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12-09 15:40 来源:中商联播网
魏江雷第一次在跑步中碰到“撞墙点”,是在2011年的北京国际马拉松。与大部分马拉松跑者在35公里后遭遇“撞墙点”不同,他在跑到15公里时就出现症状,并一直持续到终点。
所谓“撞墙点”,是指马拉松参与者在跑到某个阶段时,感觉到身体机能突然急剧下降,难以继续坚持。突如其来的困乏感像绝壁一般挡在面前,将本已消耗殆尽的气力无情地夺走。纵使跑者反复给自己打气,向前迈进的却只是心情,终点则似乎越来越遥不可及。遇上这种情况,有人选择退出,或者由全程奔跑改为跑走结合,完成余下的距离。
跑到15公里处,这位联想集团副总裁发现身体的各个部位逐一开始疼痛。先是左膝盖疼了一番,然后转移到左脚踝,再转移到身体的另一半,右膝盖、右脚踝。渐渐地,上半身也发出了抗议,腹部痛、胸腔痛……就这样,各个器官轮番以痛感来抗议和罢工,周身上下皆是报警的信号。
那是魏江雷人生中的第一场马拉松。比赛是在星期日,而身体的消耗并未随着比赛的结束而终止。周一勉力参加了一整天必须出席的会议后,他周二请了病假,这在他十余年的职业经理人生涯中极为罕见。“实在没有办法,全身都在痛,走路都很困难。”
他本不必如此痛苦。与其勉为其难地一直奔跑,适时走上几步也许更为聪明。很多跑者也正是这么做的。但魏江雷坚持跑完了剩余的大半赛程。随后的两年时间里,他小心翼翼地保持着这一习惯——不管奔跑的速度降到何等的低,都不能走,这是不可逾越的原则。“违背自己定下的原则,哪怕只是一次,就意味着以后会违背更多的原则。这种状态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难上加难。”
参加那次北马,实际上是一次阴差阳错的经历。虽然此前魏江雷已经保持了10年之久的长跑习惯,但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能一次性完成42.195公里的距离。那次他本想参加半程比赛,但名额已满,在同事的鼓动下,他将错就错地报了全程。
2000年,当时还在美国加州工作的魏江雷决定开始跑步。最初的理由很简单:为了控制日益增长的体重。
初始的体验谈不上愉悦,新手大多如此:热情满满,但却跑不了太长的距离,胸闷气短,两腿乏力,内心情绪也因身体的挫败感而纠结于跑还是不跑。强迫自己跑了一段时间后,身体给出了积极的反馈,距离一点点地增长,呼吸和心跳节奏变得稳定。就这样,跑步如同进食、工作、睡眠一样,成了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一部分,不再需要用理性支撑。
综合考虑体能、精力、时间等因素后,魏江雷将跑步指标定为一周50公里,并一直保持至今。在此期间,他也尝试过其他运动,但由始至终坚持下来的只有跑步。他觉得,其他的项目或是需要与他人进行对抗,或是要将精力集中于技术和应对风险,唯有跑步,人的自我意识被焕发出来,独自克服自身的极限和伤痛,全神贯注于自己的身体。“它不需要借助任何外在工具,最简单,也最纯粹。”
这种体验在遇到极端天气时被最大程度地释放。每个周末的清晨6点,魏江雷来到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进行2~3小时的训练。一次,他刚刚跑了十几分钟,突然下起瓢泼大雨。他没有停下脚步,而是继续向公园深处跑去。雨水倾盆而下,每一寸皮肤都被打得透湿。冷到浑身颤抖自不必说,被雨滴不停敲打的身体开始感到火辣辣的刺痛,头脑也空白恍惚起来。然而,抛开这一切不适,咬牙跑完全程后,似乎平日里所有的烦恼事都从躯体深处挤榨出来,被雨水洗刷得干干净净。
“更重要的是,只有在这种时候,你才会觉得自己在独自面对自己,孤身面对整个世界。”清晨6点,奥森公园里的跑者本就不多,赶上雨天,放眼望去几乎空无一人。魏江雷觉得,人的精神和肉体常常是分离的,意识不到自我的存在。而只有在独自跑步时,才是和自我最亲近的时候,灵魂和身体才有机会独处。
