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8-14 10:02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网
——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现状与趋势分析
通过比较2012-2015年间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变化,可以发现,我国制造业创新投入强度总体上并没有显著改善。进一步的分析显示,当前我国制造业升级表现出行业间横向升级显著,但行业内纵向升级不足的特征,即创新资源更多向部分行业集中,而行业内部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并不明显。
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保持两位数增长,研发强度不断提高,达到2.92%,已接近部分发达国家的整体水平,但与制造业强国及全球领先企业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制造业上市企业人均人力资本投入增长较慢,2015年为9.79万元,并呈现出行业收敛趋势,行业差距逐渐缩小。2012-2015年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总体上并没有明显改善。从各行业具体的创新投入变化来看,当前我国制造业升级表现出行业间横向升级显著、行业内纵向升级不足的特征,即创新投入更多向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等技术密集型行业集中,但大部分行业内部并没有体现出创新投入向优势企业集中的趋势。
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整体研发强度持续提高
2015年我国1747家制造业上市企业共投入研发费用2737亿元,研发强度达到2.92%,其中主板2.67%、中小企业板3.69%、创业板5.26%,如表1。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但已趋近,如2014年日本制造业平均研发强度为3.9%,美国、德国在2010年前后分别为4.0%和2.9%。分行业看,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主要集中在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电气机械、交通运输设备制造等4个行业,分别占总研发投入的22.7%、16.8%、10.5%和7.3%。仪器仪表和电子设备制造的研发强度较高,均在5%以上,食品加工和有色金属冶炼的研发强度较低,仅有1%(见表1)。
2015年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共有员工837万人,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约9.79万元,其中主板最高,中小企业板最低。分行业看,运输设备制造、通用设备制造的人均人力资本投入较高,超过12万元,纺织服装业最低,不到7万元。综合比较各行业的研发强度和人均人力资本投入,可以看到,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和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三个行业属强创新投入行业;仪器仪表制造、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橡胶塑料制品和医药制造业的研发投入强度高,但人力资本投入较低;黑色金属冶炼和汽车制造业的人力资本投入较高,但研发强度相对较低;化学品制造、金属制品、非金属制品、食品加工、有色金属冶炼、纺织服装业的创新投入都较低,属弱创新投入行业。
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近四年创新投入强度比较
(一)研发投入总体上保持快速增长,行业间差异显著
1.研发投入稳步提升,但增速放缓。2012-2015年,共有130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连续公布了四年研发数据,年度研发总投入分别为1323亿元、1550亿元、1757亿元和1982亿元,年均增长13.8%,比同期全国研发经费增长高3.7个百分点。相应地,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强度快速上升,从2012年的2.24%增长到2015年的2.85%;人均研发投入从2.49万元上升到3.15万元,年均增长5.2%。
从增长趋势来看,受经济增速下滑和企业营收增长减缓等影响,2012-2015年制造业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增速有所放缓,但相对于企业收入增长的大幅减缓,研发投入增长的减缓速度要小得多,使得研发强度增速加快。2015年,制造业上市企业收入仅增长1.5%,比2013年下降了9.2个百分点。相应地,研发投入增幅也呈减缓趋势,但仍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结果是研发强度逐年提高(见表2)。
2.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研发投入差异显著。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研发投入增长大致可分为三类:一是高增长类。持续保持高速增长,高于同期全国研发投入增长,有8个行业,其中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最快,人均研发投入同比增长24.4%。二是平缓增长类。研发投入保持平稳增长,但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共有3个行业,纺织服装业、食品加工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三是负增长类。共有4个行业,分别是金属制品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其中有色金属冶炼业下降最大,人均研发投入同比下降16.7%。
各制造业细分行业的研发强度变化大致类同。与2012年相比,除金属制品业、有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制造业外,其他行业的研发强度都有所提高,其中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幅度最大,由3.61%增长至5.71%;金属制品业下降最多,由2.80%下降至1.94%;有色金属冶炼业已连续三年下滑。
(二)上市企业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行业差距逐渐缩小
1.人力资本投入总量保持快速增长势头,但人均投入增长较缓。2012-2015年,1300家制造业上市企业支付给职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分别为4107亿元、4665亿元、5362亿元和6053亿元,年均增长13.8%,超过企业总收入年均增长率的一倍以上,其中约40%来源于员工规模的扩大,60%来源于人均投入的增长。截至2015年底,1300家上市企业员工总数达到628.5万,比2012年增长了近100万,年均增长5.8%。人均人力资本投入从7.74万元增长到9.63万元,年均增长7.6%,如表3,低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年均8.3%的增长率,说明制造业上市企业人才结构调整缓慢(见表3)。
2.各细分行业的员工总量基本都保持了增长,但差别较大。从2012至2015年,共有电气机械、电子设备制造、汽车制造、橡胶塑料制品、医药制造和仪器仪表制造等6个行业的员工总量增幅超过20%,尤其是汽车制造和电子设备制造业不仅员工数量大,增幅也最高,如汽车制造业三年增幅超过50%,说明这些行业处于快速扩张期,对社会就业的贡献显著。黑色金属冶炼、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和通用设备制造业的员工总量基本保持稳定,而仅有纺织服装和有色金属冶炼业持续缩减。
