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8-26 10:03 来源:虎嗅网
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声震醒了国人,大批有识之士对中国国情进行了重新审视,洋务运动由此而兴起。在这种形势下,1868年,早期改良主义者王韬毅然回国,他撰文指出:“亟宜筹划者则莫如电线”。王韬的此文打开了电信行业进入中国的大门,这是中国电信行业的始源。
时至今日,中国电信行业已经引领全球。今年5月,福布斯发布了全球企业2000强榜单,从电信行业看,中国移动取代AT&T名列第一,中国电信挤下Orange位列第十,中国联通也候在前十名的门外名列第十二,中国三大运营厂商已然成为全球电信行业的中流砥柱。
8月24日上午,中组部宣布,工信部副部长尚冰接任中国移动董事长、党组书记,中国移动现董事长奚国华退休;中国电信董事长王晓初、中国联通董事长常小兵职务对调。
中国电信史上的一把手调动已成惯例,每一次换帅均会引发国内电信行业的一场“地震”,甚至导致运营商彻底重组。与国外电信行业巨头AT&T、Orange大有不同,国内电信运营商属于国企,直接受管辖于国家工信部。国企就意味着有政治色彩,工信部长尚冰空降中国移动,难免引发猜想。
那么,三大运营商集体换帅的真相到底如何?笔者经过查阅大量资料,并对本次三大运营商换帅事件做一个深度剖析,最终得出,本次换帅的根源在于联通陷入市场危机。
中国电信史上的历次运营商重组
古人云“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要想真正挖掘本次人士调动的真相,还得先从三大运营商的历次重组寻找线索。
电信业历史上经历过的历次改革重组:
1994年经国家经贸委批准,吉通公司成立,与原中国电信的CHINANET展开竞争;同年7月,当时的电子部联合铁道部、电力部以及广电部成立了中国联通,打破中国电信垄断地位。
1999年2月,对中国电信进行拆分重组,将中国电信的寻呼、卫星和移动业务剥离,拆分成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卫星通信公司等3个公司,寻呼业务并入联通公司。
2000年12月,铁道通信信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至此电信、移动、联通、网通、吉通、铁通七雄争霸格局形成。
2001年10月,中国电信南北拆分形成新的5+1格局: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以及中国卫星通信集团公司。
2008年5月,中国铁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中国电信收购联通C网,中国联通与中国网通合并成为新中国联通,形成3大运营商格局。
回顾中国电信运营商的历次分分合合,无非是想要“打破垄断、引入竞争”,进而起到降低资费的作用。而且,运营商的重组带来的不仅是公司架构改革,一把手的更换也成为“常态”。
2004年10月,三大运营商一把手进行了首次轮岗,王建宙由中国联通董事长、总经理、党组书记转任中国移动总经理、党组书记;同年11月,常小兵由中国电信副总经理转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党组书记;王晓初由中国移动副总经理转任中国联通董事长、党组书记。
时隔11年后,国内三大电信运营商再次迎来一把手大调换。那么本次换帅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提速降费不是主因
今年4月,李克强总理在一季度经济形势座谈会上说,“现在很多人,到什么地方先问‘有没有WiFi’,就是因为我们的流量费太高了!”,“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重要的公共服务,应当加大建设力度。”
提速降费已经成为压在国内运营商身上的“石头”,提速降费的呼声也很高,但是,几个月过去,三大运营商并没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提速降费。所以很多人认为,尚冰去移动是带着提速降费的任务去的,事实果真如此吗?
首先,来看下知名自媒体人项立钢从尚冰自身的角度给予的精彩分析
有人传尚冰是带了重大任务去中国移动,因为他年龄已经60岁,所以没有羁绊,可以放手把提速降费。我不相信,因为已经60岁,再过几年就要退休,这段时间少出问题,少出乱子,安全退休,这才是重要的原则。大胆提速降费,利润降下来,收入降下来,他能承担这个责任?国资委会同意这个结果?
如果政府真是想下决心来解决这个问题,不是派60岁尚冰,而是应该提一个40岁年轻人来干一把。所以我相信尚部长是带着任务的,他需要保持中国移动的稳定,踏踏实实做好网络,提升能力。至于做激进的提速降费之类,可能性不大。
其次,笔者再从企业、市场角度上分析,提速降费为何难以落地?
