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1-26 22:26 来源:京华时报
“单独两孩”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称:“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逐步调整完善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这预示着,“单独两孩”的政策将全面放开。
不过,启动实施“单独两孩”政策,全国不设统一的时间表,将由各省(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放开‘单独’的情况很复杂,这需要看各个地方的具体规定。”11月21日,卫计委宣传司司长、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对《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即便是“单独”,细则出台前怀上第二个孩子均算超生。他同时表示,中国会进一步放松计划生育政策,但全面放开二胎暂不会实施。
公职人员最受益
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计划生育政策在公职人员中的执行力度可谓是最严格的,对这个群体的影响也是最大的。
“‘单独两孩’政策一旦放开,军人、公务员等公职人员相对受益,因为如果一个单位出现一个超生人员,不光对个人产生影响,同样会影响整个单位。”11月20日,一接近人保部的相关人士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规定,除了少数民族和边远地区外,原则上所有的公职人员不得生育二胎,如违法生育,革除公职是坚决执行的一项处理措施。
“一般公民超生所承担的最大处罚就是缴纳罚款,除此之外不用承担任何责任,但是公职人员不光要接受经济处罚,还要接受行政处罚。”11月21日,已弃官从商多年的陈向东告诉本报记者,6年前他辞掉了某部委副主任的职位,原因就是妻子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如果我不辞职,结果也是被双开(开除公职和党籍)。”他说。
陈向东坦言,他的第一个孩子是女孩儿,但他非常想再要一个男孩儿,在经过B超确认第二胎为男孩儿后,他向单位提出了辞职。如今,他的第二个孩子已经上了幼儿园大班。“我妻子是独生女,如果按照现在的政策,我就不用放弃公职了,但是,妻子今年已是41岁。”他说。
面对政策放开后的机会,年龄问题确实成了不得不面临的尴尬。据记者了解,1979年,中国开始施行独生子女政策,目前,第一批独生子女已经35岁,显然已经进入了高危妊娠行列。
“之前确实盼着放开政策,但如今,又犹豫了。”今年36岁的公职人员樊适向记者表示,各方的压力都太大,工资上涨的速度终将赶不上养孩子的成本,奶粉、医疗、入托、择校、买房等各方面的费用都在突飞猛涨,因此在面对新政时多了一份纠结。“不过,无论如何,有了这样一个政策,在生第二个孩子的问题上终将有了选择权,不用因此而担心丢了工作。”她说。
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民政局了解到,全国各地从今年年底开始将陆续试点,但北京的相关政策最早也要在明年两会以后落实。
人口不会大增
“单独两孩”的政策发布初始,某门户网站就此话题做了一次投票调查,全国2万多网友参与了投票,其中选择“不生二胎”的占28.8%,选择会生二胎的占55.8%。也就是说,对于“单独两孩”政策,多数人持欢迎态度。
期盼了多年的新政终于放开,这种集中释放对生育率会产生多大的影响,是很多人关注的焦点。
“新政一旦实施,每年几百万的人口增长对生育率和人口结构的影响微乎其微。”11月21日,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表示,逐步放开生育政策的本意是满足多生孩子人群的生育欲望,保障这部分人的生育权,同时,政策都是有梯度的,现在仅是部分放开二胎,估计到2030年则可以全面放开二胎。
据国家卫计委预计,“单独两孩”政策将会在未来数年每年带来150万-200万的新增出生人口。不过,有可能实际的新增出生人口数目会更多,这是因为一些处在生育年龄末期的女性也可能会生育第二胎。
“就目前而言,部分农村地区已经放开了二胎政策,甚至多胎,所以这部分人群针对该政策而产生的新增人口不会太多。同时,随着公众意识的增强以及抚养孩子成本的增加,城市也不会出现人口大幅增长的情况。”11月21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教授、公共行政教研室主任竹立家告诉本报记者,局部放开的生育政策虽然无法在短时间内解决生育率多年低位运行的态势,但从长远来看,对社会的良性运行依然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11月20日,记者从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向媒体公布的书面材料中了解到,全市符合条件的“单独”家庭,六到七成想生育第二个子女,按照这个生育意愿,北京户籍人口的总和生育率,可升至1.3左右。在此之前,北京户籍人口已连续18年保持“1”左右的低生育率。也就是说,北京户籍女性在育龄期间,平均每人只生一个孩子。
由此看来,总和生育率并非如之前一些专家担心的那样出现大幅增加。据人口学理论分析,一个国家的总和生育率在2.1的水平,才能达到世代更替水平,也就是育龄妇女平均生育2.1个子女才能在其长大后替代父母的数量,维持既有人口数量不变。但记者从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获悉,目前中国人口的总和生育率仅在1.2左右,远远低于人口世代更替水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