3.各细分行业人均人力资本投入趋同,行业差距逐渐缩小。过去人均人力资本投入较高的行业,近几年增长都比较慢,如黑色金属冶炼业,2012年为1.11万元,各行业最高,到2015年为1.14万元,年均增长仅0.9%。过去人均人力资本投入较低的行业,近几年增幅则都较大,如食品加工业从2012年的6.42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9.29万元,年均增长高达13.1%。总体而言,除了纺织服装业外,各行业的人均人力资本投入都趋向10万-11万元,行业间差距越来越小。这说明各行业的刚性成本不断增加,使得低技术制造业的人均成本增长较快。同时,高技术制造业向产业链高端发展的趋势并不显著。
(三)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的行业分化较为突出
1.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总体上没有明显改善。相比2014年,2015年强创新投入企业的比重有较大下降,从26.9%下降到24.9%;高研发投入企业比重略有提高,从44.6%上升到45.4%,但远低于2012年的50.4%;高人力资本投入企业比重也略有上升;弱创新投入企业比重基本保持不变,均为20%左右,但高于2012年的18.0%。这说明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强度总体上没有明显改善。
2.各细分行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变化有较大差异。相比2012年,15个细分行业的创新投入强度变化可分为三类。一是改善类。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医药制造、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5个行业的强创新投入企业比重有较大增长,如电子设备制造业强创新投入企业比重从2012年的35.6%提高到2015年的42.3%(见表4)。同时,在这5个行业中,电子设备、专用设备和医药制造业的弱创新投入企业的比重也有较大增长,这说明行业内部分化严重。二是恶化类。电气机械、纺织服装、非金属矿物制品、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食品加工、通用设备、仪器仪表、有色金属冶炼等8个行业的强创新投入企业比重均有较大减少,如仪器仪表制造业从2012年的35.7%下降到2015年的32.1%。同时,电气机械、纺织服装、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通用设备、有色金属冶炼等5个行业的弱创新投入企业比重有较大增加,说明这些行业的整体创新投入强度在恶化。三是平稳类。如汽车制造和黑色金属冶炼业的强创新投入企业的比重基本都保持不变。
基本结论
(一)在经济下行压力下,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发展需求迫切,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增长
自2012年以来,制造业上市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大幅度下滑,由过去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下滑到2015年的1.5%,近一半行业营收出现负增长,专用设备和黑色金属冶炼业已经连续三年下滑。面对经济下行和行业营收减少的压力,传统制造业表现出了创新发展的迫切性,如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业营收下降6.5%,研发投入却增长了13.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营收下降7.1%,研发投入增长了12.6%。受营业收入增速减缓和研发投入快速增长的双重影响,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整体研发强度实现了较快提升,2015年接近3%,初步达到了部分制造业强国的整体水平。
(二)与制造业强国及全球领先企业相比,我国制造业上市企业的研发投入强度总体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
以研发投入最集中、增长最快的电子设备和汽车制造业为例,两个行业的研发强度普遍低于全球领先企业的平均水平。电子设备制造业中,我国23家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的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为5.2%,最高12.2%,最低仅有0.5%。而根据欧盟委员会《2016年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全球科技硬件设备制造企业中,研发投入规模排名前50位企业的平均研发强度为10.2%,前200位企业平均为8.8%,均远高于我国同业企业的水平。汽车制造业中,我国19家营收超百亿元的上市企业,研发投入强度平均仅有2.58%,而2013年德国整车上市企业研发强度为5.4%、美国4.5%、日本4.0%,远高于我国车企水平。具体到企业,2015年德国大众的研发强度为6.4%、宝马5.6%,美国通用4.9%、福特4.5%,日本本田4.9%、丰田3.7%,而我国研发投入规模最大的上海汽车,研发强度仅有1.3%。
(三)制造业各细分行业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差距在逐渐缩小,呈收敛趋势,不利于强创新行业向高端化发展
受刚性成本增长的影响,弱创新投入行业的人均人力资本增长较快,如食品加工业从2012年的6.4万元上升到2015年的9.3万元,年均增长高达13.1%,远高于同期全国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长率。同时,受营业收入增速下降的影响,强创新投入行业的人均人力资本增长较慢,如通用设备制造业,从2012年的9.8万元提高到2015年的11.4万元,年均增长5.3%。这就使得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行业差距不断缩小。除纺织服装业外,2012年人均人力资本投入的行业差距最大是4.8万元,最高接近最低的2倍,而到了2015年,行业差距最大值缩小到3.5万元,最高是最低的1.4倍,各细分行业逐渐向10万-11万元左右收敛。行业差距的缩小,有利于推动弱创新行业中低效企业退出,但对强创新行业吸引优秀人才、集聚更多人力资本、向高端化发展并不利。
(四)从制造业上市企业创新投入的变化来看,当前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表现出行业间横向深化显著、行业内纵向深化不足的特征
从行业间的创新投入来看,研发资金和人力资本持续向技术密集型行业集中。在研发投入上,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汽车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四年来的增幅都在50%以上,而纺织服装、食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金属制品等劳动密集或资源密集型行业,增幅仅有10%左右,有的甚至是负增长。在人力资本投入上,电子设备制造、电气机械制造、医药制造、仪器仪表制造、汽车制造、橡胶和塑料制品业等技术密集型行业,近四年的员工数量增长都在20%以上,而同期纺织服装、食品制造、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等行业的员工数量或保持不变,或负增长。
从行业内的创新强度分布来看,创新投入向行业内优势企业集中的特征并不显著。与2012年相比,2015年有电子设备制造、金属制品、橡胶和塑料制品、医药制造和专用设备制造业等5个行业的强创新投入企业比重在增加,说明这些行业的创新资源在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而其余10个行业的强创新投入企业的比重都在减少,说明这些行业的创新资源并没有表现出向优势企业集中的特征,行业内纵向深化尚显不足。
(作者单位: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企业研究所)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