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7-04-09 12:07 来源:中国经营报
首设自由贸易港区 上海自贸区对标国际最高标准
裴昱
近日,国务院正式发布《全面深化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改革开放方案》(以下简称《全改方案》),在经历“总体方案”“深改方案”后,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上海自贸区”)进入3.0时代。
多位受访专家表示,《全改方案》最大亮点是设立自由贸易港区,自贸区改革更进一步向前推动。
“上海自贸区原来的口号是对标国际先进的开放水平,现在明确提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对标目标越来越高,说明我们在深化改革方面的决心坚定不移。”华中科技大学教授、自贸区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设立自由贸易港区
《全改方案》提出,在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内,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对标国际最高水平,实施更高标准的“一线放开”“二线安全高效管住”贸易监管制度。
陈波认为,设立自由贸易港区,又很明确地提出要对标香港、新加坡这样的自由贸易港区,国际高水平的自由贸易港区能做到货物、资本、人员的自由流动,在这些方面进行配套改革,最大程度发挥自由贸易给当地经济带来的促进作用,这是此次方案的最大亮点。
“设立自由贸易港区也是一个开放的新举措,有利于码头业务活跃度提高、增强竞争力。码头作业是受限制的,自由贸易港区就应该放开。”中国世贸组织研究会副会长、原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院长霍建国告诉本报记者,自由贸易港区跟保税区有一个融合的过程,港区要有物理隔离状态,一线放开,进入港区是自由的,跟国际主要港口对接,享受开放政策,可以免税,但从港区进入内地要管住。
在谈及自由贸易港区跟保税区的区别时,陈波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最早的保税区具有一定自由贸易的功能,但有局限性,局限在中间工业品的自由贸易上,也就是所谓的出口加工业,而不是一般商品的自由贸易。现在国际上有3000多个自由贸易区的说法比较模糊,大多数跟我们的保税区是一致的。咱们国家的自贸试验区更像一个自由经济区,在这样一个区域内,以贸易自由化为先导,进行开放性市场经济体制的探索尝试。
“自由贸易港区又比自贸试验区高一个级别,类似香港、新加坡,自由程度更高。这样的地方一般有物理围网,在这里实现完全的自由化,包括法律监管自由化,因此也可以出现传统保税区不能做的,比如期货贸易和离岸贸易。”陈波认为,自由贸易港区的对外开放力度更大,未来外国投资者在港区里投资、设立企业、资本跨境流动等可以得到极大自由,包括探索设立离岸账户等,对资本项还不是开放的国家来说,有利于国际资本在我们自由贸易港区设立全球性、区域性的企业总部,尤其是跟国际贸易相关的企业,更愿意把总部放到自贸港区。
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赵蓓文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外国船只可以在自由贸易港区自由出入,通过贸易便利化吸引外国船只、带动相关联的外资进入,促进经济发展。
对接“一带一路”
在进入自贸试验区建设的3.0阶段后,上海自贸区的定位又有所调整,要成为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推动市场主体走出去的桥头堡。基于上海丰富的金融资源,增强“一带一路”金融服务功能,更成为题中之义。
陈波告诉本报记者,上海自贸区是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上海自贸区的建设直接对应海上丝绸之路,其升级和开放,显然有利于推动“一带一路”的持续性发展。
“上海传统大码头能够承担起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码头的合作,《全改方案》在港口功能上赋予更大的开放权利,上海自贸区将发挥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引领作用。”霍建国说,现在港口和港口之间的联系比较单一,只是一些挂靠港、目的港,每次联系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程序安排,如果将来建立比较默契的合作关系,会节省很多时间,推进贸易便利化、提高经济效益。但是,不同码头之间的航线如何安排,还有货运、集装箱、班轮、游船的安排,双方对等开放还有很多内容需要探索、衔接。
陈波说,“一带一路”是我们国家引领经济国际化、全球化的一个重要推手,推动“一带一路”的主要挑战在于我们还处于倡议阶段,倡议落实需要建立合作规则和互助共赢的理念,这就是在以上海自贸区为首的11个自贸区进行改革试验。从这个角度讲,上海自贸区摸索出的成功经验,不光能为国内经济转型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也能够为创立“一带一路”合作机制产生深刻作用。
“我们研究设计了相关的工作方案,重点是把上海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投融资的服务中心。”上海市金融办副主任李军表示。
对此,赵蓓文称,上海自贸区通过金融创新、改革创新,可以增强对外资的吸引力,自贸区内企业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从自贸区融资可以获得便利化;“一带一路”国家的企业如果落户自贸区,也会需要一些融资、投资方面的便利,实际上就是在投融资方面促进了“一带一路”的发展。
服务业放开落地难
“自由贸易港区的提法,从内部争论到现在提出需要勇气,从提出到实践需要更大的勇气。”陈波如是说。
霍建国认为,上海自贸区的难点可能是服务业开放的落地问题。现在谈论的放开育幼养老、建筑设计等服务业领域的外资准入还没有落地,在这个基础上,仍需新的服务业开放的探索性落地,这方面上海自贸区会承担实践突破的任务。
“首先是注册,允许开张营业。从上轮的开放来看,包括合资办学、合资办医院、国外的建筑设计公司、文化公司等还没有放开,也是比较难的。上海作为自贸试验区,应该是优先考虑在这里落地,根据落地之后的经验,才能判断在全国是加大推广力度,还是有限度地放开。”霍建国解释道。
关于备受关注的金融改革问题,霍建国认为,金融业内外部风险比较大,把握得稳一点是对的,要预防系统性风险。但是除金融、保险、电信以外的服务业要加快开放。
“对企业来说,在金融方面仍需得到更大的自由度。”据陈波介绍,上海自贸区内的自由贸易账户,满足在自贸区运行一年以上、有纳税记录条件,一定额度内可以自由进出。但是自由贸易账户对于企业来说,还是有更大的开放空间,使得企业能够更加自由地跨境调配资源。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