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28 13:27 来源:商务财经网
重阳节是我国最悠久的传统节日之一,源于上古5000年祭祀。与除夕节、上元节、花朝节等并称为“四时八节”。
关于“重阳”之得名,魏文帝曹丕曾在写给钟繇的书信里说:“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九是阳数之极,九月九日为二阳相重,所以称作“重阳”或“重九”,又因为“九”与“久”谐音,有象征长久的寓意,故被古人视作嘉日,遂成为重阳节。自魏晋以来,逐渐形成登高、饮宴、佩茱萸、赏菊花、吃重阳糕等节俗活动,历代相沿,无论在宫廷或民间都盛行不衰。更把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人节,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使重阳节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节日。
(京华楼就餐环境图)
重阳节的饮食搭配之风,除前上述的饮山茱萸、菊花酒,吃黄菊花食品类以外,在其中最知名的便是吃糕。在北方地区,吃重阳糕之风尤盛。据《西京杂记》载,汉朝时现有九月九日吃蓬饵之俗,即最开始的重阳糕。饵,即古时候之糕。《周礼》载饵作为祭拜或在宴席上服用。汉朝又记有黍糕,很有可能与如今的糕已差不远。蓬饵,想来也类似黍糕这类。至宋朝,吃重阳糕之风大盛了。糕与高楷音,吃糕是为了更好地取吉祥如意之实际意义,因此才遭受大家的亲睐。可见重阳糕最早是为了秋季尝新而制作的食品,唐代称“麻葛糕”,宋代正式出现“重阳糕”之名
宫中从九月初一起就吃花糕,重阳节当天还要赐百官食糕,故重阳宴又被称为「花糕宴」。清代京城重阳花糕就很讲究,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其一以糖面为之,中夹细果,两层三层不同,乃花糕之美者;其一蒸饼之上星星然缀以枣栗,乃糕之次者也。每届重阳,市肆间预为制造以供用。」花糕上仍延续传统做法,市民争相购买,用以供奉家堂或馈赠亲友。
京华楼的重阳糕,甄建军大师亲自掌授,沿袭了清宫制法,还原了精湛的宫廷饽饽风采,将几近流失的北方重阳糕拯救了回来。能够让大家品尝和感受到满汉饽饽的登峰造极和味觉碰撞。甄建军大师的师傅宫廷菜传人,庄馆菜传人,御膳面点大师王希富先生,古稀之年的他出身名厨世家,外祖父陈光寿曾是清宫御膳房厨师,为满清御厨中的“陈汉军”;父亲王殿臣曾是清末民初京城致美斋名厨;兄长、舅舅都是名厨、明堂,是御厨真正的传人。作为王希富大师的大徒弟甄建军大师,始终践行着王老先生的心愿,就是在有生之年为御膳“正本清源”,将传统美食精华传承下去。王老的情怀,真的令人高山仰止!于是才有了今天,您能在重阳佳节品味到的——京华楼大师饽饽之“重阳糕”!
京华楼大师饽饽之“重阳糕”,外观洁白,口味丰富,由莲蓉、豆沙、山楂糕、枣泥松仁、玫瑰馅、瓜仁油酥、五仁馅、糖玫瑰馅,百果馅9种馅料制作而成,每一层刷桂花酱堆叠而成宝塔形状,寓意长长久久。顶端附上雕刻的吉祥寿字,更是深深的祝福。自上而下切开,每一层每一块都独具风味,舌尖儿盛宴。
在重阳节当天准备好重阳糕,和家里的长辈一起品尝,延续孝敬长辈的传统美德。也可以给我们的儿女晚辈讲讲重阳节的故事,感受让我们骄傲的传统重阳文化和孝顺文化。一家人围桌一起,享团圆,吃重阳糕,感受着京华楼甄建军大师的重阳心意,体味着王希富先生的一片丹心,这就是我们最好的致敬和传承传统,享受中华文化自信带给我们的那份喜悦和满足!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