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9-06-27 14:36 来源:商务财经网
上半年楼市几近收官,市场分化明显,不同梯队房企谋篇布局的结果愈发明晰。对于房地产周期的决定因素,行业内有一句话,“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这句话在某种程度上也说明了开发商拿地投资的规模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对明年市场“向好”的预期,是当下大部分房企的认知。在此驱动下,销售回款和融资能力强的房企,今年上半年纷纷出击土地市场,有人空手而回,有人则满载而归。
值得关注的是,“满载而归”者中较有看点的是华远地产。这家历经中国房地产发展全周期的老牌国有房企,进入2019年后,在土地市场上表现踊跃,在多个城市斩获多宗地块。6月21日,华远地产董事总经理李然在北京接受石家庄媒体采访,这场对话所传递出的信息,体现出华远对当下以及未来发展的思考,以及抓住窗口期加速土储规模所做的前瞻性布局。
土地储备达6000亩
“华远对于土地的获取十分为慎重,不会盲目拿地。”华远地产董事总经理李然近期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行业掀起新一轮拿地热时,拿地的分寸更要拿捏得当——与土储规模局限相比,拿错地或许更为致命。
(华远地产董事总经理 李然)
据李然透露,在进入每个城市前,华远都会进行大量的战略研究,研究这个城市是否具备进驻的几个必要因素,包括经济基础、宏观经济面、人口增长趋势、产业目前所处阶段、产品需求等。
据记者了解,2019年以来,华远地产已经在重庆、石家庄、银川等多个城市拿下多宗地块。对于今年首次进驻并在4月份两度拿地的石家庄市场,李然认为,石家庄是一个战略高地,区位发展优势明显,后劲十足。按照城市至少打造三到五个项目的惯例,未来华远还将继续补充项目。
* 华远地产4月17日于石家庄高新区竞得地块区位图,该地块北侧紧邻石家庄环城水系,恰为最宽幅水域,尽享天然自然景观优势,加之33.77亿的成交价引得市场热议
据了解,截至目前,华远土地储备量已达到约6000亩,足够支撑其未来三至五年的开发、发展。据华远方面规划,未来三年将保持每年平均获取土地约3000亩的增长速度。
至于拿地方式,近两年来,除了土地公开市场拿地,华远地产收并购拿地比例在提高,这将有利于规模化扩充以及拿地成本降低。但无论哪种拿地方式,是否转化为业绩和利润,靠的是开发商的综合能力。
高周转时代“精运营”
随着行业集中度上升,头部企业间竞争激烈。50家开发商获得2/3的市场份额,这说明重量级选手之间的相互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如何在市场中脱颖而出,考验的是企业方方面面的能力。
“这些方方面面的能力中,包括产品力、服务力、运营能力以及资源整合能力。”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即在高周转时代,需要回归“精运营”,让上述四项能力得到强化,从而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鉴于此,华远地产内部提出了“全链条的运营和经营流程”。据李然透露,“我们内部管它叫‘三全管控’。在产品业态方面,华远形成了住宅、办公、商业、公寓、酒店五大产品主线,实现‘全业态覆盖’;在运营链条上,华远旗下嫁接了成熟的商管平台、物业公司和经纪公司,具备突出的商管、物管和代理运营能力,能够提供多种业态运营服务,实现‘全过程运营’;在服务方面,华远从儿童、青年、老年等不同年龄段需求出发,通过Hi平台实现‘全龄化服务’”。
有业内人士称,品牌房企向“精运营”发力,一方面,市场不再是“躺着卖房”的时代,好房子才能赢得市场;另一方面,房地产行业周期性起落之间,运营能力若下行,对企业品牌伤害很大,不利于企业拿到低成本的土地和融资。
*通过华远Hi平台的运营,社区里的业主们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社群活动,从陌生到熟悉,让邻里关系变得愈发温暖
多渠道低成本融资谋扩张
后房地产时代,融资成本下降一点点几乎都会决定这家企业的收益质量。在这方面,华远地产一直在拓宽融资渠道,创新融资方式,寻得低成本融资术。
去年9月份,华远地产总规模50亿元的非公开发行公司债获得上海证券交易所无异议函。12月,该笔融资的首期债券成功发行,规模为15亿元;今年1月和3月,华远地产又成功发行了第二期和第三期债券,规模分别为15亿元和10亿元;今年6月21日,该笔融资的最后一期债券正式在上交所挂牌,总规模10亿元。
而该项融资前三期债券票面利率分别为7.5%、6.65%及6.5%,6月本期债券票面利率再创新低,仅为6%,创下今年以来同评级、同期限地产企业私募债发行票面利率新低。
这样的低成本融资通道,以及华远一直以来都备受肯定的多元化融资模式,构成了拿地扩张的底气。
事实上,在调控周期下,房地产市场融资政策“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现象或将持续出现。在这样的政策多变期,在融资上更具优势的“稳健派”央企和国企将更占优势。如今,伴随房地产融资再度面临收紧,华远的融资优势将进一步凸显,也意味着它能在土地扩张、规模上升和效益获取上更加游刃有余。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