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06-25 22:08 来源:新华网
新华网开罗6月24日电(记者马岩)过去一年来,由于诸多内外因素,中国经济面临一定的下行压力,于是一些唱衰中国经济的论调甚嚣尘上,揣测中国经济后劲不足,甚至面临崩溃的风险。然而,埃及萨达特学院经济系主任埃哈卜·达苏基在接受采访时认为,中国经济目前总体运行依旧良好,前景也比较乐观。
埃哈卜·达苏基告诉记者,2014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为7.4%,这比前些年10%以上的增速确实回落不少,但不要忘记,这一年中国GDP总量已经达到10.4万亿美元,也就意味着增长量接近7700亿美元,超过了上世纪90年代中国一年的GDP总量。此外,2014年中国的人口增长率只有0.52%,是经济增长率的十四分之一,意味着中国人均富裕程度正在迅速提高。
达苏基说,印度经济2014年的增长率与中国旗鼓相当,2015年甚至有望超过中国,据此有人认为印度即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其实这是一种错觉。印度2014年GDP总量只有2.05万亿美元,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因而增长量也不到中国的五分之一,这说明两国经济实力的差距短时间难以缩小。
他认为,中国经济另一个可喜迹象是产业结构持续改善,2014年中国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达到48.2%,高于第二产业5.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占比是经济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普遍达到70%以上,而中国正在迅速接近这一数字。此外,第三产业在创造就业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2014年为中国创造了1300万个城市就业岗位,这使得经济增长放缓并没有对就业率带来较大冲击。
他指出,在总量增长的同时,中国经济的科技含量也在快速提高,高科技产业日益成为主要动力。过去中国对外出口的主要是纺织品、儿童玩具等低科技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而现在各类中国产高技术机械装备行销世界各地,其中最典型代表就是高铁和轨道交通装备,最近中国产机车甚至打入了以高端制造业著称的德国市场,足见其技术和质量已今非昔比。
埃哈卜·达苏基说,尽管中国经济发展已取得丰硕成果,但中国政府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继续推进各领域改革,破除阻碍经济发展的各类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例如,中国新一届政府在过去几年推行的简政放权,大大释放了人们的创业热情,中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中国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使得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
对于人民币国际化,他认为,中国已经连续多年保持第一出口大国地位,且2014年中国对外投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即将成为资本净输出国,在这样的形势下,人民币国际化是理所应当的事,人民币很有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成为与美元、欧元同台竞技的货币,并被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纳入特别提款权。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