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11-11 23:41 来源:新华网
去年11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过一年的推进,很多领域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成效,同时“结构”这一因素也越来越被强调。为此,思客特邀经济学家刘世锦、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盘古智库理事长易鹏等学界专家,从不同视角与我们一同讨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寻找中国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本文为系列采访第二篇,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就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引擎、创新创业及制度创新发表观点。
给侧结构性改革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在改革中非常关键。
核心观点:
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一种误读,觉得是结构调整。改革面临的最大的阻力是要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在改革中非常关键。我们要有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并且制度的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比要素的聚集更重要。
三大引擎推进改革进展
思客:
正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周年之际,您觉得哪些改革是真正地可以深入推进的,哪些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呢?
辜胜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三大引擎。第一引擎是“中国制造2025”。“中国制造2025”是有国际背景的,现在德国提出来的是“工业4.0”,美国提出来是“工业互联网”,我们提出的是“中国制造2025”,就是说我们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工业和制造业,这是非常重要的。在这方面实现了从中国产品到中国品牌的转变,因为我们的质量、品质是通过品牌提高的,这是第一个问题。另外,“中国制造2025”有一个两化融合的问题,工业化和信息化的融合即“互联网+”。
全国人大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接受思客专访 第二个引擎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现在每天新成立的企业有1.4万户,我们的邻国日本也在提倡创业,但是一年做下来只有8万户新创的企业,我们一天就有1.4万户,所以这个规模就有一个概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是第二个引擎。所以我们就业还比较稳,这就得益于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第三个引擎是“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实际上是要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这有利于我们化解、缓解产能过剩的问题,同时也是一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一周年之际,这三件事情都有很大进步,这就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三大引擎。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在有一种误读,觉得是结构调整,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
从近期来讲,这种结构调整是当前的结构调整;但从长远来看,我们还是要靠创新驱动来提高效率、产品质量,以满足百姓升级的消费,不让我们的消费需求外溢。
制度的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比要素的聚集更重要
创业激情格外关键
思客:
谈到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引擎和成效,那您觉得现在改革面临的最大的阻力是什么呢?
辜胜阻:
改革面临的最大阻力是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这在改革中非常关键。抓住这个要点,就可以调动科研人员的创新积极性。现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不太高,所以我们要实施创新驱动供给侧。在这过程中关键的是市场积极性、企业家的积极性。另外,我们要有制度供给,要设计好的制度安排,所以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通过改革来形成一种激发大家创新创业激情的制度。
辜胜阻在接受专访时说道:在创新驱动供给上的制度创新最为重要
制度创新重于技术创新
思客:
您提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依靠创新驱动,那您觉得下一步的创新应该往哪些领域聚焦?它和之前有什么不同呢?
辜胜阻:
我觉得创新最重要的是营造实业致富、创新致富这种强大的产业链,政府鼓励大家去做实业、做创新型产业。所以在创新的问题上,制度重于技术。我们要有制度的创新和技术的创新,并且制度的创新重于技术创新,环境的营造比要素的聚集更重要。还有软件创新,比如知识产权、创新创业的文化这些软件,比机器、厂房和其他硬件更为重要。
最根本的动力还得靠改革来形成制度。个人的积极性对于供给侧的改革、需求侧的改革都很重要,所以在创新驱动供给上的制度创新最为重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相关文章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