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4-12-17 23:33 来源:通信世界网
12月16日,中兴通讯在北京举行了存储与服务器新品发布会,一举发布了2U双路机架服务器ZXCLOUD R5300 G3,针对金融等领域的ZXCOULD R8500 G3机架式服务器,面对需要高带宽用户的流媒体服务器R2300X G3 ,针对大型数据中心的整机柜服务器ZTE ZXCLOUD D10000以及面向企业级应用的中高端统一存储产品ZXCLOUD KU5200,5种产品涵盖了中高端存储系统及机架服务器、整机柜服务器,为企业应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提供了高效、易用又全面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也为解决中国信息安全问题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大容量存储是大数据时代的普遍需求,针对当前大数据等问题以及中兴通讯对服务器和存储产品的布局,通信世界网记者采访了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云计算及政企业务产品部 IT硬件产品总经理郭树波,并针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软硬结合改变竞争格局
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爆炸性增长态势,也对传统的数据存储系统与服务器提出了变革性需求。随着存储行业的不断发展,存储高级功能逐渐开始普及,各种高端存储产品所具有的软件功能开始在中低端存储产品上出现,基于x86的标准化硬件逐步替代专用硬件,进而一统存储市场,这使得“软件”成为各存储厂商的核心竞争点。
通信世界:存储和服务器市场未来趋势是怎样的?
郭树波:服务器的趋势体现在产品形态向超融合、定制化、产品化、模块化变化。在服务器市场,国家政府部门加大了外资品牌采购的重视程度,软硬件设备的采购国产化要求越来越多,2路服务器市场主要靠互联网行业拉动,政府、电信、银行、能源、基础消费市场是4路服务器的主要市场;U2L、虚拟化、数据库、ERP是4路服务器主要应用场景,4路服务器对8路冲击较大,高端刀片服务器将在一些成熟行业快速增长。在未来一段时期内NAS、IPSAN 将发展较快,但FC接口仍然是主流,FCoE接口发展停滞,用户对存储产品的需求从追求容量到追求速度到追求数据安全,用户对存储产品的需求多样化,存储增值软件应用越来越广泛。
通信世界:目前业内呈现出软件定义网络、软件定义存储的趋势,中兴通讯是如何理解软件定义存储的?
郭树波:软件定义存储的核心在于用软件解决原先由硬件解决的弹性问题,这里的弹性包括可用性和可扩展性两方面。基于多年来在电信市场上的技术积累,中兴通讯选择了“软硬结合”深度定制的策略,从善长的软件应用入手,通过深度定制为不同行业客户进行软件优化,借助软件提升产品可靠性。凭借“软硬结合”的策略,中兴通讯存储与服务器产品相继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的集采中获得较大市场份额,目前已在运营商、政府、教育等行业实现规模销售,并成功敲开银行业等高端市场,初步完成了产品和市场布局。
中兴通讯此次发布的KU5200采用了中兴通讯K系列存储软件平台,支持存储虚拟化,即数据存储位置与特定硬件的分离,从而将存储资源通过虚拟化技术进行统一管理、数据迁移与数据容灾备份,并支持多种高级数据管理功能,高度的兼容性为存储系统全面国产化提供了便利。未来中兴会在软件定义存储领域持续投入,借助SDS我们的下一代产品会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强大。
中兴通讯将于2015年Q1推出高端存储产品
目前存储市场里面相对来讲比较均衡。低端存储产品市场份额大概占30%,中端占比45%左右,高端占比20%多,高端虽然在市场量占比并不是最大的,但是其代表生产厂商的能力,目前外资产品占高端存储总体份额72%左右,高端存储产品被EMC、IBM、HP等公司垄断的现象不容忽视。
通信世界:从目前国内整个存储市场来看,以EMC、IBM、HP等海外企业为代表的厂商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客观来讲,国内厂商和国际还有一定差距,那么差距到底在什么地方呢?
郭树波:差距我感觉主要在于标准规范,就是中国企业起步晚,EMC一直在引领存储的标准,将来市场格局发生改变的时候,我们才能够在这个领域中真正超越EMC等公司。
通信世界:中兴通讯在去年推出的一系列存储、服务器产品普遍针对中低端和入门级市场,今年如约推出了中端统一存储、机柜式服务器、高性能服务器等多款机型,中兴通讯对高端存储产品是如何规划的?
郭树波:国外厂家在中国每销售一款高端存储产品都要在美国备案,国外厂商高端产品销售给中国是整体销售,防止乱插拔,一方面是由于其复杂,另一方面是防止信息泄漏。未来存储的争夺主要是高端的争夺,目前中兴通讯在在存储产品中正布局中高端,特别是高端市场,我们发布的这款中端存储产品研发里面已经在布局高端,另外高端产品在中兴通讯是不需要独立的灾备应用软件,还需要灾备功能的完善,这样我们就可以推出高端产品。
通信世界:金融市场等存储、服务器比较高端的市场,中兴通讯是如何进行产品布局的?
