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专访

钟琦:用新思维助力医疗事业发展

时间:2016-03-11 22:35    来源:中国网  

  

 

  (钟琦)

  医疗器械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关系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安全的特殊商品。近年来该行业发展迅速,据了解,中国目前正跻身成为世界前三大医疗器械市场,然而市场规模高达几十万亿的医疗器械产业,其中却有75%左右的份额被低端医疗器械占领,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面对此情此景,国内医疗从业者势必作出应对才能化解当前医疗器械市场中尚存的弊病,而这不仅只能从单一的转型入手,而是要从器械技术、器械管理等方面多管齐下,才能有力的发展中国的医疗事业,并以强劲发展力助推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水平,给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去福音。

  今天,笔者有幸邀请到吉林康新力医疗器械有限公司(JilinHealthPowerMedicalInstrumentsCo.,Ltd.)董事长钟琦,请这位医疗领域的资深人士解答目前医疗器械市场中的焦点问题,想必从她的精彩讲述中,人们会真正的了解到新思维下的医疗器械发展状况。

  笔者:钟董事长您好,很高兴能与您面对面进行本期专访。近年来,国内医疗产业发展得十分迅猛,医疗器械种类也随之增多,使用也非常广泛,对于提升医疗器械的风险治理能力,身为行业资深人士的您会给出哪些高见?

  钟琦:我在医疗行业已有十多年的工作经验,这让我对行业有着充分的了解。当前,国内医疗器械门类品种非常多,专业跨度也非常大,均按照国际标准进行风险程度管理。其中第一类是风险程度低,实行常规管理可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如外科用的手术器械,绷带、棉签等。第二类是中度风险,需要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如血压计、心电图机以及不含药的避孕套等。第三类是较高风险,需要采取特别措施严格控制管理以保证医疗器械的安全和有效的使用,如一些植入体内的心脏起搏器、血管支架等等。在康新力内部,所有医疗器械产品都是按此进行分类管理的,同时对高风险器械产品,我们坚持科学的严格管控,做到万无一失。

  笔者:近些年,国内医疗器械得到了相关部门的有效监管,保证了医疗器械产品在临床使用中正常的工作,也更好的发挥了器械在治疗和预防方面的优势。

  钟琦:对医疗器械实行监测制度,可以预警和防范产品风险。众所周知,医疗器械检测是指人们在生产,实验,科研,使用,维修等领域,借助于专门的仪器设备,为了及时获得作息而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定性检测和测量并出具检测报告的一个过程。如果一旦在检测中发现隐患,检测便起到了提示医生和消费者正确选用产品的作用,直接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事件的发生。

  对于医疗器械临床应用效果,我十分重视。在康新力内部我采用了新思维,以便更好的管理器械品质,除了对最新研制的创新技术进行权威的检测,我还会对其进行严格的评价,此举有利于使存在安全风险隐患的医疗器械产品不在市场中流通,规避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了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一种用于血液洗涤机上的振动装置、一种便携式血液有毒物质检测仪、一种基于光学离心技术的医学血液检测系统……这些原创专利在入相关器械研发前就已通过了专业检测和评价,准确性的检测和有效的评价结果,对保证康新力器械使用安全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笔者:多年来,康新力在医疗器械领域有着良好的口碑,并取得了业界骄人的成就。身为统帅者,您是如何做到推动企业发展,又助力医疗事业发展的呢?

  钟琦:在医疗器械研发领域,我是个崇尚不断创新的人;在管理方面,我采用了精细化、严格化、专业化的管理模式,两者综合起来就是我独创的新思维策略。技术方面,我带领尖锐技术人员深入到科研的第一线,通过攻坚克难,做到技术领先,并填补行业技术空白。同时,一件创新成果的出品,其中自是少不了检测和评价的环节,在研发之初我们会严格遵守国际标准进行科学研究,成品后也还要经过重重的检测和评价关卡,这么做为的是更好的推动器械的研发和创新,有利于企业转型升级,此外对医疗事业的发展也是大有益处的。

  笔者:说到管理,会想到您之前所发表的观点。您说,在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方面,要顺应形势变化,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参与,改变单一的监管为多元主体共治,形成社会共治的良好格局。

  钟琦:我想强调的是,加强医疗器械安全管理是当前一段时期内的头等大事。作为康新力一代的领头人,我认为企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意气风发的创新动力,也离不开详尽可行的战略部署,更离不开创新思维的参与。未来,企业在技术创新和新思维的助力下,走出一条发展新道路,取得更为辉煌的成就,就让我们保持期待吧。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钟琦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