2011年以来,由于在宽带建设的大量投入,中国电信、中国联通多次强调宽带建设入不敷出,并呼吁国家能够对宽带建设进行补贴。2013年,国务院印发《宽带中国战略及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完善宽带普遍服务补偿,形成支持农村和中西部宽带发展的长效机制”。但截至目前,这一方案仍未落地。
运营商作为企业,实现利润的最大化是其首要目的,近年来移动宽带的大量投入,使其一直入不敷出。倘若短时间内大幅度降费,那么接下来将面临极大的成本压力,甚至可能影响正常运营。
国家发改委体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史炜认为,运营商是国有企业,同时也是上市公司。运营商面临国资委的业绩考评,“在国外,运营商可自行调整资费,但国内的运营商却不敢。调整资费必然会导致利润下降,这在考评中会受到追究。”
总之,短时间内如果没有国家资金的投入,三大运营商要实现提速非常困难,提速降费的核心问题是“资金”,不是换一个尚冰就能解决的。北京邮电大学教授舒华英指出,不要因为运营商换帅就对提速降费有太大的期望,这三位领导不太可能因为到了新的岗位要烧三把火,加速推进提速降费的相关策略,毕竟在现有的管理体制下,成本控制、年终业绩考核,都是运营商领导必须考虑的事情。“在现有体制下,即便是换帅,三大运营商在提速降费上也不太可能有大作为。”他说道。
当然,尚冰的到来可以起到一定的政策贯彻落实的作用,但不能根本上解决提速降费的问题,提速降费也不是三大运营商集体换帅的根本原因。
三大运营商换帅的根源在于联通
前文提到,中国电信行业的历次重组、换帅的直接原因在于“打破垄断、引入竞争”,那么本次换帅会不会也有这方面的因素呢?
重大事件的发生一定是建立在现状、环境之上,一把手的更换只是表象,而三大运营商目前的现状才最有可能是引发此次重大人事调动的原因。所以,还是先从三大运营商的现状开始分析挖掘。于此,不妨先从财报数据上来看今年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的现状:
从今年上半年的三大运营商的财报数据可以看出,中国移动无论从盈利能力还是移动用户数量上看,都远远高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中国移动董事长奚国华更换是因为到了退休年龄。老毛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意思也就是说没有强悍的身体难以坚持革命。奚国华能力再强,也要经历不起年龄的追击。所以,中国移动换帅是意料之中,但是为何要空降中信部副部长的尚冰呢?
于此,笔者要再次借鉴项立钢的话
接替的人选早已经选择很久,也有很多说法,不过有几个基本原则。
一是,必须是技术官僚,就是通信业出身,懂通信业。这和一些其它行业不同,可以调一些行政领导过来,电信业还没有出现某个副省长来任运营商董事长的事情。
二是,政治上可靠,能镇得住。这些年运营商因为腐败问题已经折腾得够复杂了,必须要有一个压阵的人,减少这方面的问题。尚冰首先富有电信业的运营经验,曾经在中国电信任高管,又任过工信部的副部长,应该说是德高望重,由他来任中国移动董事长,是既有行业经验,同时又压得住。
而且,从营收数据上看,中国电信总体情况较为中肯,4G用户增长上看也有所成就。那么,中国电信为何要换帅呢?笔者以为,中国电信换帅一方面是因为反腐,更重要原因是中国联通牵制驱使而为。
那么,问题的集中落点的就在中国联通身上了
从以上数据明显可以看出,中国联通在盈利上完全处于亏损状态,而且亏损下滑显著。众所周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更新迭代,4G愈来愈成为未来运营商的必争之地,而在4G布局上,中国联通几乎停滞,这是非常致命的。笔者经过查阅相关资料分析,中国联通今年以来盈利大幅度下降以及用户下滑,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
第一, 今年以来,随着反腐倡廉的不断推进,中央巡视组入驻中国联通。联通内部核心忙于内部改革,营销开支被迫削减,诸多市场推广策略被搁置,最终导致错失发展4G的黄金时期。联通高层回忆:
“自2015年1月巡视组进驻联通之后,整个联通在忙着流程改组,但凡有可能需要领导推动的、花钱的营销策略,很多都被搁置,市场、社会渠道都受到很大影响。”
第二, 由于上级部门对运营商每年都会有硬性的增长指标,而且与领导绩效考核绑定,迫于用户增长的压力,“养卡”就成为常见的应付手段。所谓养卡,就是运营商用几毛钱开通一个用户,而这个用户就可以充当增长用户数量。
但是,2013年7月,工信部出台《电话用户真实身份信息登记规定》,2015年1月,工信部、公安部、国家工商总局又联合印发《电话“黑卡”治理专项行动工作方案》,要求电信企业在今年12月31日前,全部电话用户实名登记率达90%以上。实名制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运营商的“便捷”的用户增方式,运营商的用户基数泡沫破灭。而且,由于联通集团对于内部KPI的要求极为严格,联通人员养卡比例远超另外两家运营商。所以,联通受到影响最大。
总之,中国联通陷入市场困境是引发三大运营商集体换帅的主要因素。中国联通亟需一场大的内部调整,但是,由于领导内部的人际关系固化,一把手长期在一地工作,形成利益链继而导致腐败。想要大力推动内部改革,必然会面临难以想象的阻力。所以,集体换帅就成为现实。
结语
国企是中国经济最鲜明的特点,其可以在关键时刻控制国民经济的命脉,比如预防经济危机。但是,国企垄断的格局又很难避免,中国电信行业多次重组,就是在避免出现一家独大、垄断电信行业的局面。眼下,联通陷入危机,联通+电信的市场份额远不及移动,移动日渐庞大的局面势不可挡。所以挽救联通才是当务之急,三大运营商集体换帅,维持“三国”鼎立的生态平衡才是根本目的。
本文系互联网头条(微信公众号: wwwtoutiao)特邀作者许伟军原创,转载请注明作者与出处。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