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演出

娱评:中国电影走出去 无需自毁“长城”

时间:2017-02-26 18:02    来源:北京日报(北京)  

  2月17日,张艺谋导演的电影《长城》在北美3326家影院大规模上映,以好莱坞大片待遇上映的《长城》却未能有大片席卷市场的表现。

  首映日590万美元的票房,落后同期已经上映一周、制作规模还不到它一半的两部影片。再加上,各个媒体并未给出高分,这部史上成本最高的中美合拍片的北美首秀显然有些黯淡。张艺谋所谓至少有1亿海外观众的预言,如今看来也是有些过度自信。

  我们可以理解张艺谋的自信,毕竟《长城》在设计之初就将海外市场包含其中。我们看到的《长城》有北美颇受欢迎的马特·达蒙,有中国在世界上最具知名度的景点长城,还有怪兽这种东西方观众都买单的元素,似乎没有什么理由不受欢迎。但也许这次错就错在太刻意。

  如何赢得海外市场?我们也许需要一种“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机缘。你不用去绞尽脑汁琢磨海外观众的胃口,然后再按照科学配比,试图制作一份能够满足他们的中国菜。毕竟,我们很多电影连中国观众的胃口都没有琢磨清楚,还谈什么海外观众的胃口呢。

  所谓“无心插柳柳成荫”并不是真的无心,而是一种文化自信。我们看看在海外市场最受欢迎的华语影片是什么?是《卧虎藏龙》、《英雄》。《卧虎藏龙》当初为西方观众呈现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与传统的中国功夫片也截然不同,传递出独特的东方哲学。《英雄》中张艺谋更是以其独特的个人风格、独特的思想内涵,展现了独属于中国人的情感世界。正是这些文化上的与众不同让它们赢得了市场,想必那个时候的张艺谋也不会说,《英雄》在海外能有10亿观众,也没有铆着劲儿非得琢磨海外观众的胃口。

  全球电影市场之所以能够流动起来不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吗?如果你在一部好莱坞大片中可以看到马特·达蒙,可以看到怪兽,那么为什么要看一部由中国人效仿的有马特·达蒙、有怪兽的电影?

  中国人讲究“以柔克刚”,我们却以自己初学的还并不熟练的好莱坞套路,去硬碰硬地跟早就将这一套玩得滚瓜烂熟的好莱坞对峙,即使再努力也无法避免先天不足。

  这里还必须提到那句大俗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一个民族对外交流的标签就是本民族的精神内核。好莱坞影片里一言不合就激情汹涌,《卧虎藏龙》里李慕白和俞秀莲之间那急死围观者的感情,没有谁对谁错,谁弱谁强,就是两个世界向愿意了解他们的人招手。我们的《长城》有了很多突破,但如果将故事讲得更中国一点,将我们的“长城”守护得更好,也许比现在这种中西通吃的模样更招人疼。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中国电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