每一次在奥森公园的长距离训练,被魏江雷视为独自调整人生状态的最佳契机。刚刚起跑时,过去一段时间的压力、烦恼、困惑全部涌上心头,促使他迈开双腿释放内心的苦闷。随着里程的增加,纷繁缠绕的思绪渐渐开始显现出条理,到了最后几公里,所有解不开的头绪一一理顺,脚步也随之轻快许多。
回想起两年前那次将错就错的北马,浑身难以动弹的苦楚固然难以忘记,但魏江雷也从中感受到此前无法体验的愉悦,进而催生出相应的自信:他在比赛过程中不断审视自己的身体,发现长期坚持跑步,身体结构无声无息地发生着变化。他此前并不确信,人至中年,身体是否还有改变的可能。这样的未知之事,通过跑步一点点自我昭示出来:“我确定,我现在的身体机能和30岁的人不相上下。”
那年北马之后,魏江雷正式成为了马拉松大军中的一员。同在42.195公里的赛道上,不同跑者的心态不尽相同——有人追求一次比赛中的绝对速度,有人追求比赛的数量,有人不满足于比赛的距离转而参加更加漫长的超级马拉松赛事。而魏江雷的心态则是:在比赛中竭尽全力挖掘平日训练中积累的能量,但绝不冒险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谈起自己跑步时的心态,魏江雷提得最多的一个词是“自律”。所谓自律,不仅是指在精疲力竭时努力压制想要停下来休息的欲望,“一步都不能走”;同时也意味着要准确地判断自身能力的上限在哪里,不允许自己冒着损伤身体的危险去挑战超出能力范围的目标。
2013年1月的厦门马拉松,魏江雷创下了个人最好成绩:4小时16分。这并非一个多么理想的成绩,很多人鼓励他加把劲突破4小时大关,但他却无意于达到这一点,因为这意味着日常训练量的大幅度提升。身负联想集团整个中国区的市场营销工作,他的公务安排精确到小时,他既希望跑步能为他带来充沛的体力以应对工作,又不能让训练挤占工作时间,更不允许运动伤病的出现。
多年实践后,每星期跑50公里,是魏江雷寻找到的个人最佳平衡点。工作与跑步,可以完美共存,互不冲突。他不愿打破这个平衡去追求更快的速度,比起突破个人最好成绩,他更看重的是自己对身体状态的准确控制。
在这一点上,他曾有过让自己耿耿于怀的经历。2012年年初的厦门马拉松,他在32公里处突然两腿抽筋,痛到难以动弹。再加上阴冷的海风吹过,整个躯体在寒冷和疼痛的交织中不住颤抖。经过简单的现场治疗后,他勉力维持到了终点,时间是4小时48分,个人最差成绩。
魏江雷至今为那次比赛感到懊恼,甚至刻骨铭心。他希望实现对自己身体的精准掌控,而那次过程,无疑是一次彻底的失控。厦门比赛3个月前的北京马拉松,他轻松完赛,心里不知不觉中生出一种轻慢。“失败的原因很简单,从那次比赛以后,就没有怎么好好训练过。”他将此视为一种严重的不自律,而后果便是,在赛道上残酷的失败。
那次比赛后,魏江雷常常会提醒身边初尝跑步的朋友,一定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后再走上赛道。他的很多同事训练一两个月后就尝试全程马拉松,他觉得不可取。另外一个他不赞同的举动是,在比赛前为自己置办一套全新的装备。在他眼中,再好的装备,如果没有经过100公里以上的磨合,都有可能对身体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对于这样一件富有挑战性的事情,如果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就匆忙上阵,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商务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栏目更新 |
栏目热门 |
商务财经网介绍|投资者关系 Investor Relations|联系我们|法律义务|意见反馈|版权声明
商务财经网Copyright©《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站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7060845-2