郭树波:中兴通讯采用X86架构服务器,如ZXCLOUD R8500 G3,构造计算资源池;在需要集成度更高的机房,可以采用刀片服务器,如ZXCLOUD E9000,来构造计算资源池;采用统一存储系统构造存储资源池,如ZXCLOUD KU5200/KS3200等;采用云计算虚拟化平台软件,如中兴通讯ZXCLOUD iECS/iROS系统,实现计算资源存储资源虚拟化和统一管理。
中兴通讯在金融行业立足于基础平台建设,同时切实贴合金融行业用户需求,提供优质软硬一体优质解决方案服务,为用户解决部署、业务移植开发等技术难题,帮助用户跨过应用门槛,为金融行业盘活数据资产,用户抢占新技术的制高点,推动业务持续不断的发展。
应对大数据挑战 着重政企存储业务
大数据作为IT行业的又一次革命,背后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与市场,但如何应对呈指数增长的海量数据成为大多数企业面临的重大挑战。
通信世界:中兴通讯的存储、服务器是如何支撑大数据、云计算的?
郭树波:大数据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数据量巨大,动辄以PB计;二是数据分析维度多,往往需要从十几个维度进行综合性分析;三是数据分析处理实时性要求多样化,既有非实时的分析和挖掘,也有实时决策。
首先,关于如何以经济、高效的存放PB乃至EB级的数据容量的问题。中兴通讯目前普遍基于大容量、高密度的SATA硬盘,通过hadoop等开源软件构建分布式文件系统,并提供POSIX化的API接口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存储服务器非常适合于搭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存储服务器一般采用2路Intel XEON处理器,具有中等容量内存,提供GE以及10GE网卡,本地带有12~24块SATA硬盘,具有较强的计算和存储能力。中兴通讯的I8350是一款满足TS6规格(2U2路12盘位)型的存储服务器,并通过相关测试,是在市场上非常受欢迎的一款产品。
其次,大数据处理的数据库平台特别是分析挖掘类应用已经逐步走向列型数据库,而不再是传统关系性数据库的行型数据库。硬件架构上一般采用高性能磁阵加高密度服务器阵列方式组建,中兴通讯的E9000型号刀片服务器在10U高度上支持16块刀片,配合其高性能FC SAN磁阵KS3200系列,可以构建PB级别的OLAP大数据处理系统。
此外,一体机平台支持各种灵活应用,既适合OLTP应用,也可以通过存储容量扩展,支持OLAP应用;既适合后台非实时分析,也支持实时决策,代表了当前大数据处理平台的较高水平。中兴通讯R8500四路服务器采用Intel Brickland平台,单机可支持3TB以上内存容量,是内存数据库的理想硬件平台,并可以充当一体机机头,配合基于I8350存储服务器构建分布式存储系统,作为OLAP应用的一体机平台。
通信世界:在IT产业,中兴通讯重心是在哪类产品上?
郭树波:中兴通讯聚焦存储,因为软硬一体的产品,销售更多的是软件,毛利还是比较多的。硬盘可能是5、6百元,但是放在存储设备里面折成每T的时候可能至少3千元,所以我们聚焦存储,在服务器领域,中兴通讯采用从高端介入的策略,寻找差异化竞争。
通信世界:中兴通讯存储产品的政企业务和运营商业务是怎样区分的?
郭树波:2014年中兴通讯在中国电信存储产品中取得了市场第三的成绩,今年在政企网,在政府、教育、铁路和能源行业都有突破。所以我相信2015年市场份额至少增长50%以上。现在中兴通讯存储产品运营商业务占到60%,政企业务占40%,去年是7:3,将来希望做到2:8,广大的市场还是政企,将来运营商的比例做的越来越小,政企做的越来越大。
开放合作,构建良好生态圈
未来服务器与存储市场的竞争不再是单个厂商间的肉搏,而是产业链或生态圈的博弈。谁能提供最符合行业或客户需求的解决方案,并迅速串连起上下游所有供应链实现量产,才是真正的行业龙头。
通信世界:中兴通讯在合作伙伴、渠道市场有哪些举措?
郭树波:作为中兴通讯2014年渠道建设的重要举措,“阳光渠道”一直是促进中兴通讯全面渠道升级,护航商业市场健康快速发展的基本原则。这一原则旨在杜绝暗箱操作和内部腐败行为,利用PRM等系统和工具,打造公平、开放、廉洁、高效的渠道生态体系,提升效率,将阳光化贯穿包括合作伙伴认证、项目报备与授权、商务流程与激励等全渠道流程,最大化保证渠道伙伴的利益,共享商业市场的大蛋糕。
中兴通讯还建立了完善的分销渠道体制,鼓励代理商加强对分散市场及中小企业客户的充分覆盖。中兴通讯在“政企网”的销售体系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行业总部主要集中在北京,另外一部分是覆盖华南、华北、西南、西北、华中,华东、东北的七大片区,七大片区下有31个省办事处。今年我们拓展了很多合作伙伴,中兴通讯充分向合作伙伴开放,并在技术产品、人才储备、渠道政策、甚至项目融资等多方面给予合作伙伴充分资源倾斜,激励合作伙伴在开放公正的环境下积极开拓市场。
此外,中兴通讯将自身的存储、服务器核心技术平台最大程度向SI、ISV开放,与“生态圈合作伙伴”一起为政企用户带去更加完美的产品和业务体验。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