,阶段性供过于求的现象出现,猪价持续走低。这是对整体行情走势过高的一个调整。
玉米价格下跌
玉米是畜牧养殖业的主要饲料来源之一,还是重要的工业产品原料,广泛用于食品、医药等行业。今年5月份以来,国内市场价格一反常态,不仅没有上涨,反而呈现出持续下跌的态势。
9月上旬,国内产区和销区平均批发价格分别比去年同期下跌14.9%、11.8%。其中,华北黄淮产区价格同比下跌20.2%,为2011年5月份以来的最低水平,部分地区价格已跌至2000元/吨以下。
价格的下跌存在现实基础,既有过去历史原因,即国内玉米库存压力巨大,也有经济下滑所导致的消费需求持续低迷,还有近来的临时收储政策的调整,以及新玉米丰收在即市场面临新一轮供给压力等多重原因。
在临时收储政策的推动下,玉米的比较效益明显,近年来玉米种植面积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2012年,在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9连增的时候,玉米产量首次超过稻谷,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品种。据统计,2012~2014年,连续3年启动的临储玉米收购,累计收购量超过1.8亿吨,同期竞价销售成交量仅为3000多万吨,国内玉米库存不断增加,供应压力加大,阶段性供大于求的格局进一步加剧,对玉米价格走势形成了压制。
在需求端,深加工下游需求持续疲弱,玉米工业消费增长乏力。饲料加工企业受原料成本高和养殖业低迷的双重挤压明显,经营状况不佳。生猪价格虽然明显回升,但生猪产能仍明显下降,恢复到正常水平尚需时日。据农业部公布的监测数据显示,2015年8月,全国生猪存栏同比减少10.4%;能繁母猪存栏减少14.2%。玉米消费持续低迷,使得国内玉米价格上升空间受到压缩。
由于国内外玉米价格倒挂严重,今年以来,我国玉米进口量大幅增加。此外,不论是饲料企业,还是玉米加工企业,都纷纷进口替代品以降低生产成本,这进一步加剧了国内玉米供大于求的程度。
还有就是,今年玉米面积稳中有增,气候条件总体有利,预计今年玉米又将获得丰收。新玉米大规模上市后,市场供应量将显著增加,市场将面临新一轮供给压力,预计后期国内玉米价格还可能继续承压下行。
将于今年11月1日启动的2015年玉米临储收购政策,在下调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的同时,玉米临储收购政策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不再放宽生霉粒含量等相关质量标准。达不到质量要求规定的玉米,由地方政府按照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和食品安全地方负责制组织收购。
这在去年,国家有关部门通知中已经发出明确信号,“2015年将进一步扩大生霉粒超标等级差价或实行更严格的收购质量标准”。今年的临储玉米收购政策与小麦最低收购价收购政策在严格执行质量标准方面的要求也是一致的。
市场分析,2015年玉米临时收储价格的下调,收购质量标准将较往年严格,收储量可能因此大幅减少。这导致加工企业收购心态谨慎,并纷纷下调收购价格,贸易商则加快出售手中存粮,导致市场价格整体下行。
加入临储政策调整的玉米
今年9月,虽然官方下发通知2015年继续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实施玉米临时收储政策,但是临时存储玉米挂牌收购价格却进行了下调,确定为每斤1元(国标三等质量标准),相比2014年内蒙古、辽宁1.13元/斤的最高水平,下调了11.5%。这意味着执行已经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已经开始进行调整。
最低收购价政策始于2004年,从现在回看,这一年也正好是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十一连增”的起始之年。随后粮食生产开始连年丰收,粮价面临着较大的下行压力,为避免重蹈“谷贱伤农”的老路,国家决定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预案。从2004年、2006年起,主产区稻谷、小麦分别开始实行最低收购价制度。2008年以来,玉米、大豆、油菜籽、食糖等也先后开始实行临时收储政策。2011年,棉花临时收储制度建立。只是,这两种建立在当时国内农产品价格低于国际价格背景下的制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部部长叶兴庆称,从理念到操作都具有较大局限性。
然而,以最低保护价和临时收储为核心的价格支持政策实施多年,市场各方对这一政策的路径依赖越来越严重。自从临时收储启动以来,收储价格呈现稳步向上的趋势,以玉米为例,其收储价格已经从2008年的1500元/吨上升到2014年的2200元/吨。但是如果继续托市收购,玉米库存会继续居高不下,我国库存玉米目前高达1亿吨以上,而玉米的年总产量才2亿吨。巨大的库存量不仅带来了库容压力,还使玉米的价值急剧缩水。
不过,政府已经开始着手调整。向前追溯从2014年政府决定在部分地区试点施行棉花、大豆目标价格改革开始,到今年油菜籽临时收储政策已经开始转向。至今玉米也加入了这一行列。
此前,农业部公布的一份名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1480号建议答复摘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对于玉米、大豆、棉花、油菜籽等需求弹性大、产业链条长、国内外市场关联程度高的品种,要注重发挥市场形成价格的决定性作用,通过市场价格信号引导生产,调节供求,促进行业持续健康发展。这就意味着,除了已经试点的棉花、大豆外,玉米、油菜籽价格也将告别临时收储政策,走向价格交由市场来决定的格局。
之所以选择玉米,在于为保证粮食安全,国家保主粮的意志明显。北京艾格农业分析师、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马文峰曾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区分稻谷、小麦和玉米,是因为它们的地位是不一样的,前两者是口粮,后者产业链长,除了食用外,还可以用于饲料、工业加工,“要保障口粮。”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