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06-10 17:36 来源:商务财经网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进入决战决胜之年,将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业扶贫作为决战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备受瞩目。6月10日,美国高通公司(Qualcomm)与中国扶贫基金会达成合作,在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的见证下,美国高通副总裁郭涛、中国扶贫基金会副秘书长丁亚冬代表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展“智慧农业”项目,以帮助贫困县进一步提升农业合作社建设能力,推进贫困县区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高通“无线关爱”计划在中国落地的又一个项目,将发挥无线技术在产业扶贫中的作用,持续助力中国脱贫攻坚战略、乡村的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产业扶贫项目签约仪式现场)
科技赋能 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
如今,科技已广泛应用于经济社会各个领域,飞速进步的各项创新科技对于产业扶贫同样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和国务院扶贫办综合司联合发布的《关于做好2020年产业扶贫工作的意见》,产业扶贫是稳定脱贫的根本之策,也是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的关键措施,要突出科技服务、人才培训等方面的支撑作用。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与高通全球副总裁郭涛现场合影)
按照双方签署的合作协议,“智慧农业”一期项目将以中国扶贫基金会产业扶贫合作社为组织基础,利用高通在信息通信上的技术优势推进农业系统智能化运营。该项目将采用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针对农产品帮扶示范基地情况和帮扶农产的品控需求,试验建立一套集生产环境监测、智能设备控制、标准化生产管理、农技生产指导、农产品溯源和互联网营销于一体的智慧农业系统,并将组织开展电商运营、营销推广及品牌打造和供应链管理等方面的技能培训,赋能新农人,切实做到提高贫困县产业组织化程度,助力脱贫的同时增强造血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智慧农业”一期项目拟定在黑龙江佳木斯市同江市、四川雅安市宝兴县、广西百色市田东县和云南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4个县试点开展,预计将帮扶约5000名贫困农户实现能力提升和可持续脱贫增收。在此基础上,双方还将继续探讨将合作内容延伸到更多地区,并积极探索新的科技赋能产业扶贫模式,惠及更多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
中国扶贫基金会理事长郑文凯表示:“很高兴见证中国扶贫基金会联合美国高通公司发起的智慧农业项目起航,以中国扶贫基金会在贫困村协助举办的产业扶贫合作社为基础,发挥高通公司在信息通信上的技术优势,充分利用其技术优势与传统农业生产相结合,以帮助4个贫困县进一步提升农业合作社建设能力,在技术上、管理上、信息上和相关的资源整合上推进贫困县产业转型升级。通过此次合作,可以针对贫困县脱贫过程中的弱项和短板,补齐短板,是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时期出一把力,添一把火。”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表示:“高通很荣幸能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合作,以科技的力量助力中国的脱贫攻坚和小康社会建设。作为全球无线技术的领军企业,高通一直致力于以先进的移动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积极贡献。此次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的智慧农业项目是高通‘无线关爱’计划在中国的又一项重要里程碑,我们对此充满期待,相信该项目能够为当地产业和人民带来切实的利益。高通将继续履行植根中国的承诺,为推动中国脱贫攻坚战略的实现和目标的达成贡献力量。”
科技有温度 持续传递无线关爱
高通是全球领先的无线科技创新者,也是3G/4G/5G研发、商用与实现规模化的推动力量。把手机连接到互联网,高通的发明开启了移动互联时代,其开发的基础科技赋能了整个移动生态系统。高通还将移动技术的优势带到汽车、物联网、计算等全新行业,开创人与万物能够顺畅沟通和互动的全新世界。
同时,高通长期热心公益事业,自2006年起就在全球启动“无线关爱”计划,致力于推动无线技术惠及全球欠发达社区。截止到2019年年底,“无线关爱”计划已在全球47个国家共计开展120多个项目,在中国已与90个合作伙伴共计开展17个项目,惠及超过百万人,广泛涉及多个领域。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高通以最快速度支持防控工作,向相关基金会捐赠700万元采购转移运送患者的负压救护车和防护服,并捐赠电子设备协助贫困地区师生解决上网课的难题,用科技的温度践行着无线关爱,并将其无限传递。
目前,高通在中国开展业务已经超过20年,先后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和无锡开设子公司,在北京和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在深圳设立其全球首个创新中心,并在南京、重庆、青岛、南昌、杭州等地联合当地合作伙伴成立联合创新中心。秉承“植根中国,分享智慧,成就创新”的发展理念,高通与中国生态伙伴的合作已扩展到智能手机、集成电路、物联网、软件、汽车等众多行业,通过领先的技术和产品、共创价值的合作伙伴关系,以及在中国长期的投资和承诺,高通已经与中国企业、产业和社区密不可分,共同用科技改善人们的生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