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员登录密码注册 登录

投稿请发至邮箱:news@swcjw.com.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名家专栏 > 专访

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专访UC总经理陈超

时间:2016-07-24 20:54    来源:IT168  

  2016年来,拥有优质内容的各种“头条号”风卷残云般的占据了我们的屏幕,以今日头条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APP迅速发展壮大,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而这些头条号内容却一直良莠不齐,算法也不够精妙,导致用户们很少能看到自己真正想去看的内容。而UC头条便是针对这些问题,严选内容质量、根据阿里内部庞大的用户数据而推出的头条类APP。近日小编采访到了阿里事业部UC总经理陈超先生,他趁着UC头条第一次放榜交答卷的机会向我们分享了不少独家内容。在他的规划蓝图中,UC头条经过发展终会成为一个承载优质内容的平台,通过各种方式为优质内容的生产者一个真正优秀的创作及发表环境。

  背靠阿里 大数据带来的优质算法

  在说到UC头条最大的优势点的时候,陈超表示这款产品最大的优势之一便是阿里系产品与UC浏览器带来的大量用户数据与曝光度。根据数据统计,UC头条拥有着60亿+的日均分发量,平台前十名文档的平均阅读量也达到了786万。

  而基于阿里大数据体系的打通,UC头条能够更加精确的获取每位用户的“用户画像”,达到幼稚内容的精准推送。陈超表示:“这个算法最大的成功例子,便是不少小众优质内容得到了大量的阅读量与曝光,让很多专精于某些小众领域的内容创造者们能够获得相应的人气。”举例来说的话,《觉得今天语文考试难不难?试试1932年的“高考”试题》、《隐藏在波兰的纳粹地下世界》等优质小众内容获得百万、十万级的曝光。

  社群+场景推荐模式 为媒体提供更大价值

  而谈到如何整理数据的时候,陈超表示,数据有地理位置属性。如今,人们越来越关注城市发生了什么事情,周边发生了什么,不同地域、不同区域的人因为文化水平以及消费意识形态的变化,关注点也不一样。阿里正在做“汇集成内容地图”通过这个地图可以知道某一个城市某一个区域发生什么事情、影响力如何、热度如何,以及覆盖面如何。陈超认为,地图场景的数据未来有非常庞大的挖掘空间。

  理解了数据之后,阿里就需要更加去理解人、理解用户,实现从信息到人。陈超认为,描绘人的方式很简单,就是用户画像。例如内容喜好,但如果只用内容的喜好来给用户画像是过于肤浅的。阿里在这方面的核心关键词是人群聚类,它有各种维度,包含内容的喜好、阅读能力。比如,讨厌标题党,不太喜欢低俗的东西,喜欢深度的东西,或者喜欢去评论、去分享等等。陈超表示,这些维度错综交叉,形成人群聚类的概念。实际上纵观大数据推进的算法,第一代是基于协同,就是阅读了什么东西,你给我推荐这些东西,这些其实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后来的演进会挖掘一个用户关键的兴趣点,而通过这个关键的兴趣点做关联,做未来的推荐,这就是是基于社群+场景的推荐。

  优质内容玩法升级 “内容加电商”的新路子

  而在营收模式上,UC头条与陈超也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路子。他提出了提出“用淘宝、天猫的方式做媒体平台”。这样的思路建立在拥有阿里巨大产业的基础上,填平内容与商业需求之间的鸿沟,使内容媒体接入全球最大零售商业体系的,让媒体用经营“私产”、“店铺”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内容,让优秀的文字内容真正的“商业化”、“商品化”,从而实现内容本身最大的价值。

  至于提出这个看似“大胆”的想法的理由,陈超是这样解释的:“浏览器的自然进化也会走到提供内容这一步,而内容与电商的结合则会给作者提供一个可见且可行的变现渠道,增加全新的商业模式,进而吸引作者在这里创作真正的优质内容,实现自身价值的最大化。”

  严格的内容筛选机制 避免“劣币驱逐良币”

  要保证”内容加电商”想法的实行,陈超认为控制UC头条的内容质量,严选进驻平台的自媒体或者企业就变得尤其重要。现阶段想要进入UC头条,都需要经过一系列严苛的审查测试,而陈超透露的数据来看“现阶段申请的通过率只有10%左右”。只要真正优秀的内容提供者,这也是他们在5月10日到6月30日短短50天之间之内,实现“累积发文量已突破10万;平台前十名文章平均阅读量达到786万,“百万+”文章超过600篇,月均读者自发最高打赏额在7000元以上。”这些数据的秘密之一。

  最后陈超强调了UC头条之后的运营重点依旧在于内容审查与原创保护机制的建立与运营,在体制完全建立之后,“任何抄袭的内容护着随随便便的劣质内容都不会出现在UC头条上,我们呈现给用户的,将是100%的真正优秀的原创内容。只有这样创作者们才能得到最好的创作环境。”

  

相信优质内容的力量 专访UC总经理陈超

█请返回商务财经网新闻首页>>>>>

标签:UC总经理陈超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